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王旭阳
[导读] 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在各种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施工过程中,不但需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科学合理,
        王旭阳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建筑行业不断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在各种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施工过程中,不但需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科学合理,更需要不断优化,以此,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度。文章主要对建筑基础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全面提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结合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特点得知,通过运用合理的支护技术,可以提高基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避免基坑出现坍塌,但是,在建筑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作业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影响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影响因素与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挖土、水位等,各环节内容都是紧密相连的,无论哪一项工作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个基坑支护施工带来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及人的生命。通常情况下,深基坑支护用于高层建筑、停车场等建筑工程施工中。另外,深基坑支护施工和基坑附近环境、施工成本等的联系也十分密切,若是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差,就会加大后期维护管理成本,还会引发安全问题。所以,相关人员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时,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科学选择,既要保证有一定的地下施工空间,还要保证施工附近所埋设的各类管线、建筑结构等的安全使用,以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
2?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特点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属于系统且繁杂的过程,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对具体的施工环境、施工对象等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根据整体的施工计划,确定具体的深基坑支护技术[1]。在深基坑支护技术具体运用过程中会表现出以下特点。
        (1)深基坑支护施工不受地点、施工环境的影响,仅需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调整与之相符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即可。
        (2)运用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
        (3)深基坑的深度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土地资源利用率要求存在直接关系。
        (4)基于建筑类型来讲,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确定与应用并非一成不变,会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必要调整,以确保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实效性,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为安全施工过程提供必要保障[2]。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钢板桩支护技术要点
        钢板桩通常是由带锁口的热轧型钢制成的,将制成的每个钢板桩合成一个完整的钢板桩墙,钢板桩墙的形态一般是直板型或是U型等,钢板桩墙的作用就是挡土挡水。利用钢板桩进行深基坑的支护,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要求有明确的规定,当深基坑的施工现场土质比较稀松的时候,可以进行多层的钢板桩支护,但是这种支护方式产生的噪音较大,会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在实施钢板桩支护技术的时候,常常会设置防噪音装置,在地下室的施工结束后,再将钢板桩拆除,所以在施工的时候也应该预测钢板桩拔出时的土壤特点。
        3.2护坡桩支护技术要点
        要想让深基坑支护技术受到地理位置和土质的影响最小,可以采用护坡桩支护技术,在实施护坡桩支护技术时,应该注重钻孔技术和注浆技术的质量,要保证钻孔技术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在整个护坡桩支护技术中会进行多次注浆,所以要在每个施工细节都掌控好,让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效提高。在护坡桩的施工过程中,要将误差降到最低,桩中心与护筒之间的距离尽量维持在5cm的范围内,桩的深度不低于1m,桩孔底部的沉淀不能超过15cm。


        3.3排桩支护技术要点
        排桩支护技术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和支护桩进行有序排列,达到挡土效果,钢筋混凝土是采用挖孔技术,支护桩是进行做空再注浆,有效达到支护的作用。排桩支护技术中通常会采用间隔柱列式布置,可以将相邻的桩之间进行紧密排列,也可以进行一定间隔的排列,这种支护方式具有操作性高,灵活性高的特点,可以在土质松软的地方使用,能够有效地防水防土,防护效果比较显著。排桩支护技术的种类繁多,相关的深基坑施工人员应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深基坑的深度,进行合理选择,深基坑越深,利用的支护设备就越多,钻孔桩排列得就越紧密,有效维护深基坑的稳定。
        3.4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该项施工技术是岩土、边坡等地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的一项加固支护技术,也就是使用聚合物件、金属件等材料制作杆柱,将其打入之前已钻好的孔洞中,达到稳定围岩和岩体的作用,起到支护的作用。该种支护形式能够增加支撑体在实际工作时可以承受的拉力,让支撑结构根据稳定性,使其不发生变形、塌陷等问题。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该项支护技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等各项资源,支护效率高。据实践研究显示,在岩土基坑施工中应用锚杆支护技术,附近的建筑物在此期间并未出现变形等问题,且基坑抗壁的稳定性很强,也并未出现坍塌等问题。
4、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控制要点分析
        4.1加强支护安全管理
        若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了整体层面稳定性问题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关,这时,就需要支护安全管理,让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专业调查、检测,对周围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此同时,还要对开挖时岩土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在时间比较紧迫的情况下,对于突发问题,要及时制定应急处理措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小。
        4.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过程控制十分重要,相关人员应该严格做好施工过程管理工作,根据具体施工方案来施工。同时,还要确保降水系统可以顺利工作,施工期间不能随意改动锚杆长度、位置等;凡是变更方案都需要由专家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正式应用;土方开挖的顺序应该和设计标准保持一致,均衡、对称开挖,缩小土体开挖时扰动范围,以提高基坑施工质量安全。
        4.3做好监测和检查工作
        监测内容包括:支護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建筑物、管线道路沉降问题;地下水位。监测的顺序为:在支护结构实际施工前,需要进行各项参数的测试;在基坑开挖阶段,要实时检测;当地面、支护结构等出现裂缝、沉降等异常情况时,要连续3天,直到检测数值稳定;在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支护结构等的情况随时抽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专人全天监测,将各类参数变化情况准确记录下来。检查的主要对象是施工技术、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其性能、可靠性等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施工步骤是否正确,是否可以达标。对于施工材料的检查应该安排专人负责,严格检查,尤其是对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性能等方面的检查。
5、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使深基坑技术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应当提高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关注,加强钻研与应用,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宁,王国文.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171.
        [2] 火映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2):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