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桩基础对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道路桥梁整体质量和整体抗震性能。桩基础可以为持力层提供承载力,提高地基基础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此外,桩基础还能有效固定地基土层,提高其抗压性能,对道路桥梁沉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1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念
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土建施工工作之间的关系紧密,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土建施工工作质量的保障。在实际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整体建筑的基础,需要在地表下连接桩基、桩项、形成承重台,从而保障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桩基础的沉降量决定道路桥梁地基的建筑水平,其沉降越少则建筑基础越均匀、地基承受力也越强,从而使得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2道路桥梁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2.1做好基础性工作
工程施工工作中使用桩基础技术,应该做好基础性的工作,保证整体基础结构的强度和性能符合要求。首先,应重点开展现场勘查工作。在使用技术之前到现场做好勘查工作,搜集现场的各种资料和信息,编制完善的技术应用方案,遵循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如果发现有软土结构,在工作中还需采用换填土方式、夯实方式等处理,保证软土基础的强度。其次,应做好桩基位置的定位工作。在具体的定位工作中,应该合理选择桩基结构,全面分析地表荷载力,在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和施工计划,提升各方面的工作水平。最后,应该积极采用预制桩结构,在预制工作中按照打桩顺序开展工作,可以采用振动沉桩技术措施、射水沉桩技术措施等开展工作,提升打桩工作效率,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这样除了可以缩短工程周期,还能便于存储,提升施工的便利性和稳定性。
2.2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
地质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也是不同的,利用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地质条件所带来的问题,确保土层的稳定性。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在施工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的需求,提前制作桩基,并且在完成定桩后,进行加固处理,以此保证桩基的稳定性。预制基础桩基施工技术的桩基一般是以钢桩和混凝土桩为主,其中混凝土桩基相对较为常用,其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混凝土桩基的负荷量承载力相对较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很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钢桩基主要是以 H型钢桩为主,并且根据桩尖方向与打桩顺序制作成桩,在施工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射水沉桩、振动沉桩和锤击沉降等方法。在施工的时候,应当对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并且明确其影响范围,对桩基之间的间距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施工的稳定性。
2.3 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主要可以按照三种类型来进行划分: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挖孔灌注桩。灌注桩施工方法最为常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又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具体施工中,首先需要将桩孔清理干净,然后直接在地面上打孔,将孔内的泥土清理掉,最后将钢筋笼放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以免管孔被封堵。具体施工时,施工方案应该按照不同的管桩类型来制定,以此来保障施工的针对性,满足实际工程需求。比如,若采用沉管灌注桩技术进行施工,首先需要用锤来击沉桩,然后借助于振动冲击所产生的力量做出沉管开孔。该方法不仅有着很快的施工速度,且成本也非常低廉。但是在通过该方法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在桩身截面上出现局部缩小问题,此时,如果桩身没有足够的强度就会很容易断裂。
2.4桩位复核技术要点
所谓桩位复核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相关方式的应用来复核存在位置偏移的桩位,从桩位复核具体内容来看,主要涉及了以下几点内容:其一,针对已建设完成的桩基础,实行必要的桩位复核,以此确保全部桩基础符合建设要求,推进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其二,受到不良土质的影响,桩基础施工中桩位发生偏差可能性较大,针对这一情况,要重视对桩位的复核,及时地纠正与修改存在偏差的桩位,最大程度地降低桩位失误,以此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其中,对于桩位复核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借助于相关设备如卷尺以及经纬仪以及仪器的应用,实行桩位准确度的测量,并及时地复核与复位与标准要求不符的桩位,以此开展后续的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5钻孔与清孔
钻孔:第一,检查人员、设备、机具、材料等内容。第二,要求钻机就位后平衡稳定,不得产生位移或者沉陷,开孔的孔位精准;第三,冲锥的钢丝绳与钢护筒中心位置偏差≤ 2cm,升降锥头时不可碰撞到护壁和孔壁,保持平稳;第四,确保护筒内液面标高高于河水面 1m 以上,可以安装水位检测由专人看管,保证足够的水头压力;第五,控制泥浆比重在 1.05 ~ 1.15 之间,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实验,泥浆比重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施工安全与质量产生影响。同时控制泥浆粘度在 18 ~ 22s,一般为 20s。调节泥浆 pH 酸碱度的大小。PH<7 时,泥浆为酸性,pH酸碱度越小,酸性越强;PH>7 为碱性 pH 酸碱度越大,碱性越强;PH = 7 时,泥浆为中性。如果 pH 酸碱度大于 11,则泥浆会产生分层现象,失去固壁作用。
清孔:必须通过施工监理员确认钻孔合格,进行清孔工作。一次清洗利用钻孔的反循环系统的泥浆泵持续吸渣 5 ~ 15min 左右,使孔底钻渣清除干净。一次清孔结束后,迅速拆除钻杆,钻头,安放钢筋笼后下放的导管,开始浇注砼。如孔底沉渣和泥浆性能超出规范要求,进行二次清孔,当沉渣厚度较小时,可用泥浆泵正循环清渣;当沉渣厚度较大时,用反循环方法清渣。最终保证孔底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确保小于 5cm,再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工作。
2.6压桩
预制桩压桩时需要严格遵循挤土效应,防止管桩发生位置偏移。压桩时,需要按照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中间后周边的顺序逐一进行,同时应尽量避免桩机反复行走,扰动地面土层,桩机运行的设计应合理,便于后期送桩和喂桩。第一节桩基的压桩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压桩质量,因此,在压桩前需对平机台进行调整,确保桩位定位精确性。压桩时,利用经纬仪、线锤等对桩体垂直度进行控制,避免桩体出现过大歪斜,桩体的垂直偏差应<0.5。测量人员需对压桩过程进行实施监控测量,并随时对桩身进行调整,确保压桩过程中,桩体始终保持垂直状态。压桩过程中还应对施加在桩体上的压力及进入深度进行检测,避免压力骤增骤降,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需要及时停机,并对比当地地质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查明原因后,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应该对该项施工技术加以合理应用,做好各项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控制,以此保障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文巧.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研究[J].安徽建筑,2020,27(7):109-110.
[2]梁家远.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3(10):245-246.
[3]林柏腾.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