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新疆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爬架是一种提升架,根据其动力差异,可以将其分为电动式、人力手拉式、液压式等,当前,我国爬架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爬架的使用中可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实现灵活的上升与下降调整,是一种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传统的施工中,脚手架技术应用较多,但是其在应用完毕后还需要进行拆装等,工作量较大,且其适用的高度条件有限,而爬架不需进行拆装,且不受高度影响,具有安全性高、节约材料与资源的优势。对爬架施工技术而言,其可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高、低处作业的灵活转变,具有技术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爬架;安装
前言
与传统建筑的施工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主要是现在厂房内组装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搭建,这种“搭积木”型的施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工作对当地环境带来的污染、噪声等影响。然而由于我国装配建筑技术发展较晚,且一体化施工的技术难度较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装配式集成爬架系统
爬架又被称作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通过多方面考察,决定采用住建部推广应用的装配式集成爬架施工,不仅能提高安全稳定性,而且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符合国家提倡的环保节能低碳发展理念,尤其在施工生产综合效益上具有显著优点。
对比传统的落地脚手架,可大量节约钢管、扣件、脚手板、密目网等周转材料及更换次数,经济效益显著。爬架装拆及升降过程中,只需少量专业人员操作,就能满足爬升施工需求,大大减少了人员人力消耗,节省了人工。施工期间,爬升周期短,能够有效缓解塔吊机械使用压力,提高生产效率;操作简便,便于整体性管理,符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低碳节能环保、绿色施工的发展理念。爬架由特定厂家生产,标准化定型装置,操作简便迅速,基本达到装配化要求,通用性强。爬架主框架等只需在地面进行搭设,组装完毕后,再进行有效吊装连接,采用防坠装置能够有效确保防护架始终处于安全状态,有效防坠。整个架体升降过程为遥控控制,架体底部与结构楼层完全封闭,且架体内部每一层标准层设置一层软防护,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采用装配式集成式爬架结构设计,安拆时不需要占用太多施工空间,管理维护更轻松,使整个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文明施工作业效果更显突出。爬架安装完成后,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大气整洁,施工企业宣传标语博人眼球,公司品牌得到有效宣传。
2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施工技术
作为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最为常见的标准框架配置,铝模与爬架结合的一体化施工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以及节约施工成本。铝模的作用就是通过和建筑外围结合的方式保证混凝土测试数据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真正地实现“零抹灰”或“薄层抹灰”的效果。铝膜的出现给我国的建筑施工的防渗漏环节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爬架的设计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防护效果和整体的美观程度。铝膜体系的合理使用可以真正地帮助外墙底层涂料施工、外窗栏杆安装与建筑主体工程提高效果,最终达到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的目的。
2.1 装配式建筑爬架搭建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铝模爬架一体化施工过程中,为适应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需要在现浇剪力墙部位额外设置爬架附着,所以其附着位置主要分部在飘窗内侧现浇楼板处、剪力墙与边梁处、现浇阳台处。为保障施工建筑及工人的安全,爬架在其爬升过程需要采用计算机进行精准操控。
另外,因爬架的设计方案优化需要结合建筑实际施工中的铝模样式、预制构件、塔式起重机及整体结构布局等因素,所以爬架爬升附着位置与塔式起重机附着位置都需固定在建筑现浇结构部位上,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开爬升轨道的位置;在布置整体结构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些外界因素包括通风、采光、造型等;最后因为在设计的时候预制构件、塔式起重机附着位置会非常容易发生冲突,所以在初设计方案设计完成之后要反复调整这些容易冲突的内容,最终让设计的内容既能满足建筑整体的要求,又能保证建筑具有科学的结构受力条件。
2.2 装配式建筑铝模施工技术
在铝模施工中加入PC构件进行搭配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较常用的施工方式,由于PC构件的成型对质量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对建筑现浇部分精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致使每个建筑的铝模使用应是针对工程特点进行量身定做,这样既能提高混凝土成型质量,也能够提升预制构件与建筑现浇部分的连接可靠性。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实际进行的时候先安装PC构件吊装,然后绑扎局部的一些大梁钢筋,安装、校正铝膜的位置,最后完成吊装叠合板的工作。因为“PC构件+铝膜”施工进行的时候和其他施工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所以为了减少施工中出现漏浆和误差等问题的出现,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预制构件贴合面进行固定粘贴处理,这样才能达到减少接缝出现、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目的。建筑施工设计预制凸窗的时候还需要在PC构件上先预留一个螺杆孔,通过固定连接件好角模的方式保证预制凸窗设计的质量。最后还需要注意在吊装叠合板的时候会受到梁边角模支撑的影响,所以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在叠合板控制线上设置梁侧铝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叠合板安装的质量不受到影响。
3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爬架的危险源应从防坠、防倾、同步升降、限载四个方面来辩识危险源,确定危险源后,应对隐患进行排除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可能发生事故的简单有效管理方法和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外架坠落伤人毁物。防坠器与架体固定销轴、防坠销三道安全保险防坠控制;
二是架体倾覆。附着装置中的导向防倾架,每个附着上均设置有导向防倾架,并在每个防倾架上设置有对称4 个导向滑轮;
三是架体变形。爬架预警器、分控荷载控制柜通过多功能集成电控柜实现同步控制,同时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批次提升设备将同步误差尽可能降至最低;
四是架体倾覆垮塌。爬架预警器与分控箱内设置有荷载限位,发生超载自动停机并警报;
五是火灾。严格执行防火规章制度;
六是触电。严格执行防触电规章制度。
结束语
目前,从我国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案例分析来看,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与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完美契合,在节约建筑资源的基础上,还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改善了传统建筑模式中的许多技术缺陷。虽然两种高难度施工技术综合使用为整体施工过程带来一些问题与困难,但只要针对每个问题的成因进行正确分析,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找出相对应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相信装配式建筑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在未来能够更加广泛应用到我国建筑行业中。
参考文献:
[1]樊璇珠.爬架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4):191-192.
[2]常广红.爬架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8):3610-3611.
[3]赵勇.爬架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5)
[4]陈青山.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3(9):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