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刘娟
[导读]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重要形式。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这是新形势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的根本要求。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作为我党长期以来强调和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中发挥了重要的阵地和载体作用。如何提高党支部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增强组织生活的活力,改进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党支部;生活质量;实践
        一、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是加强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是提升基层党支部自主活动能力的客观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党员的主体意识和价值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以来沿用的封闭、单一的党组织生活形式已经很难满足党员的需求,出现了部分党员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不明显等情况,导致基层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自主活动能力降低,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是提升基层党支部和党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内在要求
        通过高质量的党组织生活,使党员能够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工作要求,成为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先锋模范和中坚力量;也可以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进改革发展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二、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实践探索
        高明供电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创新实施党员“三亮三比三评”,按照“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以及“红旗评先、红脸出汗”的工作思路,创新打造“两红”模式,将党员先进性测评、绩效考核与党的组织生活三者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先进典型选树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了促进党员先进性提升的思想武器,让优秀党员得到选树,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从而有效提升党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一)制定综合评价方案,开展党员考核评价
        高明供电局党委制定《党员工作情况综合评价方案》,指导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工作量化看板”或“红旗榜”、“红脸墙”上榜上墙标准,将党员业务及指标进行量化,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形成可供党员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可视化参考。
        根据“工作量化看板”和评价依据,党支部通过每月召开支部委员会对党员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针对不同岗位的党员展开可量化和差异化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优秀的党员,予以“红旗”标识,对于评价较差的党员,予以“红脸”标识,每季度对综合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并对“两红”人员进行评述。


        (二)综合运用评价结果,促进党员自我提升
        1、将评价结果与先进典型选树相结合
        局党委层面开展“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专题宣传活动,坚持了一年时间,按上级的宣传要求分为“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争当四讲四有共产党员”以及“党员走在前”三个专题。事迹是通过整合每月获得“红旗”标识的党员及其事迹,建立先进典型库,根据优中选优的原则酝酿确定宣传对象,通过不同层面对先进党员进行亮点的选树,总结、提炼宣传对象的思想表现、工作业绩、工作成效及经验做法,将“红旗”党员的先进性进一步具体化、可视化以及可推广化,每星期整理推出一期图文并茂的党员先进事迹,通过党支部党组织生活会(包括党员大会、政治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向全局党员进行推介,让员工认知“红旗”党员身上的发光点,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立起来。
        2、将评价结果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通报当月“两红”评选情况,对于获得“红旗”标识的党员,邀请其进行分享,介绍经验做法;对于获得“红脸”标识的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剖析落后原因,其他党员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填入《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记录表》,通过“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促进其提升进步。对连续两个月上榜“红脸墙”的党员,则在每季度党支部召开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进行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提升措施,同时由党支部书记开展提醒谈话,形成“发现问题—批评指正—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过程。
        3、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应用划小分配单元,将上级下达的可分配工资总额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组,结合“两红”评价结果,通过调节绩效分配系数、设立专项奖励金等形式,对获得“红旗”标识的党员加大激励力度,对获得“红脸”标识党员的绩效进行相应调减,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三)“两红”模式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党员亮身份,通过“两红”模式将全体党员的业绩及综合表现情况进行公示,强化对党员身份的认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明显增强,促使党员自觉维护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工作、生活、学习上都朝着更高的标准进步。
        二是在党员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通过“两红”模式建设,提升党员的责任意识、荣誉意识,让表现优秀的党员得到尊重和掌声,提升了工作积极性,同时让个别表现不突出的党员增加自我压力,努力将工作做好,争取以良好的成绩向群众展示汇报,从而带动全体党员创先争优,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是有效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两红”模式建设,对表现优秀的党员进行激励,对相对落后的党员给予帮助,提升了支部的凝聚了和战斗力,促进党员立足岗位做奉献,在重大任务和生产经营任务中有更多的党员主动挑起重担,做出成绩。
        三、提升党组织生活质量的几点启示
        (一)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接受教育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平台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重要形式。实践证明,党的组织生活健全与否,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如何,对党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是促进党员作用发挥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可以说,党员的身份意识是党员发挥作用的前提,而增强党员身份意识的其中一个重要而有效的载体就是开展党的组织生活。
        四、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提升党组织的生活质量,就需要及时找到发展过程中,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通过制定综合的评价方案,展开自我批评和批评的方法,更好地推动生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庄钰关.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调研与思考[J].经济师,2017(10).
        [2]晁剑呜,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研究[J].现代国企 研究,2017(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