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卷20期   作者:徐梓航 葛道鑫 朱倩倩 郭娜娜
[导读] 变电检修工作是促进电力工作正常使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众所周知,涉及到电的行业,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徐梓航 葛道鑫 朱倩倩 郭娜娜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寨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 六安市 金寨县 237300
        摘要:变电检修工作是促进电力工作正常使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众所周知,涉及到电的行业,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变电检修工作也不例外,变电检修的安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关注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提高状态检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设备状态检修的全面实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关键词:状态检修技术;变电检修
        引言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都在稳步前行,相应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连带着我国用电以及居民用电量在持续上涨,而变电站作为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的正常使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变电检修的工作也日益重要。即使是再重要的工作也没有安全重要,因此变电检修中安全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充分认识到并规避这些问题对促进变电检修的工作是很重要的。
        1状态检修技术特征
        根据现阶段在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实践经验分析,状态检修技术的比较优势或主要特征体现在三大方面,分别是预判性强、针对性强、精准度高。具体如下:首先,与传统输电线路运检相比,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未发生的故障进行一个有效预判,凭借实时动态化的信号监测,可以提前发现故障隐患发生的可能性,并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做出预警,并为其排除故障提供方案设计依据,根本上解决了事后检修排查方面的各种困境,有利于降低故障发生率,扩大检修效用,确保电力供给的安全稳定性。其次,不定期检修方案属于全面检修,由于方法相对保守,检修效率低、投入成本大、阻碍因素多,因此,往往发生事倍功半的现象。与之相比,状态检修方案可以根据检修方案设计,将检修计划与检修内容进行有效对应,运用有效监控方法,使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获得实时运行状况控制,进而规避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现阶段220KV常规输电线路检修中,运用状态检修技术,能够根据检修设备提供的相关数据信息、技术标准,在相参数与技术指标牵引下实现精准性检修,高效化排查,有效性处理。根据状态检修技术的主要特征分析,其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效、精准、预防。
        2变电检修工作相关内容
        一般情况下电力的配送距离比较远,因此电力在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无法避免的电能损失,进而很多电力公司会将电压升高,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的正常使用。但是在传送或者分配的过程中,过高的电压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将高的电压变低,之后再升高,这种将电压升高或者降低的工作就叫做变电。变电的工作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变电检修工作是保障变电工作正常完成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变电检修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在各大电力系统中变电检修的工作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变压器的检修工作、断路器检修工作、隔离开关检修、互感器的检修、电缆检修、避雷器检修。这几个方面是最基础的变电检修工作。
        3状态检修的技术方法
        3.1监测变电设备状态
        在监测变电设备状态的过程中,一般有3种常见的方法,分别为在线监测、离线监测、定期停电检查。其中,在线监测主要是检查变电企业的数据,并分析其状态参数和变电设备的使用情况,目前,在电网设置的过程中,在线监测系统不断得到普及,可以对设备的各种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并且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等相关数据也可以及时汇入到数据系统中,当得到有效的数据之后,相关人员就可以充分掌握某个设备的实时状态。离线监测,一般是指使用手持式的设备,如红外线以及紫外线的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全面监测一次设备,并完整地记录设备的直观结构。定期停电检查,即为通常情况下,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定期开展检修工作,从而发现离线监测和在线监测无法发现的问题,这也是目前最常见的使用手段。


        3.2判断分析
        当获得一定的数据之后,需要开展相应的变电设备状态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在同种类型的运营设备为参照物的状态下进行的,纵向比较是在各种历史数据和调查记录的基础上,判断当前设备的运行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方案。检修人员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情况下,可以对设备的当前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对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提前采取解决措施,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
        3.3决策或建议
        在设备监测过程中,需要对其监测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详细的整理,并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诊断结果,评估设备风险,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检修策略,保障检修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检修项目主要包括常规的巡检、检测、小修以及大修等,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提高检修效率,充分保证检修质量。
        4状态检修技术的实际应用
        4.1 接头的处理
        在设备状态检修时,最重要的处理部分就是对接头的处理,当变电设备的接头出现问题时,设备会出现发热、发烫的情况,这时,监测人员要对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及其相关数据进行仔细查看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检修方案。此外,为充分保证接头的质量,进一步延长接头的使用寿命,检修人员需要对接头表面的氧化物进行及时处理,并做好相应的保护工作,提高接头的使用质量。
        4.2 做好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作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最基础的作业,在整体检修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带电作业中,检修人员检修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工作,因此,在带电作业检修时,检修人员需要与其他人员一起,相互监督,互相协作,严格把关质量,在检修前期,需要对所使用工具进行质量检测,还需要配备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标准施工。
        4.3 处理热故障问题
        检修人员需要对热故障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熟练掌握相应的检修技术,在检修过程中,尽量使用抗热材料,防止质量不合格的劣质产品,并且在处理热故障问题时,还需要保障接触面积的完整性,从而保障设备的散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4.4在接地导线方面的运用
        在接地导线方面的运用,主要是看是否存在接地线损伤,并根据损伤程度实施对应处理。现有经验表明,采用缠绕处理法,能够在损伤处理后实现紧密固定,确保功能正常并起到预防作用;采用修补处理方法,则可以使未伤及内部线路的条件下,达到修补接地导线目的,比如,按照原绞制状态进行同类材料与同类型号的对应修补等;若发生大范围损伤或损伤程度较大,则可以采用切断处理方法,对损伤部位及周边进行切断处理,然后再进行连接处理,应该确保套管与缠丝方式的对应性,进而规避可能发生的接地导线故障风险。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变电站、各种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变电检修工作,而变电检修工作的安全问题是保障电力平稳运行的有力保障。状态检修技术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电力系统的检修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学习新技术,学习先进的状态检修成果和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状态检修的实际应用,完善检修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变电站相关设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云鹏,许自强,李刚,等.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分析技术在电力变压器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综述[J].高电压技术,2019,(2):337-348.
        [2]黄鑫,田志勇,王丰.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21.
        [3]冯海涛,郭红旭,兰森.新技术在配网状态检修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