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300
摘要: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因此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主要是技能型人才,而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与管理体系中,教育的主要思路是基于理论导向的培养,这就很难真正培养出社会及岗位需求的人才,也无法提高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的就业能力。因此,只有构建一套完整、实践性强的教学体系,基于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效果,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可以顺利掌握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本文就着重针对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分析,明确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进而为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提供方向,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关键词:食品营养与检验;实践课程;课程体系;体系构建
引言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是基于行业的实际需求而进行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及行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现阶段我国的食品行业中对于专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骄傲,因此各学校应当将实践课程体系替代传统的理论课程体系,将学生从理论培养转向课程实践培养,从教学培养转向传统的应用能力培养,将人才培养的目标落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现阶段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以素质教育作为主体,在检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上进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构建并优化教学课程及管理体系,从全方位实现对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一、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与能力需求分析
基于对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得出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就业岗位目标主要集中在公共营养师、功能食品研发、食品检验、中职教师几种行业中,而这些行业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有所差异,本文就首先针对这四个岗位的能力需求与满足人才能力需求的知识体系构建思路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首先是公共营养师,公共营养师的主要职责是形成公共营养指导、配餐、营养知识宣传以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该职业岗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宣传能力,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功能食品研发是专业性较强的一类职业,主要是基于自身所学的专业技能知识,在企业中研发各种保健食品,这就需要对一些疾病的治疗、预防以及相关经营有所了解,具备较强的创业创新能力与专业知识技能;食品检验的能力需求是主要是视频管理、食品检验以及创新能力;中职教师则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强有力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创业素养[1]。
学校只有针对岗位的能力需求建立合理的岗位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才能保证学生适应这个社会,在食品营养与检验理论知识中具备食品产业的专业控制能力与营养指导能力,在教育教学、营养食品开发以及生产、消费等领域从事各种工作,保障学生可以在脱离学校之后完成就业。
针对岗位需求情况来看,在学校实际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人才的培养知识体系划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与素质能力三个具体体系,主要是从专业能力知识体系、专业基础知识体系以及素养能力知识体系三个方面。其中,专业能力知识体系是基于岗位角色开展的教育,比如说营养师的培养应当建立专门的食品营养专业知识教育体系等;而专业基础知识体系则是教学的基础内容,是所知识的基础知识体系,比如说食品工程学科专业基础、化学基础、医学知识基础等;素养能力知识体系则是一些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是拓展与提升,起到辅助效果,比如说英语、计算机等。只有依照这三个体系开展全面的构建,才能真正建立完善的食品检验教育专业的优质课程体系,实现对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推动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率。
二、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基于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情况来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应当将立足点放在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办学特色与教育定位角度入手,然后依照职业能力需求与食品行业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制定培养的目标[2]。在培养规格方面应当在基础知识体系上强化专业知识的培养,进而拓展一些通识教育内容,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在教学体系方面,将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体系改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这样就将传统的专业课程模块为主的体系改为了通识教育模块、专业能力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与综合能力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进行完学生的专业性培养后,学生不仅仅在校期间应当取得毕业证与学位证,同时应当具备教师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检验师资格证等相关专业证件,然后由学校开展与企业及各单位、机构的合作工作,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就业方向。
三、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我国的大部分院校在开展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培养教学工作时一般都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也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无法充分保障的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过于单一。因此,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教学体系应当将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并重,专业能力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教育实验课程、教师教育实践、职业资格能力培训等五个方面内容,而在综合能力模块中,通识教育实验课程、同时教育实践、拓展实践以及创新实践的四个内容则是教育的重点,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实现对食品营养与检验的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推动与提高,才能走很正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落实到实处,进而构建完整的体系。
(一)教学内容应当落实到实处
首先是专业实验、实训课程、职业资格能力课程的组织内容,在专业实验课程中,课程的理论教学是基础,只有基于理论教学的内容开展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才能真正让学生掌握课程原理与基本方法,在进一步学习中才能有思路、有方向,因此,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基础,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而在实践环节中,学生对将来从事的岗位也取决于实践教学工作,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而对教学组织产生重要的影响[3]。其次是教师在开展教育实验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师教育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应对学生在考取各种证件时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与方向。另外,只有落实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的魅力,进而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知识体系,结合专业知识内容真正做到对学生的培训与培养,使学生学有所用,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使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有清晰的思路与方向。
(二)实践教学需要充分的保障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进行教学规划工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将实践教育占到整个教育体系中的40%,进而充分展示出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与重要地位,形成对实践教学的保障效果。
(三)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
实验课程应当通过多种授课的方式开展进行,主要包括传统实验、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以及实验设计等方式,形成演练教学的效果,通过组合教学形式推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专业实习与实训工作
强化专业实习工作与实训工作的作用,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关系,形成对学生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进而通过教师的教育与企业工作的指导形成对学生的严格教育效果,形成对学生真正的锻炼。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四、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过程
在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完毕之后,实际实施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到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输出工作,将整个实践教育体系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是以知识教育作为主要的目标,将通用、专用教学知识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在校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方位,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学生的大一与大二两个学年;第二阶段则以行业需求为主,将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派专业人员进行教学、讲课,将一些实践中的内容引入到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学评价、食品营养的检验与指导等工作,引导学生认识职业、了解职业内容,该阶段主要针对大三;最后则是以岗位需求进行精细划分教学,学生将去到企业中实习感受,形成校企联合培养的效果,主要是在大四阶段[4]。通过三个阶段的上升教学体系,可以实现循序渐进的培养效果,增进学生对岗位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五、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
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基于实践教学效果开展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保障体系,在该体系的影响下,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得以顺利进行。而在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的管理是基础,然后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划,建立专业的人才培训计划与实践课程计划,然后通过实验课程与校内外的实习、实训课程管理规范方案的建立,完善对教师实践内容与教学实践内容的设计,然后依照教学目标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内容,进而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起到对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提高的效果。在毕业阶段,做好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检验工作,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严管理、高标准[5]。另外,做好对教师的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难过,保证教师的教学内容符合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才培养目标。最后,应当针对实践教学的内容与阿囧学流程、教学评价体系开展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实现对教学体系顺利进行与教学效果顺利实现的保障,进而推动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理论导向而转向能力培养导向的,尤其是在岗位服务中更应当以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的核心,通过对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建立专门的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进而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更多的掌握就职能力。随着近些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转向了技能型高级行业人才,因此,学校应当基于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优化改变,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而通过合理的实施与管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瑶迪,李苗云,孙灵霞,高晓平,张秋会,赵改名.浅谈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开设生理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及其意义[J].学周刊,2019(22):14-15.
[2]吴秀华,高秀娥.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106-107.
[3]吴秀华,戚颖欣,朱可彤,李皓.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03):88-90.
[4]耿丽晶,周围,于洋,郭雪松,张振.基于创新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途径的研究——以辽宁医学院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专业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04):156-158.
[5]夏红,刘桂香,王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7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