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杜建士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杜建士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也越来越快。
        身份证号码:3412821992012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在城市发展中,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各大城市的难题。为了缓解这个难题,许多一线城市都修建了地铁和高铁等新型交通运输方式。其中地铁的修建工作是最为复杂的,在地下施工时常常会发生许多安全事故。如何避免在地铁施工现场中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在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外来人口进入到一线城市,占据了城市空间,增加了城市交通负担,应该如何有效应对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的严重影响,对此各大城市陆续建立地铁。一般地铁工程都是在地下完成,相较于地面施工,地下施工的隐秘性和复杂性非常大,存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地铁修建范围大,发展速度快,而施工技术和管理质量难以满足建设进度,加大了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
        1、分析地铁工程建设特点
        1.1 工程环境相对复杂
        一般情况下,修建车站最常见的几种方法为浅埋暗挖法、明挖法、盖挖法,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十字路口完成修建,对交通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因为地下管网相对集中,每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非常近,环境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在修建隧道时通常选用浅埋暗挖法、盾构法,建设地点在城市干道下穿与侧穿,另外也会穿过河水、铁路、地下管道,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风险。对此,为了让地面不在崩塌,首要任务是保证地铁、道路、河流、地下管线的安全性。
        1.2 施工风险相对较大
        通常,地铁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地下线位置,工程结构相对复杂,承担的风险也非常大,增加了施工难度和不可预见因素。若是地下管线转移难度增加,再加上交通改线问题,不得不将盖挖法转换成浅埋暗挖法,使施工难度有所增加。所以在修建地铁时涉及的建筑物较多,正因如此增加了工程风险与环境风险。
        2、影响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风险因素
        2.1 施工方式
        施工建设当中的地铁线路主要涉及的施工方法有辅助法、暗挖法、明挖法、盾构法等,施工效果都非常明显。然而地铁在区间隧道与基坑开挖环节,利用此种施工方法存在很大问题,这种施工方式会让地层岩土的原始应力有所改变,使得地铁因为受到干扰和剪切力的影响而出现裂缝,极易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崩塌、隆起情况。对此,科学使用施工方式在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施工方式与维护计划不合适会再增加伤亡率和财产损失率。
        2.2 地质状况及水文条件
        因为地铁工程的施工环境在路面,有着极高的隐秘性并且施工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地铁施工常常受到地质状况与水文条件的束缚,影响程度和地质水文环境复杂度成正比关系。所以地铁项目在施工时,若是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地铁工程极易出现停电和信号紊乱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如管道损坏、火灾、爆炸等,对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时地面会坍塌和隆起,造成城市区域性损坏。
        2.3 施工现场管理安全防护
        地铁工程施工建设环节,由于环境和施工条件的复杂性,导致地铁施工中潜藏着许多安全隐患,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同时也降低了地铁施工质量。地铁建设工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施工前期对地下管线位置不太明确,管线沟槽开凿保护情况,施工场地设施位置等,只有掌握这些问题,提前制定方案,才能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进行,建好地铁。
        2.4 安全制度不完善
        修建地铁不是一项简单工程,不仅造价高,且后期维修费用也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国内地铁工程起步晚,施工技术与制度建设不够成熟,具体责任没有体现在个人身上,在对待工作方面态度散漫,未尽到责任,现有技术制度已无法符合地铁安全要求,很难开展工作,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
        3、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3.1 科学拟定风险管理体系
        全程规划是为了能够让地铁工程项目按时交工,不拖延,因此在确立地铁项目以后,动工前期,施工人员要进一步分析地铁全过程,研究施工阶段的潜在问题与突发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风险问题合理拟定风险预测与管理体系。在制定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方案时,需结合该地铁单位的实际状况,若是地铁单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那么风险管理方案拟定工作就全权授予地铁单位;如果地铁单位的自身能力和条件达不到标准,那么可让有条件的公司来完成这项工作。地铁工程施工前期应对工程实际目标、安全风险管理目标、项目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进行掌握,针对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要确认责任制度,进一步优化安全组织机构。
        3.2 重点培养监理人员素质
        站在监理人员角度考虑,要不断丰富自身知识,重点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管理手段和经济类知识。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在平时工作中善于归纳和整理,积累经验,在碰到问题时可以沉着应对,也可向专业人士请教和学习,万万不可由着自己的经验去完成。相对于监理单位而言,重点培养员工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使员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地铁施工的变化情况。
        3.3 加强工程监理法制建设
        强化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公共利益,规范监理人员的自身行为,将法律意识融入到他们内心,加强监理工作的透明性与公平性,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与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则,将法律视为主体,合同作为条件,以技术为方法,将法律、法规、合同看成建设市场管理重点。监理工作重点是提高工程质量与安全性,使建设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3.4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标准
        地铁项目的建设与实施要有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且相关标准要符合地铁工程施工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要求。然而国家风险管理技术控制与风险管理技术规范相对缺乏,因此有关部门要结合地铁施工情况,根据不同区域当的发展状况,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与风险数值,体现施工安全性。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施工部门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在立项前期合理评判风险,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可加以拒绝,调整问卷调查论证。安全投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并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专项费用,在审计监督的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资金要实现专款专用,不能受外界影响出现挤压占用情况,利用强制方法做好各项工作,把安全责任分配到个人,充分展现动态施工与动态管理实效性。
        3.5 严格控制地铁勘察
        目前我国有很多省份都在修建着当地的地铁线路,为此要勘查好每一处地铁修建的位置。在选择地铁修建位置时要严格判断位置的安全性,切勿出现不安全地段。对于错综复杂的管线来讲,结合真实状况对地铁位置进行规划,深入探讨底层的价值意义。另外,在地铁工程施工现场中要加强技术沟通,这样各个单位都可以了解地铁的修建流程和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改革背景下,我国一线城市蓬勃发展,各大城市陆续修建了地铁。在地铁施工前期,首先要根据地铁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拟定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规范,如果在后期施工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加以抑制,为地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另外,使地铁建设决策严谨性与科学性有了进一步提升,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这对地铁建设工作来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胡传鹏.试述地铁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方法及优化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7(1):339-340.
        [2]张德福.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分析及创优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2(27):145-146.
        [3]张骐.城市地铁工程中的风险管理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8,492(19):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