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龙臻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鄄城县供电公司,山东 菏泽 274600
摘要:在电网结构中,变电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变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电压指标的控制,使输送的电压能够与人民的生活以及生产实际需要相契合,当然也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运行稳定的保障。由于变电设备的各种原件在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常常会存在由于元件老化或者人为方面的原因发生一些问题,需要检修人员就这些常见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能够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变电检修;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措施
1 变电检修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变电设备检修是电力系统随着时代发展的产物,电力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流程以状态评价为基础,继而进行状态评估与结果诊断,再实施检修,工作更加系统与科学。准确的状态诊断是状态检修的重要基础与前提,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在线监控技术在变电设备中的应用为实施状态诊断提供了可能。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含着众多流程与环节,一旦发现电力系统出现运行异常或者电力设备出现质量问题,相关人员应当立即进行检修工作。变电设备的检修能够对变电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确保变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 变电站变电检修技术
2.1 监测设备状态技术
变电站检修内容复杂,涉及到的设备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且不同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环境有一定区别,因此设备状态监测工作难度较大。设备状态监测中,不同电气设备的监测要点有所不同,通过传感器、可抽取结构以及有效转换信号,然后由检测仪接收并识别电缆传输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即可形成可传输且可识别的有效监测信号。现阶段,智能化、自动化变电站建设水平逐渐提升,电气监测设备可将数字滤波技术作为依托,同时采用云处理技术,构建数字测量系统,能够保证设备监测工作的高效进行。
2.2 诊断故障设备技术
设备故障检测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方式对设备进行预先检测,为设备故障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其中,常用的故障诊断技术类型包括比较诊断法、振动检测法及射线检测法等。将测算得到的结果与测算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如果二者差异较大,则说明设备已出现故障,可根据差异大小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
3 变电站传统变电检修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3.1 设备检修风险
电力资源的传输、使用,需要通过电力传输设备,如供电线路等。我国电力工程发展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电力设备基础。但是,正因如此,我国一些地区的电力设备存在老化、损坏情况,需要电网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及时地维修、更换。同时,还需要电网变电运维的工作人员制定好定时检测计划,才能够保证电力运输设备的有效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居民正常用电。但是,当前有一些电网变电运维的工作人员,没有制定完善的定时检测设备计划,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进行工作,使整体工作存在一定隐患。
3.2 危险点认定还不够科学
我国电力系统在分布上非常的复杂,如果依靠有限的变电检修资源,对整个变电系统开展检修,在理论上是行不通的,在实际上也不存在必要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只需进行危险检修就可以了,所以,而险点的认定意义非常重要。但是实际操作中,在危险点确定需要多方面进行,不少变电检修部门问题很多。一方面,危险点在认定方面意识比较薄弱,很少单位在这方面投入需要的精力,另外在危险点认定中的技术手段上,有着技术落后和设备老化问题,不能胜任复杂的危险点。还有在认定流程中,严密性缺乏,漏洞百出,导致危险点的认定中水分比较大。
3.3 外部因素影响变电检修操作
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对于变电装置造成故障的最直接原因之一,由于电流工作具有相对的危险性,因此在电路工作者的身上是要求穿着绝缘材料和带有防护作用的服装的,但是由于这类绝缘材料(如塑料、塑胶、橡胶等)本身不具备导电功能自身携带的部分微小电荷也不能及时疏导就会对变电仪器进行干扰和损坏造成潜在的故障,并且向挂念子设备自身的微电流和电磁波辐射场也会对变电仪器中电子仪器进行干扰,导致电流异常信号,会直接造成变电器工作不达标,并且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温度、湿度、日照、摩擦、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变电工作的正常进行。
4 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4.1 变电设备更新换代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先进高效的变电设备运行效率高,不易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可降低维修概率,同时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对变电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在进行变电设备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整体情况,对设备的各项参数、型号、性能等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电力企业发展水平和经营目标,科学合理地对设备进行更换,确保设备投入与长期收益均衡发展,为促进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4.2 加强风险预测,提高工作效率
(1)制定严格的变电检修安全规章制度。在进行变电检修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的规章工作制度进行施工。在对设备进行操作中,应按照具体的工作职责进行划分。(2)增强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首先,工作人员在进行变电检修工作时,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实没有问题方可离开并作出详细检修记录和说明。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变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只有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工作换班方可开始工作。工作许可后,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也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记录及说明。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检修记录及说明的应做详细的变更记录,并加以备案。
4.3 加强对危险点的认定及防范
一方面检修人员要提高对危险点的科学认定,针对检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与同事的交流学习来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根据设备检修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潜在危险点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根据危险等级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发生时能够有效应对。另一方面做好技术交底。企业管理人员要将检修设备的运行特点、技术参数等向检修人员做详细的交代,以便为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
4.4 对于外在因素的合理考虑
注重新材料的应用和使用,使用备用电路和实际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由于供电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于国家经济或者是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方便了在日后的管理和检修的过程。设置多层的保护系统,对于变电站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历史背景的国家,有着数量庞大的人口,对于电力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国土面积广大,人们居住的比较集中的同时,也有小范围的分散,这样就造成在电力供应铺设过程中的困难,这就要求国家有着合理的施工计划,设置对应的施工团队,同时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在施工前的培训,每一次施工前都有着对于此次施工对象的基本了解。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同时,也要针对相对应的施工地点的不同计算器最大的电力使用量,进而确定其电力设备的电力容量。
5 结语
变电系统在整个的电网构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变电系统运行中要对电压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使其输送的电压可以符合人们生活生产的实际需要,也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变电设施中各种各样的元件使其正常运作的基础结构,有时会因为元件老化或者人为操作等原因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检修人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来对其进行修理。
参考文献:
[1]张贵枢.变电检修中常见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50):218-219.
[2]郭倩.解析变电运维现场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控[J].建材与装饰,2018(48):218-219.
[3]李建澍.电力系统变电检修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33):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