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的若干思索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纪现利
[导读] 摘要:监理企业改革、创新和转型的成功与失败,在取决于建筑领域的高层设计的同时,更多的还依赖于监理企业的自身。
        临沂市华厦城市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监理企业改革、创新和转型的成功与失败,在取决于建筑领域的高层设计的同时,更多的还依赖于监理企业的自身。在当下的囿于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制度下,监理企业如何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准获得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使其可以放心地将工程交给监理企业进行管理;或者是向项目管理单位转型,率先在工程咨询业务上占领先机,是值得监理企业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行业;转型思索
        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由来、发展及现状
        (一)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由来
        1984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的鲁布革水电站,位于我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交界处南盘江支流黄泥河上,是我国第一个使用世界银行贷款、部分工程实行国际招标的水电建设工程。工程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的引水隧洞工程根据世界银行规定,在我国首次引入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监理制。引水隧洞工程在工程质量、进度、造价方面的优异表现,不仅打破了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指挥部集权管理模式,也为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推行拉开了序幕。
        (二)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
        我国的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经历了试点、初步发展和全面推行三个阶段。1988年~1992年重点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市政交通和水电两个行业试点;1993年~1995年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开展监理工作;1996年开始在建设领域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制。
        (三)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出台,我国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建设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单位也成为了工程建设领域的五方责任主体之一。
        然而,监理行业的过快发展使得监理人员的缺口日益明显,监理企业的招聘门槛也随之不断降低,造成了监理队伍鱼龙混杂、监理人员执业水平参差不齐。随着近几年监理取费放开政府指导价、实行市场调节价,更加剧了监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监理企业纷纷采用“低价中标”竞标的方式,使企业的履约率难以保障,监理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由于监理权责的不对等、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独立地开展监理工作,以及部分监理人员自身不作为、唯利是图和毫无原则,监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地位每况愈下、形同鸡肋。这一严峻的现实与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的初衷严重背离。
        二、我国监理企业的改革、创新和转型
        面对监理企业举步维艰的生存环境,监理企业的改革、创新和转型迫在眉睫,而如何改革、创新和转型已成为我国监理企业乃至工程建设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根治“大业主、小监理”的工程管理模式
        根据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编写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是三方平等的法人关系。而“大业主、小监理”是我国工程管理模式的通病,业主与监理的关系从授权与被授权逐渐演变成服从与被服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业主权利的不断扩大和监理权利的不断压缩,导致监理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无法体现监理工作的独立性和公平性。
        (二)提升行业自律,以优质优价赢得市场
        国家提倡监理取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其初衷是进一步提升监理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优胜劣汰逐步淘汰一些服务意识差、竞争力薄弱的监理企业。在这种背景下,监理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行业自律性,杜绝盲目地以“价格战”取胜的恶性竞争。

监理企业要想在建设工程领域投揽项目,所凭借的应当是监理服务的优质优价,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的、与监理企业提供的服务质量真正能够“物有所值”的价格,而不是通过人员变更、减少人员配备数量来降低现场成本。一味地压缩监理报价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
        (三)参与政府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17]19号)中“政府可以采取购买的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建设工程领域,有可能会出现由政府出钱购买、监理单位提供工程质量监督服务。这将从根本上改变监理单位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弱势地位,极大地增强了监理单位的独立性。
        (四)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型
        众所周知,我国对建设工程监理的定位,主要是监理在施工阶段的“三控两管一协调”和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定职责。这种定位造成了监理企业后续发展动力的先天性不足。从200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和2017年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服务的通知》等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及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努力提高项目管理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工程项目业主方委托,在其资质许可范围内开展工程项目前期策划、项目设计、施工前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和保修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项目管理服务。
        三、如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无论是继续停留在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还是向政府提供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服务,或者是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型后提供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监理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加强企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
        监理人员的青黄不接是监理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一方面,因为年轻监理人员的培养周期过长,使得监理企业倾向于选择招来即用的人员;另一方面,监理过低的收入使得一些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避开了监理行业。这就必然导致了监理企业的年龄断层的现象。
        (二)促进项目总监的全面性发展
        项目总监负责制决定了总监在监理项目中的绝对核心地位。在一个监理项目中,监理服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总监能力的大小。项目总监如果抱着“我懂我所学专业就够了”的职业心态,是远远跟不上建设工程领域快速发展的步伐的,也是无法适应新形势对总监的要求的。项目总监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同时也需要监理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总监之间的学习交流,不断提升项目总监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工程建设技术知识的交流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国家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方针,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化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的大背景下,在建设工程技术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加强工程建设技术知识的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与时俱进,始终处在新技术领域的最前沿,才能为监理企业做大和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让监理企业在日趋白日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历经了30年的发展,然而监理企业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地位却是每况愈下。在国家大力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积极促进建筑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监理企业何去何从,如何改革、创新和转型,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成为了每一个监理企业乃至整个监理行业亟需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和衷共济携手战役——监理行业抗疫特辑[J]. 建设监理.2020(04)
        [2]试论如何实现新时代监理行业的创新发展[J].周文新. 中国建材科技.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