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沁县供电公司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向好,电力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因此,如何更加高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成为了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在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希望能够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提供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思考
信息技术是当前时代中最先进的技术内容,其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存在的全新技术,这种技术的内容主要是对信息的高度应用。而对于我国当前的各大企业而言,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确保企业内部运行速率的大大提升,从而让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在企业之中的融入并不合理,很多的企业都仅仅进行了会计信息化建设,而并没有做到全面的融合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就几乎难以看到信息技术的身影,导致信息技术的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的效果非常小,甚至是没有效果。
1 信息时代,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
1.1 强化知识型人才储备工作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企业的日常工作更加趋向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专业部门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对劳动人员的职业技能素养和理论知识掌握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脑力劳动者。因此,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成为了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知识型人才对于电力企业的贡献是创造性的,是保障企业自身活力,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所以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强化对知识型人才的管理工作,基于这些员工的个人特点,使用全新的管理模式,给予这些员工一定的自由空间,并在一定权限内,赋予员工决策权,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知识型人才在企业内部的存在感,同时也能够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电力企业要为知识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由此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1.2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即电力企业以组织为导向,依靠动态协同的方式,来组织企业员工开展各项工作,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若想要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进行创新,就需要让此项工作具有更好的契合性、导向性和战略性。其中,战略性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需要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导向性关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的目的和规划,且都是基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而制定的;契合性包含电力企业的内外部之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和企业的目前运行状况相契合。
2 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方法
2.1 使用云技术开展人力资源分析工作
所谓云技术,指的是在互联网或者局域网系统中,将系统内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由此达到对数据信息统一的运算、存储、处理以及共享的一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当前国内的网络服务中,针对云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例如各类搜索引擎、网络邮箱等,都是基于云技术所提供的网络产品。
而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针对企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预测以及人才队伍现状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大数据背景下,有效利用云技术能够帮助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效开展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和现状分析工作,按照企业内部制定的未来发展战略和人才选拔条件为基础,进行人才选择,之后对需要人才的数量、结构、质量等进行评估,在基于云计算技术,对当地未来几年的发展情况、人力资源结构等进行评估,以此来培养企业在今后若干年之内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吸纳人才的种类,提升人才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当中的各类人才能有效为企业发展所服务。
2.2 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人力资源分析
针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讲,各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数量繁多,但是集成度不高,要实现整体全面的人力资源诊断分析需要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筛选、整合,做好数据准备后,才能引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工具对数据价值进行挖掘。“工作分析”就是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工具,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工作,例如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流动、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等,都可以基于“工作分析”来进行展开。简单地说,“工作分析”平台工具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数据的整合分析,帮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并确认某一项工作的性质和最终任务是什么,并且具有何种技能或经验的人才能够胜任此类工作,此类人才的绩效评价情况、薪酬待遇情况是否合理,进而对此类人才的中、长期发展进行规划和预测。电力企业使用信息化平台,需要通过以下流程,对上述工作进行融合。首先,电力企业需要依靠大数据平台让企业工作人员进行准备,打破专业壁垒,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解,确认样本、构建关系,形成工作小组。小组内含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包含组织、用工、薪酬、绩效、人才评价、统计规划等专业)、以及专业管理职能部门等,共同参与工作小组的信息收集、分析工作。使用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文献资源,对电力企业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计划制定(涵盖有工作任务、职责划分、任务流程)等,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开展分析;其次,电力企业需要指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入调查阶段,编写各类调查问卷,观测信息化平台所表现出的工作流程、现场环境状况等,对关键信息进行记录,对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仪器设备的特征进行收集;再次,在进入到分析阶段之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对采样信息进行共同审核和创造性分析,发现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归纳材料重点,并将上述材料输入到信息化平台中,从而对今后类似任务的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最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基于工作人员所获得的信息数据来对接下来工作计划和工作规范进行草拟,并将草拟文件和工作文件进行对比分析,之后确定终稿,再将其运用于实践工作之中,为今后的信息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构建企业员工成长档案数据库
对于电力企业来讲,构建员工成长档案数据库可以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资源的整体掌握情况有更加清楚的认识,由此帮助企业在今后更好的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效,电力企业在构建员工成长档案数据库时必须要牢固树立信息化的理念,将电力企业对所有员工所开展的培训、考核、考评的数据信息转换成电子文档,录入信息平台并构建员工成长档案数据库。依靠构建企业员工成长档案数据库,让电力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在大数据分析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员工数据库资源等,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好的开展工作,分析电力企业在人才培养、重要资源分配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具体效果,按照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及早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
3 结语
整体来讲,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改变原有工作的侧重点,并通过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提升人力资源工作的整体效率,让人才建设更加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够为电力企业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全面开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征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鑫.信息技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2):32-34.
[2]李舒乐.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与建议——基于信息化视角[J].中国商论,2019(03):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