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 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江津 402260
摘要:花椒产业是重庆市江津区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关系到全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江津区花椒产业发展在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也显现出产业规划相对滞后,比较优势减弱,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受限,加工行业标准不完善产业转型升级不够,竞争优势不足等问题,亟待转型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分析,本文提出建立政府统筹机制、建立花椒种植试点基地、进行差异化竞争、加快青花椒行业标准制定的步伐、坚定且持续地将研发作为资金投入重点、夯实花椒加工企业产能基础、加大宣传科普力度等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江津区花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花椒产业 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型
一、江津区花椒产业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江津花椒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逐渐成为江津区主要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花椒种植收入也成为全区农业从业人口的重要经济来源,是江津重要的民生产业。2020年全区花椒种植面积达到55.5万亩,投产面积40万亩,规模相较往年仍在持续扩大。推进花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全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然而,江津花椒产业在维持近30年高速发展之后逐渐迈入瓶颈期,没有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在全国市场,尤其是零售市场占有率不高。同时,花椒收购价格逐年走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椒农的种植信心和管理热情。
二、我区花椒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1.产业规划相对滞后。江津花椒产业起步发展早,受限于当时的青花椒加工水平、物流水平、互联网经济水平等影响,决定之后数十年发展布局的长期产业规划逐渐不适应现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和市场变化。使得“先发”成为了劣势,“后发”反而具有优势。
2.比较优势减弱。近几年,外地省份特别是邻近省份青花椒种植面积快速扩张。江津青花椒产量大、品质好、丰产期长,种苗种植后若管护得当,两到三年即可收获效益,是具备优良经济价值的作物,被云贵等省作为农业扶贫的重要项目。江津数十年来一直无私输出“九叶青”花椒种苗与管理经验,现已帮助全国各地发展青花椒500余万亩。青花椒种植面积的增加使得消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对江津花椒产业本身造成了一定冲击。
3.规模化、科学化种植受限。由于椒农意识不足,种植管理思想较为保守,导致新型管理种植模式得不到大规模的有效推广。较之新发展青花椒种植的地区,规模化、科学化种植阻力更大。
4.加工行业标准不完善。江津作为青花椒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的先驱,在花椒麻素、挥发油含量、含水率、农残、重金属残留等具体质量指标上没有形成完善的得到广泛认同的行业质量标准,导致标准不够统一,品控不够稳定。
5.产业转型升级不够,竞争优势不足。2020年江津花椒投产面积40万亩,预计鲜椒产量30万吨。
但就近几年产品结构看,90%以上产能用于干花椒烘烤。而干花椒是全国各大青红花椒产地最主要的产品种类,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近年来,江津区坚持“以加工促进种植”的战略,在部分龙头花椒加工企业带动下,依靠剩余产能满足保鲜花椒、花椒油加工需求,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鲜椒价格,保障了椒农收益。但目前全区花椒加工技术含量依旧较低,模式易于复制,加工管理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深加工链条延伸不足,品种多样性还有待丰富,花椒酱、花椒芽菜、花椒香水、祛痘乳、料酒、精油皂、亚麻酸粉等调味品和日化用品市场接受度不高,叫好不叫座。研发成果转化率不高,未能形成新的主打产品线,随时都有被其他花椒产地抢占市场先机的可能。
三、推进江津区花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建立政府统筹机制。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专门产业决策机构,将相关产业资金、调研决策、行政管理、政策协调等职权职责全面集中,形成产业调控的神经中枢,引导企业作出长远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升级。
2.建立花椒种植试点基地。下决心下力气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在各花椒主产镇街规划建立花椒种植试点基地,统一种植间距、土壤给排水、生产步道规划、新品种试验推广、水肥药管理等标准,做新技术、新经验的试验田。广泛组织椒农参观学习,让农户看到实效,从而更有效地推广新型种植经验,提高花椒种植的规模化、科学化水平。
3.进行差异化竞争。跳出当前产业窠臼,站在全局高度分析和审视花椒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着力于医药中间体、智能清洁生产线等研发,从根本上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保持长期的研发与加工优势。
4.加快青花椒行业标准制定的步伐。建立花椒质量数据库,打造权威、完善的产业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向业内公布相关信息。提升产品质量,建立花椒产品的江津质量标准,并作为行业标准加以推广。
5.坚定且持续地将研发作为资金投入重点。加强与专业咨询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的研发合作。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二是提出可行的研发课题,广泛招标,在实施过程中保证研发资金持续投入;三是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督与跟进,严格按照“研发—小试—中试—生产线投产”的流程,进行课题研究和成果转化。
6.夯实花椒加工企业产能基础。帮助区内花椒加工企业改进原有加工设备,提升产能与质量;同时加强监管,狠抓质量,对产品麻素、含水率、挥发油含量、食品安全等指标严格把关。确保产品合格、产量充足,保证市场份额。
7.加大宣传科普力度。在主流媒体加大江津花椒品牌宣传。调研花椒加工企业广告投放需求,利用资金扶持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广告投入。广泛利用网媒、平媒等平台,向市场介绍江津花椒产业标准、种植过程、加工过程等,讲好花椒故事,提升江津花椒的品牌形象,增强从业人员的信心与自豪感。
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李广骁,女,1990年6月生,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研究方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