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建工程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和荷载也在持续提升当中,无形中为地基结构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建筑的基础是地基施工,地基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是建筑体长期使用中安全性的保障。所以,在建筑开工前,需要根据实际地质工况和建筑需要对地基进行技术处理,才能保证地基质量过硬,能够承载整个建筑的自重,避免沉降、偏移等灾害发生。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特征
1.1严重性
地基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旦地基技术出现问题,整个工程都会出现缺陷,严重的还会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认识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特点对提升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有重要的意义。
1.2地基沉降具有潜在性
房屋的建设工程是一项整体性的项目,各个环节息息相关,而地基是最基础的一部分,处理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定性因素及潜在的问题,这种现象会增加建筑施工项目出现隐患的概率。
1.3复杂性
地基处理技术是对建筑最底层的处理技术,地基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其稳定性与坚固性尤为重要。但由于各地区的地质情况不同,季节气候的差异,为地基处理技术带来一定的难度,提高了地基处理的复杂性。
2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喷注浆桩施工技术
喷注浆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施工方法简单、整体性能优越的施工技术,它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防水性,施工所需投入比较小,在施工中可重复多次使用。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应用喷注浆桩施工技术时,施工企业需要根据房建工程的设计参数确定操作深度,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和设计工作。在正式施工的时候,将特定的注浆管放入到土层中,并且根据土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而后即可开始注浆施工,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施工方案控制泥浆速度,避免速度不一导致的注浆不均问题。经一系列施工以后,原有的土层和注入的泥浆会合而为一,整体的硬度和可靠性都将得到提升。
2.2新型填土技术
新型填土技术指粉煤灰吹填法与灰土挤密法。粉煤灰吹填法的优势在于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借助这一技术来处理建筑地基,可在极大程度上强化吹填土的固结状态,减少房屋建筑的施工周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借助粉煤灰进行吹填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粉煤灰与淤泥的比例进行恰当调制,做好相关的试验工作,只有试验数据符合相关标准后,方可将其应用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中,这样才能够将地基施工的均匀性加以有效增强,保证土体具备较好的固结状态;灰土挤密法主要应用到湿陷性的黄土地基工程中,先使用深层强夯法来夯实地基,再选用旋转钻机来将灰土注入到孔内,对于成桩的夯实,必须反复多次的锤击桩位,不断扩大桩径,使灰土和桩之间产生复合地基,对其湿陷性情况加以有效改变,从而有效避免地基出现变形情况。
2.3深层密实处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这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对地基处理效果较为显著的技术类型之一。
通常采用起重装置将振冲装置吊起后,借助潜水装置带动起重设备中的偏心块,以此实现振冲装置高频振动的同时启动高压水阀,借助高压水阀和振冲装置的共同作用力对拟处理地基预期的土质情况进行夯实,从而实现挖掘深层密实的目标。而后可以根据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不同需求选择是否在振冲出的区域内放入填充物,要注意的是,如果放入填充物就需要对区域内部的杂质清理干净,避免影响后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效果,如果不进行填充也可以针对处理区域的土质进行持续的振动夯实,以此实现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效果。实践表明,合理的应用这一地基处理技术不仅能够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中形成直径较大且结构更加紧实的状态,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规避在后续工程建设、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地基沉降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2.4建筑施工中DDC灰土挤密技术的应用
借助孔道把强夯引入到地基深处的技术被称为DDC灰土挤密技术,把灰土借助螺旋钻机分层注入到孔内,从而夯实空隙。通过重复锤击桩基的方法对成桩进行夯击,从而将桩径进行扩大,促进其与原桩间土体组成复合地基。现实施工中,遇到湿陷性地基时普遍会应用该种技术,因为不仅可清除施工中地基土的湿陷性,而且还可以改善地基土发生变形的现象,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应要注意是否适用DDC灰土挤密技术,要根据建筑物当地的土壤性质进行判断,这种技术适用于湿陷性的黄土地区,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在非湿陷性的黄土地区则使用效果不明显,所以根据不同的土质选择不同的技术。
2.5排水固结法
当建筑施工地基遇到含水量较高的软土时,需要将水排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称为排水固结法。过程是利用坚向排水管依靠上部压力将多余的水量导出,然后用外力来固定软土形成一个抗剪能力强,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强的地基,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采用此法时,排水后要用外力夯实地基,强夯需要一定的频率和强度,具体根据实际工况进行确定。在强夯作用下,地基饱和黏性土得到迅速强化,多余的水分经过导管的引流汇集在一起最终被排出地基,从而降低地基的沉降概率,避免后续出现建筑裂缝和地基位移,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2.6碎石桩夯实技术
为能够有效巩固房屋建筑地基的土层结构,将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应用地基夯实处理技术,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对填土层中的碎石桩加以有效处理,做好地基土的排水固接与挤密工作,再选择合适的强夯点,借助机械设备把碎石桩打散,依据碎石桩打入的粒径把碎石填入护土内部,这样就能够在地基之中形成密实的碎石,通过混合大量的碎石和土层,会产生联合的碎石桩,也就是复合性地基,最终大大提升地基的可靠性;(2)对于强夯地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夯击次数的恰当性,通常强夯不超过3次,需主要在这一过程中渐渐减小夯击力度,以低能量进行夯实,从而有效提升地基夯实的力度;(3)对房屋建筑地基的处理,因为土层具体湿陷度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土层的厚度等级不同,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地基结构、土壤性质等因素加以全面考量,以此来明确夯沉量,最终获得良好的夯实效果。
结语
在施工环节中,地基处理尤为重要,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建筑房屋的寿命,所以要认真处理该环节的每项工作。施工人员要认真勘察地基现场,分析土层结构,从而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夯实基础,提升承载力,避免因地基原因给施工带来不便。运用地基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施工成本,还能确保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存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居舍,2020(02):60.
[2]牛洪泉.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62.
[3]刘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9(14):98.
[4]樊虹利.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9(09):65.
[5]许贺淇,金光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