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杨晓晨
[导读]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综合性能,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质量要求

        杨晓晨
        黑龙江省八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80
        摘 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其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综合性能,能够有效的满足建筑质量要求,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中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点,并进一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优点;构件;吊装;叠合板安装
        装配式建筑其是应用预制构件进行现场组装,构件提前在工厂内预制完成,施工现场钢模和木模使用较少,有效的提高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施工周期较短,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少,能够有效的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特别是预制装配式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合,对于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优点分析
        1.1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重量较轻,但其承载力大幅度提高,不仅能够缩短建设周期,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建筑施工的难度。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即可以进行组装作业,整个施工过程得以简化,施工结构得以优化,这对建筑工程的可预测性和可规划性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预制构件制作与施工现场施工能够同步进行,这无论是对于提高施工效率还是提高施工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便捷性突出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与建筑自身特点和需求相结合,严格控制预制工作的质量,现场加工作业减少,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而且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易于掌握,能够有效的保证组装作业的质量。
        1.3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在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但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生产,有效的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而且构件在现场进行吊装,施工时间较短,噪音较小,特别是在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带来的水污染问题,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的避免。
        1.4 设计形式更加多样化
        装配式建筑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其主要采用大开间和小隔断的设计方式,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来合理对房间进行规划布局。并使用轻质隔墙,空间分割更具灵活性。而且设计形式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室内空间的个性化需求。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 预制件的加工要点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在工厂内进行制作,预制构件质量与建筑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对于内外墙板和叠合板等构件,由于对尺寸的精确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参数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各构件的参数,预制工厂需要强化对生产流程的管理,加大对生产各环节的管控。并对出厂的预制件严格质量检验,只有合格的预制件才能运输至施工现场。
        2.2 预制件的运输和存储
        经过出厂质量检验合格后,将预制件从预制厂运输到施工工地。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因为颠簸等原因导致预制件受损,在运输期间也需要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

例如,要提前规划好运输路线,并且针对预制件的尺寸、重量等参数来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原则上来说要避免预制件悬空。在运输车辆的底部、四周铺垫一层安全衬垫,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预制件碰撞损坏;预制件进行捆绑固定,防止出现倾倒、移动。预制外墙板运输时,可以在运输车上放置插放槽,对外墙板进行固定;叠合板、阳台板运输时,最大叠放层数不得超过3层。另外,预制板运抵施工现场后,多数情况下并不会直接使用,因此现场存放时也要注意做好保护工作。
        2.3吊装施工
        在具体针对构配件吊装作业之前,需要确定好构配件的吊点位置。通常情况下在构配件弯矩最小位置处设置吊点位置,该位置处构配件正弯曲和负弯曲相等,这样吊装作业时不会影响构配件的性能。对于按照正负弯曲方式设计时,则可以采取单吊点来进行吊装作业。在实际构配件具体吊装作业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吊装方式具有多样性,在具体选择吊装方式时,宜考虑到构件的特性、吊具类型和场地要求,采取具有针对笥的吊装方式。吊装作业过程中出现不对称构件时,宜采用附加吊点或是辅助吊线的方式来确保构件吊装过程中的平衡性,降低正负弯矩差。
        2.4预制窗体的施工
        预制窗体结构在整个预制装配式工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结构,窗体结构在前期预制生产的过程中,宜做好螺栓预埋,而且且要确保桩体结构与墙体之间的稳定连接。窗体结构与作业面的距离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在安装窗体结构时,要确保墙体上设置的螺栓孔洞与窗体结构的预制螺栓的位置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窗体能够与墙体之间实现有效衔接,使各个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5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施工技术更具安全性,而且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和抗震性能与预制构件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预制内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宜采取螺栓连接方式,确保各个构件之间的有交传递,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精度。在具体预制构件安装时还需要确保下层板预留插筋位置,而且预制预留板螺栓孔能够有效的插入其中。将合理配比的水泥砂浆灌注进螺栓孔内,确保建筑各结构与剪力墙的更好固定,确保剪力墙整体强度的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螺栓宜位于结构中心位置,以此来提高剪力墙的稳定性。而且在预制内剪力墙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施工成本的控制,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尽可能的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6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
        预制叠合板安装中,要结合施工的具体需求,提前设计和确定施工安装的顺序,施工中对安装位置和标高进行调整,减少偏差的出现。安装叠合板时要选择合理的吊装方式,吊装过程中要注意叠合板的变形和开裂问题。在叠合板底部设置临时稳定支架,作业完成后拆除临时支架。阳台、飘窗和装饰板等构件安装施工中,要通过标高确定构件安装的准确位置,并通过预埋件、螺栓进行焊接连接,提升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施工中如果选用湿式系统的吊装,需要注重施工工序。如果施工部位是湿式墙板,需要在墙板的上部预留锚筋,采用现浇的方式,对外墙下部连接采用铁件,并预留相应滑动空间。
        3结束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相对复杂,这就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掌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并加强对预制件的质量控制,严格安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预制构件安装的质量能够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从而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探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56-157.
        [2]乌云毕力格,张全卫.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05):51-53.
        [3]王磊.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