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黎城县供电公司 山西黎城 047600
摘要:电力系统是国家进行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魅力中国的助推力。作为能源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的实现,需依托于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先进的管理设备与软件系统。并依靠现代化管理思维理念,制定先进的战略规划部署。在此诉求下,电力企业必须对当下财务管理现代化现状、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而后才能制定科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框架已形成,并具备基本的现代化管理意识。但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财务现代化管理方向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的问题。因此,电力企业需基于现代思维管理理念,精准定位财务管理目标。结合电力企业核心发展态势,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1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现状
1.1 电力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框架已形成
基于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正确认知,大部分电力企业基本都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取代了手工业务。基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进程的推进,促使电力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的框架已初步形成。财务人员利用会计核算软件、计算机设备,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应用。但财务人员在思维上、工作形态等方面,仍显著保留传统痕迹,离真正的现代化财务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
1.2 财务管理人员逐渐建立信息化思维意识
现阶段,我国社会移动智能设备、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颠覆人们的认知、工作方式、生活形态。基于时代背景的影响与熏陶,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思维意识。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相关信息,并能通过利用现代化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基于良好的信息化思维意识,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坚定有力基础。只是在具体对财务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需在核心问题、关键工作内容上进行细致化、科学化的处理。
2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存在的具体问题
2.1 电力企业财务现代化管理方向不明确
目前,电力企业针对财务管理进行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中,仍将视角过多的放到财务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没有对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形成显著的敏感度,过于依赖传统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模式。在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中,普遍认为将计算机设备、信息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中就是现代化的管理,导致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流于表面,没有作用在人的思维与理念上。财务人员在具体开展管理活动过程中,缺乏大数据敏感性,以及相关客观事件的洞察力。以至于整个财务部门的工作缺乏关联性、协同性,并未真正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2.2 缺乏完善的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
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每个家庭、个体,都会对“电”这个产品产生极大的需求与依赖性。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无论是日常的生活、娱乐、工作早已离不开“电”。可见,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各个电力企业的存在对于社会、对于每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而财务部门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组织,必须能与时俱进,形成新的管理机制与工作模式。但是目前大部门电力企业虽以初步形成现代化管理框架,但却缺乏相匹配的财务管理体系。倘若在制度、工作标准上不能创新与革新,是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财务现代化管理的。现阶段,财务部门所展现出的缺乏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问题,需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的解决。
3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实现现代化的有效策略
3.1 基于现代思维管理理念,精准定位财务管理目标
电力企业需明确自身生产力与服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不能进行存储的不可见的产品。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必须基于精准的财务数据以及合规合理的财务报表,为企业建立战略发展计划提供信息帮助。而在发电到配电的整个工作程序中,必须保证各个部门能够通力合作、协同作战。而财务部门需通过创建集中化的管理系统,促使电力企业各个部门能够权责分明、分工明确。因此,管理人员应能够受新时代背景的积极影响,有目标、有计划的引进与吸纳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并逐渐形成现代思维管理理念。基于全新的管理视角,精准定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变革进行深度的思考,以及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人的工作形态、工作空间发生改变时,必须对财务管理思维进行变革。而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需对财务数据分析形成新认识与新思路。不要过多的拘泥在数据的本身,需对与之相关的事件进行联想,采集更多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数据。财务管理人员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处理的过程中,既要确保报表、负债表的客观性、准确性,还需以新视角、多维度的审视数据的应用与共享。财务部门生成的最终数据,应最大化降低数据误差,确保其更趋近于客观现实。这样,才可确保电力企业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策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推进其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电力企业在强调实现财务现代化管理的进程中,应积极丰富与完善财务管理目标。既要对财务数据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与应用,还需深挖相关数据的隐性价值。获得数据与客观事实的紧密关系和因果关系等,能够为电力企业探索更具有前沿性的发展商机。由此,才可真正展现财务管理现代化的优势与根本价值。“现代化”不仅体现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实现,更重要的需在思维上进行变革。能快速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更加精准、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促使其他各项工作能够有序、顺利、高效地开展。
3.2 结合电力企业核心发展态势,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电力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策略的实施,需建立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基础上。电力企业需对自身的管理问题、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等形成有效、客观的认识,确保各项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具备一定的市场适应性与可行性。电力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管理理念、工作流程等进行重新梳理,结合各项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例如,针对目前国家对电力设备、设施的完善力度的加大,为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有利条件。而针对财务部门的现代化改革,应能在财务审核、财务预算、现金管理、财务报表制定与审核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财务内部需实现精细化管理,实时生成科学的管理标准、严密的工作流程、合乎规制的财务管理程序。确保财务工作的开展、监督、管理等,能够有据可依,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轻松、公平的氛围下实现自我价值。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代化,既要在管理理念上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现代化,还需在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不违背电力企业战略规划部署的前提下,能最大可能的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在计算机系统、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快速、精准的处理财务数据。将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进行细化,通过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工作标准与细则等,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具体来将,财务管理人员,需结合电力企业发展特征,对财务各岗位进行合理化调配。
4 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在对自身的财务现代化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自身的管理特征、发展态势、未来发展趋势等,还需对整个社会的变革进行全面掌握。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在对自身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与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能切实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因此,需引导财务工作人员真正形成现代化管理思维理念,在对工作模式进行完善的同时,需对人的思维进行一场变革。基于新的财务管理目标,推进其他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与完成。由此,确保电力企业从根本上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琰.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风,2020(12):185.
[2]刘小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财会学习,2020(08):67-68.
[3]梁同超.探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20(0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