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生产运行精益化管理应用体系研究 王伟华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王伟华
[导读] 摘要:信息时代配网生产运行模式发生很大转变,管理体系亟待创新。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吐鲁番供电公司  新疆吐鲁番  838000
        摘要:信息时代配网生产运行模式发生很大转变,管理体系亟待创新。文章通过对配网生产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存在问题对精益化管理应用体系建设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希望通过文章论述能够为配网生产运行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配网生产;生产运行;精益化;运行管理
        引言
        目前配网生产运行管理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应用需求,各个地市局、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也从各自应用角度出发,申报和建设了很多信息化项目,这些项目以局部改进为主,横向协同和纵向继承关系不清晰,未进行整体平台型系统的识别和构建;由于缺乏顶层规划设计,多业务部门信息化项目各自为战,很容易产生重复立项、投资浪费等现象。
        1配网运行现状分析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主要是通过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电力运行的可靠性,确保用户的用电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事故出现的可能性,进一步缩短工作人员在进行电网运行以及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成本,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效率。由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周期较长,因此,工作人员应当针对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进行设计规划管理。然而电力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偏离切运行的具体情况,这会使得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企业运行实际情况不符合。此外,通过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能够确保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然而很多电力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加关注电网自动化运行本身,而忽略了对于配电网的运维管理。
        2配网运行存在的问题
        2.1数据问题
        随着智能配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电网量测体系内部积累了大量数据,如用户用电数据、调度运行数据、GIS数据、设备检测和监测数据以及故障抢修数据等。由于缺乏完整和准确的全电网数据模型,生产、营销、调度各自维护一部分电网数据,造成模型完整性、数据质量、数据访问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2.2组织架构不合理
        职能型组织架构所带来的部门封闭性问题已被学界和业界所诟病,导致部门封闭性的根本原因为“部门利益的封闭性”,由此所形成的挑战主要为:以客服端为窗口的企业部门,在面对电力客户需求、诉求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将极大了影响电力客户对供电企业的信心。企业客服端之所以在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在于与之相配合的业务部门并不一定会及时响应客服端的反馈,而这便是部门利益封闭性所致。不难预想,社会资本依托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客户关系管理经验,势必会针对供电企业的上述问题发起挑战。
        2.3配电设备问题
        及时搜索、检查出老旧设备和不合格设备,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做到调整和更换。在一批新设备开始使用时,应该做到定时检查和记录相关性能,并与上一类设备进行对比,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作出调整,让一切隐患扼止在萌芽状态。在新旧设备更替时应当计划好更换时间,提前通知用户,在更换期间既要保证速度,更要严格把控替换质量。
        2.4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配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方向,其中会涉及到设备的运行管理、自动化管理等,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配电网自动化运营与管理一直是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弱项,缺乏技术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不能够充分认识自动化建设等各方面原因也导致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下配网运行的根本需求。


        3配网生产运行精益化管理应用体系建设策略
        3.1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
        包括图模资源中心、业务数据中心、自动化数据中心,实现营配调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成,营配调末端业务融合,实现基础数据“一个源头”,业务流程“一套标准”,基于“营配调一张图”开展跨专业一体化应用,促进营配数据质量和营配业务应用水平的持续提升,实现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基于统一数据中心,全面开展数据接入转换和整合贯通,统一数据标准,打破专业壁垒,建立健全公司数据管理体系,打造数据平台,统一数据调用和服务接口标准,实现数据应用服务化,建设企业级配网主数据管理体系,支撑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等重点工作,开展各类大数据应用,开发数字产品,提供分析服务,推动数据运营。
        3.2优化内部组织结构
        新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在经营管理中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行动力,这种行动力的形成不能仅靠思政教育去解决,还需从部门发展规划中去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供电企业的管理层,应具备形成部门雁型发展格局的思维导向。所谓“雁型发展格局”是指,以供电企业客服端为首雁,在市场需求信息导引下带动业务部门参与到重塑服务能力中去。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实现精益化管理思维的下沉,所以在将雁型发展格局落实到位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包括财务部门、基建部门、物资采购和仓储部门负责人的精益化管理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行动中支撑起这种经营管理格局。
        3.3加强设备精益化管理
        一般按照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设备、重大设备、紧急设备、用户产权设备等。其中一般设备的隐患缺陷不会对线路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设备正常供电,这样的缺陷隐患可以被列入到季度以及年度的检修计划中。重大设备和紧急设备的缺陷隐患会严重影响供电网的正常供电,使供电设备的运行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这时需要立即采用消除故障或启动故障应急预案的方式将设备的缺陷隐患快速处理,并在缺陷隐患处理完毕后安排专人进行故障跟踪确保隐患缺陷不会再出现。如果用户产权设备发现缺陷隐患,需要维护人员第一时间通知用户进行整改,并向用户发出隐患书通知督促用户,确保用户整改完毕。
        3.4实施配电自动化运维工作
        当下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较快,因此如何对配电网的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已经成为了当下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通信网络、终端设备、数据库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机构。在加强配电网运行管控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如下3个方面。首先,应当及时检查自动化终端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当立即解决。其次,定期实施有关配电网的巡查工作,通过加强对于终端设备的检测,从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最后,应当及时更新后台信息,通过加强配电网建设的跟踪力度,从而及时调整配电网运行方案。
        3.5行为理念精益化管理
        第一,宣传杜绝浪费的精益理念,培育持续改进的精益文化氛围。制作精益宣传看板、印发精益宣传小册子等;开展精益知识竞赛、精益辩论赛、征文征稿,精益主题月等精益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益活动,如制作精益小品视频、精益成果展,外部参观学习交流等,促进精益持续改善文化氛围的营造;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益管理活动,营造精益管理文化氛围。第二,通过培训和应用来提高员工的精益管理工作能力。县级供电企业积极开展精益化管理理念和工具方法的培训,让员工系统全面的理解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同时,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总结、固化优秀经验,使精益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使精益化管理的工具方法能够得到灵活应用,最终使精益化管理成为企业上下的自觉行动。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配网生产运行水平重点分析了配网调度管理、运维管控等方面的应用规划,配电网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及时发现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实现配网建设的精益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碧.基于精益化管理的客户投诉分析与管控[J].电力大数据,2018(9):15-19.
        [2]陈洪涛,李征光,许鑫,孙志杰.“三控两管”构建投诉管理新格局[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5):62-63.
        [3]李玲.精益管理理论的起源与运用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