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集团汉钢公司纪检监察室 陕西汉中 724200
摘要: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忽略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度,因此在企业日后的发展中,必须善于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政工工作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作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认可企业的文化与理念。政工工作犹如企业发展的“定心丸”,只有真正落实政工工作,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政工工作;共同发展;对策与分析
1导言
企业的政工工作指的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企业领导的指导下,将企业作为工作核心,以此建设企业精神、构建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内的职工群众学习政治理论,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企业面临的是逐渐激烈的竞争氛围,政工工作只有朝着科学性、针对性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凸显出企业的社会效益。
2政工工作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联系
2.1政工工作与企业经济管理的核心部分
政工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政工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企业会逐渐形成两种管理模式,一是硬管理,通过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二是软管理,强化员工思想教育,促使员工能够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2.2企业经济管理是强化政工工作的途径
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中,是在健全制度下进行,具备强制性的特点,能够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创建严谨的制度氛围。企业能够将文化建设与工作部署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大政工的格局,以此推动企业政工工作的全面开展。
3目前企业政工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企业高层与中层人员缺乏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度
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不仅是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知少,就连企业的高层与中层人员,都没能意识到政工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实施与落实。并且在实际企业管理的工作中,很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负责人都认为,只要实行好硬管理,就能有效督促职工工作,从而提升生产指标,严重忽略了对企业职工展开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实际发展受到限制。
3.2政工工作的改革落实不到位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推动企业工作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大多数企业在政工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实施创新与改革制度,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工作模式,对企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重视,从而制约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下,传统方式的政工工作显得较为矛盾,不仅难以推动企业发展,对于多种问题的出现也不能做到合理解决,由此可见,若政工工作的改革落实不到位,就会严重制约企业的管理与发展。
3.3政工工作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政工工作在企业内牵动着所有管理环节,但是目前很多企业难以对政工工作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落实,也没有对该项工作进行完善制度的建立与保障,使得政工工作的落实无法有效进行。除此之外,该工作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该部门的职工对工作的实施缺少热情与积极性,尤其是领导在位期间与不在位期间对工作的实施呈现极大的差异性,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存在消极性较为明显的问题,这都会影响企业内部政工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
3.4专业人才的缺乏
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各个企业的机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这早已成为重组我国企业机构的重要任务。作为企业的政工队伍而言,其党性的工作性较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政工干部都被裁减,在对政工队伍精简的过程中,忽略了企业基层的选拔和培养,这便导致了企业中人才的缺乏。企业政工队伍工作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基层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对于年龄较大以及知识陈旧的人而言,早已无法满足政工队伍建设的需求。
3.5政工队伍的素质问题
由于政工队伍大多是退休、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并不是专业的政工人才,在工作上依旧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多元化时代的需求。正是由于政工队伍素质问题,使得政工工作难以发挥其该有的作用,无法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
4企业经济管理与政工工作共同发展策略
4.1提升企业各级人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度
目前,若想让企业经济管理与政工工作保持一致步调,就必须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对政工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政工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升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培养企业内部的良好氛围。这不仅有效促进企业内部人员间的和谐关系,还能让企业更具凝聚力与团结力,为政工工作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提升管理人员对政工工作的认知与意识,并带领企业职工加强企业文化的学习与宣传,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里尤其是政工部门人员,更需要加强党建部分的学习,不仅要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为目标,还要提高党建思想觉悟与政治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对政工工作的一切内容进行更好地贯彻与实施,为营造企业氛围提供支持。
4.2创新政工工作模式
关于工作模式的创新,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开展。首先,可以采用专人专事的政工模式,针对不同情况的职员采用不同的帮扶政策,同时,政工工作者还应不定时对企业员工进行多交谈、多沟通、多交流,以此来消除与员工之间的界限感,通过情感交流增加职员对政工工作者的信任与信赖。其次,还可以对职工定期进行团建、聚餐、兴趣小组等活动,丰富企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后,党支部组织还应加强对职工实施帮扶计划工作,不仅要关注职工的工作状况,对职工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也应及时进行帮助与解决,让每一位职工在工作中都无后顾之忧。
4.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负责人与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政工工作的引导与指引下,对企业内的所有管理工作与企业思想理论进行完美融合的同时,还应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地安排。与此同时,推行完善的考核机制,充分将“硬管理”与“软管理”制度的优势进行融合,从而提升政工工作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公平性,并对考核结果制定不同的奖罚机制[3]。这样不仅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稳固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地位与成效,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让企业经济管理与政工工作共同发展,才能有效促使企业更长久地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要强化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工作之间的融合性,从政工工作角度出发,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促使企业政工与企业、企业员工与企业两者间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凝聚力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卫江,周振纲.论企业文化下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03):138.
[2]栗向萍.做好新时代合格的企业政工工作者[J].中外企业家,2018(35):155.
[3]陈广学.政工工作与企业经济管理共同发展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12):225+227.
[4]张婧.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价值定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