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斌
连云港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赣榆分公司 江苏连云港 222100
摘要:我国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对贫困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其中建立安全性稳定的低压配电网络,为农村地区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有效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农村地区进行低压配网工程施工时,根据农村发展要求以及环境情况,加强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低压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农村;低压配网;施工技术
引言:
在供电系统中,低压配电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配电网工程施工质量,可以使供电系统提供更加稳定的电力能源。在农村进行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时,施工企业应采用多种施工技术措施,进一步提升网架建设质量、线路建设质量、电缆敷设质量,消除影响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质量的不利因素。
1.农村配电网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1现有设备使用问题
在农村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可以加快低压配电网工程的施工速度。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现有设备使用问题,包括使用年限问题、操作问题以及性能问题等,导致设备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如果在施工中使用存在问题的设备,农村地区在用电期间,会受到问题设备的影响,导致农村经常出现断电情况。
1.2供电安全水平问题
进行低压配电网工程建设期间,做好安全供电工作尤为重要。施工企业应全面分析低压配电网的组成结构,根据结构向建设区域提供安全的供电能源,避免供电出现不稳定情况,影响低压配电网工程正常施工。
1.3用电结构变化问题
在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中出现用电结构变化问题,主要是农村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电器,原有的用电结构发生变化,施工企业应按照新型供电结构施工方案进行配电网建设,保证农村地区用户使用安全稳定的电力能源。
1.4经济效益问题
农村地区进行低压配电网工程建设,主要目的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但是脱贫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在建设低压配电网时,短期内无法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1.5社会效益问题
社会效益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做好工程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然后是提高农村人口低压配电网工程保护意识,最后是充分发挥低压配电网工程的作用,让人们使用充分的电力实现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和沟通,促进农村与其它地区协同发展。
2.农村配电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2.1网架建设
2.1.1手拉手环网建设方式
在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中,网架建设是工程的基础,许多农村进行低压配电网工程建设时,会采用手拉手环网建设方式,将不同区域的主线首尾进行连接,不仅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还能提高低压配电网安全稳定的供电能力。
但是在使用手拉手环网方式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对使用的线路进行检查,如果其中一段线路出现质量问题,临近的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承受更多的负荷,导致更多的线路出现故障。
2.1.2联络线建设方式
联络线建设方式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联络线建设方式应用较为简单,施工企业可以快速掌握联络线的建设方式。在农村地区进行低压配电网工程建设时,施工企业使用联络线建设方式,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用电需求,选择两条线路作为基本线路,在两条基本线路间建立网架,利用网架可以降低线路建设的成本,并且建设速度较快,可以降低建设成本。但是施工企业在农村应用联络线建设方式时,应保证在农村地区建立联络点,避免由于线路问题引发低压配电网出现断电情况。许多农村在建设低压配电网工程时,已经减少联络线建设方式的使用频率。
2.2线路建设
线路建设是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环节,由于线路建设较为复杂,在线路建设中花费较多的时间,施工企业应在低压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准备阶段做好充分的工作,一是与农村地区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二是设计线路建设方案、三是针对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方案。在准备工作中,施工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事后处理转变事前预防,做好预防工作可以使线路建设顺利的进行。进入到线路建设阶段,施工企业应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通过调整避免线路建设出现延误的情况。此外在线路建设期间应进行测评,通过测评实施合理的措施,一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快速完成线路建设,及时向农村进行供电。
2.3配电与相关设施的选择
施工企业在建设低压配电网工程时,选择配电与相关的实施,要求选择的配电设备满足农村的用电需求。在选择配电设施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容量小、二是半径短、三是与负荷中心较近等。如选择变压器时,选择具有低能耗特点的变压器,同时在安装区域设置备用变压器,如果使用中的变压器出现问题,备用变压器可以快速启动,保证低压配电网的始终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在选择接地电容设备时,要求选用的设备必须具备控制容量的能力,将设备的最小容量设定在100kVA以上,最大电阻设定在10欧姆以下,如果最小电容低于100kVA,最大电阻设定在4欧姆以下。
2.4电缆敷设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使用的电缆与设计相同;第二,敷设过程与设计要求相同;第三,在敷设的准备阶段,施工企业检查电缆的型号和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第三,如果使用的电缆存在问题,施工企业应及时更换电缆;第四,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电缆不会出现弯曲等情况,防止电缆出现弯曲情况无法使用;第五,施工企业应控制电缆敷设的速度。
由于电力敷设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施工企业在准备阶段,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电缆敷设方法。此外施工企业应合理安排人员,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快电缆敷设的速度。施工企业应要求施工人员,尽量提升电缆敷设的美观性。
2.5配网工程安全措施
农村低压配电网工程中,施工企业应实施以下安全措施:第一,施工企业应对配电网结构进行调整,使配电网结构更加合理。合理的配电网结构,可以为后续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提供便利的条件;第二,在配电网中设置分段装置,主要是农村地区较为空旷,配网系统极易受到雷击的作用出现断电情况,使用分段装置可以快速恢复供电;第三,施工企业应制定配电网工程安全检修制度。在日常施工过程中,按照检修制度对配电网中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此外在检修制度中,详细标注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保护方式,其中重点区强调是施工人员的接零保护与接地保护,避免在施工中发生触电事故;第四,施工企业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良好的设备,并且使设备具有连接自动化装置的功能,可以拓展配电网设备的使用范围。利用自动化装置,农村地区在用电过程中,可以实际用电情况调节电力能源,避免出现电力能源流失的情况。
3.配电网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
3.1流程管理
农村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流程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实现人员优化、设备优化以及材料优化等管理目的,从而提升施工管理效率。通过流程管理,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施工,在施工中可以规避风险,并且加强安全事故的防控,防止出现的风险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3.2技术监督
农村低压配电网工程进行技术监督工作时,施工企业应采用分段监督方式,每个阶段在完成施工后,施工企业应对该阶段的施工内容进行检查,在检查中详细记录获取的数据,将数据与设计参数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发现该阶段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企业应重视技术监督工作,将技术监督工作作为提升施工质量以及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有效途径。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低压配电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流程管理以及技术监督工作,加强各个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使每个项目的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标准,从而提升低压配电网工程建设的整体性,有助于为农村地区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史建勋.基于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探析[J].广东科技. 2011(20):4.
[2]刘盛浩.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 2011(14):74.
[3]袁弘娟.浅析110KV电力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