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 何富垚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何富垚 汪仁国
[导读] 摘要:地基建设是土建施工的重要内容,与整体工程质量及建筑物安全性能息息相关,把握好其中的关键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才可以切实提升建筑物整体质量。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600
        摘要:地基建设是土建施工的重要内容,与整体工程质量及建筑物安全性能息息相关,把握好其中的关键技术,并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才可以切实提升建筑物整体质量。基于此,文章围绕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桩基础及相关施工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0 引言
        随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的建设成为了优化城市环境,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为最大限度的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施工企业应当由基础环节入手,注重地基基础、桩基础的施工工作,运用合理恰当的土建施工技术及工艺,为人类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及工作环境。
        1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概述
        1.1 建筑地基基础
        顾名思义,地基基础为整个建筑物的“基础”,设置在建筑物的下方,承担建筑物的荷载为其的主要功能,结构包括岩体、土体。在项目施工阶段,由于荷载压力,使基础可能发生变形等问题,而地基基础则能够强化建筑物的稳定性。目前,我们可以将地基基础划分为两大类别,即:①人工地基;②天然地基。除来源不同,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深度方面,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的深度较浅。
        1.2 建筑桩基础
        桩基础为地基的一种,与普通地机相比,其的特点在于埋深较大,结构包括承台、基桩,随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现已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之中。桩基础的产生及应用符合人们基于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高标准、高需求,在承载作用上,桩基础的效果更加突出,能够最大限度的稳固地基,所以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 主要特点分析
        2.1.1 复杂性
        我国领土面积广阔,基于区域、地理位置的不同,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再加之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地基基础建设面临着多项难题。因而,复杂性是地基基础施工的主要特点,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在综合分析水文、地质、地形等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的制定施工方案。
        2.1.2 多发性
        多发性,即质量问题,其实,现阶段常见的建筑物质量问题大多与施工阶段技术不成熟、工作不到位相关,由此使建筑物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危及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2 常见的处理技术
        2.2.1 换填法
        在实际的施工阶段,具有湿润膨胀特性的土体,一般情况下,其所对应的承载力是不符合标准的,使用此类土地,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强度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与此同时容易引发不均匀沉降问题。为防止此类问题的产生,便需要通过换填法,选取质量达标的土地替换此类土地,借助分层填土方法,从而减少土体的孔洞、缝隙等不良问题。
        2.2.2 碾压夯实处理
        此技术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机械设备碾压夯实地基中的松软土层,以便于增强地基的强度。有效的运用该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续施工中的地基沉降问题。
        2.2.3 固结土壤法
        液化土壤,直接影响地基基础的质量,降低土层的承载强。而之所以会产生液化土壤,究其根本原因,与土层含水量高相关,因而,要求施工人员通过有效方式使水分排出。待完成了这一操作之后,土层便会直接固结,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涂层的承载力。固结土壤法,操作简单,经济有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2.3 施工技术要点
        2.3.1 测量放线
        从作用上进行分析,测量放线可视作是地基基础施工中的有效“引导”,即后者的展开需要以前者作为依据。对此,需要确保该项工作的合理性、准确性,通过科学的管理举措,使测量放线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3.2 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展开的基础,直接关乎着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倘若材料质量不达标,那么在后续的维护过程中,便会产生成本、安全等问题。基于此,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选择业内评价优良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针对供应、采购、储运等基于材料使用的全过程,加以严格把控,最大限度的保障材料的质量安全。
        2.3.3 水泥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是地基基础施工的关键环节,钻孔前,需要保障钻机处于平稳的状态下,时刻观察其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位移或沉陷等问题。与此同时,需保证钻机角度的合理性,待完成钻孔工序后,及时的针对孔径、倾斜度等情况进行检查。
        3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
        3.1 常见技术分类
        3.1.1 静力压桩技术
        在以往的土建工程中,使用传统的打桩机噪声问题突出,严重的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改善这一问题,静压力桩技术逐步将其取代。实践来看,该技术在静压的作用下使预制桩压入土中,不仅资源投入较低,且具备噪声低等优势,对于部分与居民点距离较短的土建工程有着较强的适用性。
        3.1.2 振动沉桩技术
        该技术的作用原理在于:启动桩定加桩振动器,运用其所生成的“力”驱使桩身进入土层,从而构成桩基础。与此同时,需要确保桩表面的平整度,在施工前期可在小区域内进行锤击,待桩插进地基2m后,逐步加强锤击力量。目前,这一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整体流程简单,且效率较高,可适应多种地质条件。
        3.2 施工技术要点
        3.2.1 注重施工顺序
        在桩基础土建工程中,应当确保施工顺序的科学性,通过有效的方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设计施工方案及顺序时,需针对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勘察,做好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作出科学的安排。多数情况下,先展开外围桩孔施工步序,待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成之后,留出一部分桩孔用作排水井,以有效保障基础的成孔质量。
        3.2.2 混凝土强度应与施工要求相符
        桩基施工环节中,应当结合具体的设计方案针对材料、配比等进行合理的把控,混凝土的强度应当与施工要求相符,注重后续的养护工作。除此之外,沉桩施工中,应注重测量工作,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使误差稳定在合理的区间之内。
        3.2.3 保障接桩施工质量
        就多数情况而言,接桩以钢板焊接的形式进行,在距离桩身1m的地面可进行相应的施工。进行具体的施工时,需动态化观察桩身的衔接情况,要保证圆角、直角处于互相正对状态,桩顶需要清理干净之后,再针对定位板进行安装,以定位板为标准使上、下两段桩能够接直,倘若发现其中有间隙,那么可用锲形铁片进行相应的固定,。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丰厚优化城市环境,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为从根本上保障高层建筑整体质量,应由工程基础入手,落实好相关的质量管控工作。因而,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施工技术作为支持,把握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提升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261.
        [2]赵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舍,2018(10):65.
        [3]胡启海.浅谈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7,24(07):245-246.
        [4]潘文学.探究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47):3-4.
        [5]卢伟鑫.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讨.科技资讯.2016(25):48+50
        何富垚(1999.01--);性别:男,民族:汉  籍贯:陕西丹凤人,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