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王家坪革命旧址管理处 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延安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30多年所度过的最光辉的时期,在这一期间,我们党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正确处理军民关系上开创了富有特色的新路子,这便是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双拥”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军委和八路军从三个师中各抽调部分兵力组成了留守兵团来保卫陕甘宁边区,在边区和平安宁的环境里,留守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部队侵犯群众利益,不尊重地方政府和军阀作风,闹出了许多的矛盾。大家都跑到主席那里去告状,政府告军队腐败,军队则告政府官僚,主席知道这个情况以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老百姓见了官兵不是跑就是躲,只有军管民,今天老百姓敢批评我们,这是天大的好事,这说明咱们边区民主政治搞的好啊!我这里先不做批示,你们回去之后自我检讨、自我反省”。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的开展,边区军民的关系融洽了许多
1942年年底,政府正式作出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军队方面也作出了《留守兵团司令部及政治部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双拥政策也由此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边区到处呈现出一片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家亲的团结场面。
那是1943年的一天,毛泽东在枣园散步,正巧碰到两位老人谈话,便上前与他们闲聊,一问才知道,二老今年都六十岁了,后天正月十五正好是他们的生日,主席听后很是高兴,他说,枣园村有多少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后天把他们都请来,我为你们集体祝寿。正月十五这天,枣园24位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如约而至,毛泽东就在这两张餐桌上请他们吃饭,并亲自敬酒夹菜祝他们延年益寿、老当益壮。
饭后请他们观看了《列宁在十月》的电影,一位老人紧紧拉着毛泽东的鱼水户人的大救星,穷苦人的领路人,您把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
毛泽记在心里,我们祖宗三代都没两位有贺过寿啊!”饭后,主席每人聊,送给他们一条毛巾和一块肥六十皂作为贺寿的礼品
毛泽东率先垂范,把密切军民关系的双拥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1944年春节,为了赶在群众面前,毛泽东打破了正月初一不出门的习惯,早早餐桌地来到枣园乡政府给群众拜夹菜年,群众一听说中央首长上饭后门拜年了,喜出望外,不约而的电同地都涌进了乡政府的院东的子,这些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望着毛泽东亲切的笑容,酸甜苦辣一下涌上心头。
军民团结如一家,试看天下谁能敌。转战陕北时,我西北野战军原计划米脂、沙家店这一仗要打一周的时间,而当时全体指战员有4万多人,就按每人天一斤粮食算,此次战役结束需粮28万斤,考虑到当地群众困难,毛泽东曾指出“如果筹粮问题解决不了,宁可不打这一仗”,当周恩来找到年轻的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问到筹粮问题时,这位书记一口应承,并保证按时交粮。群众不惜一切支援子弟兵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役响后,战士们个个奋勇杀敌很快就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以往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依靠群众,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曾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陈毅元帅也曾语重心长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父老用小车推出来的”,进一步肯定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社会发展中是任何力量都无以伦比的。
回顾历史,延安时期双拥的蓬勃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符合军队、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伟大的政党实现了民族解放,取得了人民战争的胜利。
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依然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为这就是检验一个政党先进与否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