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黎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黎城 047600
摘要:交通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关系着企业健康和谐发展。交通事故猛于虎,近年来,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威胁供电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杀手。如何强化过程管控,确保交通安全,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供电企业;交通安全;管控措施
随着我国私家车的数量逐年增多,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平时热议的话题之一.而电力企业为了满足日益高涨的用电需求,配备了许多车辆用来运输专属物资和工作人员,致使交通安全成为电力企业重点关心的安全问题之一。本文对电力交通安全管理作出简要说明,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帮助。
1 交通安全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基础保障
随着全社会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全社会交通事故呈现出事故多发、伤亡率高的严峻态势,涉及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从当前情况看,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公司内部,交通风险居高不下,交通伤害已经成为人员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1.1 交通安全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基础保障
交通安全是事关员工人身安全与健康的大事,责任重于泰山,交通工具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与运输工具,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车辆是每天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当前,电力企业已经进入全面创先阶段,无论是工程建设、供电抢修,还是大修技改、日常管理,都需要车辆交通作为工作保障,车辆使用频繁。基于此,强化交通安全管理,杜绝交通事故发生,避免交通事故带来的人身伤亡,是实现供电企业安全目标的基础保障。
1.2 交通安全管理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电力公司系统交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从各基层供电单位的风险评估情况来看,交通风险占中高风险的比例也较高。交通安全具有高风险性,在生产、基建、营销、办公等各项工作中,每天都要与车辆打交道,如果认识、管理、措施不到位,交通事故将严重危及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阻碍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细致、艰苦的工作,不能马虎,更没有捷径,必须严格起来、落实下去、长期坚持。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预防事故措施不能掉以轻心,对落实安全责任不能松懈,对安全监管不能手软,对执行各项制度不能打折扣。要扎实推进交通安全管理,持之以恒,不断完善交通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2 当前交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威胁交通安全的外部风险增加
近年来,随着全国道路通车里程、车辆保有总量、驾驶证持有人数量的不断增长,道路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方车辆违章行驶等外部风险与日俱增。“人、车、路、外环境”,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四大因素。其中,驾驶员是“人-车-路”系统中的主体,汽车是“人-车路”系统中的运动实体,道路是车流的载体,外环境是“人-车-路”系统中的综合体。强化交通安全外环境的风险辨识及管控,全面落实各级人员的交通安全责任,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2.2 委托管理模式带来“以包代管”的侥幸
目前,电力公司系统大多数单位都采取了车辆委托管理模式,通过委托管理,促进了通用工种的社会化,减轻了电力公司高速发展时期人员保持零增长的压力,有效保障了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等核心业务正常有序开展。然而,有些电力单位也因此产生了“以包带管”的侥幸,认为人、车都是合同关系,车辆委托出去了,界限划清了,直接责任也小了,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交通安全可管,“以包代管”问题随之凸显,直接导致车辆管理松懈,甚至出现管理漏洞,侥幸心理导致的管理不到位,增加了交通安全风险。
2.3 驾驶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未能杜绝
根据历年交通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80%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而人的因素中,车辆驾驶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超速行驶、酒后驾驶和疲劳驾驶都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风险,也是交通安全过程管控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近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来看,一方面,保障交通安全目标层层实现的措施不力,酒后驾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擅自由他人驾车等违章行为还不能杜绝。另一方面,操作不当,习惯性违章操作的存在,增加了交通安全管理的风险和压力。
3 强化供电企业交通安全过程管控的对策
3.1 加大责任落实,强化过程管控
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一位电力员工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抓好交通安全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重点还是在管理上下功夫,抓管理的重点还是要突出严格管理、严抓落实,杜绝“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分层细化交通安全责任实现安全责任界定清晰、覆盖全面、层层传递和落实,落实到每一名驾驶员、每一名用车人,防范责任真空的出现。要强化车辆使用的过程管理,督促用车人履行好交通安全过程管理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抓落实,全员保安全。
3.2 抓好队伍建设,做到令行禁止
目前,供电企业都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健全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工作的重点还是要在抓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安全监督部门、车辆管理部门要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形成常态,加大考核管理力度。重点加强车辆调派管理,杜绝不合理的车辆调派,有效降低安全风险。强化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稿各级人员交通安全意识和驾驶员防范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意识,是驾驶员队伍的着力点。要严格驾驶员队伍管理,通过意识的培训和措施的落实,督促全体驾驶员站在“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保持谨慎的驾驶习惯,做到令行禁止。
3.3 固话安全意识,强化风险管控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决定行为,驾驶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难以改变,根本原因是安全意识不牢固。持续的意识灌输和能力培训,提高车辆驾乘人员的认知水平,是保障交通安全主要途径之一。交通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做好全员交通安全意识的持续教育工作,建立定期预警教育及安全交底机制,做到“道路危险点每周一交底、交通安全每月一警示、驾驶技能每年一集训”,不断加大驾驶员和乘车人的思想教育力度,使其消除侥幸心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哟运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基于风险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深入开展交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找准交通安全管理的漏洞,定期采集、发布道路危险点预警信息。针对中、高风险,制定具体管控措施,超前控制风险。将风险管控工作纳入常态管理,不断固话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风险管控能力。
3.4 强化车辆维护,杜绝带病行驶
隐患是各种问题的集中体现,也是滋生事故的温床。只有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才能堵住交通事故的源头。交通安全过程管控中,要建立车辆定期维护检查机制,把车辆日常维护做深、做细,不留死角。在提高车辆“周例保”参见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例保检查工作的质量,严格按照车辆维护、保养和检修的程序和要求,查找车辆的安全隐患,严谨带病车辆上路行驶。车辆隐患排查要形成车辆报修、隐患消除、审核闭环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消除交通安全过程的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涉及人数多,是交通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也是社会需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现象处处可见,导致发生各种各样交通事故历历再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亮生.浅议做好新时期企业交通安全宣传工作[J].今日财富,2020(15):199-200.
[2]李玉忠.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0-11.
[3]胡威.“两线一体化” 保障企业交通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20(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