山东诚和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科技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是工程管控的重要项目,需要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提高审核能力和改善相关管理工作方式,逐渐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预结算审核过程中的应用,为工程造价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方向。但目前我国的审核形式主要依赖于人工,仍存在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强大数据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为工程的开发创造良好的发展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1.前言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工程相关材料和工程各项设备的费用进行严格审核和检查并进行预算相关标准的制定,同时通过费用明细进行工程量的制定。整体工程造价的审核是工程管理的关键环节,不仅需要施工单位内部进行各项内容明细的规划,还需要管理单位进行审批和检查,以符合当前工程发展和修建需要,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匹配和可得利益最大化。但预结算审批往往由于工作人员管理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欠缺以及工作模式较为繁琐等问题导致一系列差错的发生,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相关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模式是目前主要发展方向和前景。
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现状分析
2.1数据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了我国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为目前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重要模式。但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许多技术水平尚不成熟,储存数据、统计工具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并未将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充分应用预结算审核体系中,因此需要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减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结果与相应的实际工作和材料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的状况。
2.2工程造价数据处理机制落后
工程造价数据处理机制是反应预结算审核相关过程的一种处理模式,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导入、分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导入数据较市场估值较为滞后,容易造成成本控制力度下降、工期缩短、政策变化,与实际发展状况不匹配。各种突发状况也会导致变化的数据无法及时录入和采集,从而引起数据丢失和遗漏,预结算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不利于工程整体资金的估算以及整体效益的提高。
2.3造价管理数据分散,可利用价值不高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所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其中价格情况变化较多,在收集和导入的过程中,由于处理不及时,容易造成管理脱节,无法形成数据共享机制,数据较为分散,查找困难,加上碎片化管理模式,使数据管理失去时间意义和价值,很难对于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控制。
3.基于大数据提高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价值的多维路径
3.1精准审核工程量清单
工程量清单审核是预结算审核过程的关键内容,在大数据体系的支撑下来可以帮助工程量清单进行更加精准、科学的矢量化处理,同时对于各项数据的处理过程更加可视化,可以预测处理结果的同时保证数据处理的效率。对于施工图纸、设计方案来讲所需要利用的处理软件更加专业,如CAD软件,因此如何把握相关图纸化信息转化为电子化数据和理论化清单的过程十分重要。首先,对图纸进行矢量化处理;其次,借助专业软件进行几何参数分析,避免出现数据重叠以及数据漏洞的现象,防止部分工程隐蔽数据造成误差;最后,可以有效地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精准预算和评估,达到高效审核的目的,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2科学设定工程造价指标
工程造价指标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计算,管理人员做好相关指标的制定和规划,从而为合理决策提供依据,帮助预结算审核工作人员进行价格准确性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造价指标协助工作人员进行预结算审核的相关工作并合理规划总造价指标、工程数量指标、费用指标以及人才消耗指标的相关需求,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设定造价标准。通过与类似典型工程对比来设置合理的数据偏差值,在整体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依据偏差值在正常可接受范围内合理进行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和选择。大数据技术下科学的设定工程造价指标可以保证整体工作体系更加科学、高效,系统、专业的信息管理平台也为指标的生成创造安全的环境,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分析和完善。
3.3合理选用预结算审核方法
我国目前整体预结算审核模式较为模糊,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体系,因此合理选择预结算审核方法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规范审核形式,基于大数据进行造价对比,有助于工程预算的合理分配和规划。目前相关工程单位主要采用造价类比法,又称模糊类比法进行造价的审核工作,它的意思就是将本工程项目与大数据库中的某一个类似工程项目进行材料、设备、数据的比对,找出差异和细节,分析其中存在的预算误差,以适应该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通过造价类比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把握总体预算方向和造价标准,同时利用计算机可以对已建造好的工程相关造价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将其中典型并且特征性的预结算审核模式进行分享和考量,形成特定的造价指标,系统模拟出相关含有特征元素的隶属函数值,并进行二者的进一步对比评估,相似度较高的工程可以直接进行造价指标的建设,最后针对新型项目可以对造价指标进行人工复核和调整,对于受时间、价格等影响的设备和材料进行精准分析,以保证预结算审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3.4构建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相关体系过于碎片化、模块化,因此需要许多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的数据管理,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调查来将每个数据模块进行精准划分。首先,需要在数据管理中对各板块进行排序,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级检索,以达到快速查找、收集和共享的目的;其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拓扑数据结构的建设,形成完整的网络化管理模块,并建立每个数据模块之间的联系,避免数据局部与整体的脱节,改善碎片化,模块化的管理现状,最终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
3.5审核业务实现互联共享,集思广益,提高审核质量
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共享、信息互助模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已经逐渐渗透入各行各业。大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适应互联网的技术,建立信息平台和数字化系统,创建经验分享论坛以及各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机制,以帮助他人和自己在未来的企业建设过程中汲取更加具有代表性项目的相关经验和建设方向。通过数据共享以及互联网的平台,每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集思广益,分享项目过程中的弊端漏洞和优势,帮助其他企业在面对危急情况时顺利度过难关,获得更好的企业效益。
4.总结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关系到整体建筑施工造价水准、材料选择、设备使用等各项问题,如果出现误差或资金匹配不佳需要根据其他类似工程的预结算审核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采纳更加先进的解决方式,针对性的对本工程进行相关指导和研究。在大数据的发展模式下预结算审核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模式得到了改善,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赢得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浅析大数据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前景[J].罗永康.山西建筑.2020(16)
[2]大数据技术在预诊暖通空调系统软故障中的应用[J].余梅.化工设计通讯.2017(01)
[3]大数据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J].马智亮,刘世龙,刘喆.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