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当前,全国老旧小区改造如火如荼。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让老旧小区唤发出新的生机。然而,在众多项目实践中,消防问题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给人们的幸福安定生活带来潜在威胁。本文结合实际,对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从消防通道、消防间距、构造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有所帮助,同时,对广大读者也能起到普及教育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的目的。
主题词:老旧小区改造 建筑设计 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分献标注码]C
2020年7月21日,中国建设报报导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指明2020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将达到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将全国改造建设分为三步:即优先实施场区“水、电、网”设施改造,其次组织实施住宅增设电梯、场区增加停车位、房屋实行节能设施改造,最后是补全小区物业和公共服务类设施。8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建科规〔2020〕7号)。指出居住社区存在规模不合理、设施不完善、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物业管理覆盖面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力争到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居住社区设施短板,为居民出行、生活提供便利。
上述政策规定为老旧小区改造设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明确了最终的目的,既为居民出行、生活提供便宜,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然而,在众多实施的项目中,受经费、场地、环境、组织管理等因素制约,在保障小区配套体系的正常运行情况下,阶段性的改造设计和施工组织的配合与衔接做的不好,缺乏体系建设思维。
目前,很多项目的设计委托只是老旧小区履行的部分内容,如建筑增设保温措施,场区部分水电管网更新改造,增建停车位或者对道路进行修整等任务。委托内容很具体,但改造设计工作远不应止于此,还应看到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否则,会带来很多消防安全隐患。从众多的项目实际看,老旧小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设停车位带来的消防安全隐患较为普遍。
伴随生活水平提高,老旧小区私家车停放缺乏场地问题非常突出。众老的老旧小区,受当时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建筑密度较高,停车位数量偏少。在私家车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车辆停放就成了“老大难”问题。在经费制约、场地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利用房前、屋后、路边等场所,采取拆除绿化带、拓宽路面等办法,规划建设停车位、停车场或机械式车库,缓解停车难的问题。考虑现行的部分设计规范还未明文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很多项目设计采取了适应性设计,忽略了通用性指标要求。盲目增加车位的做法带来的是消防安全隐患异常突出。一是拆除楼间绿地,建设停车场或机械式车库,安全隐患大。集中的停车场或车库虽增大了停车数量,但自身也就成了重大危险源,而且停车场或车库也侵占了与住宅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按照现行的《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停车场与二级多层建筑防火间距应不小于6米,很多项目实际根本做不到。二是规划路边车位,侵占道路通行宽度和车辆转变半径,给应急通行造成困难。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规定,小区内双向通行的车辆宽度应不小于6米,单向通行不小于4米,兼有消防车道功能的道路转变半径不应小于9米。受场地空间限制,很多项目行车路面宽度和转弯半径明显小于规范规定,或图面满足要求,但忽视了车辆停放不到位时对通行宽度的影响。经常看到小区发生火灾,消防车道被私家车阻塞,消防车进不去、展不开、教训惨痛的新闻报导。三是房屋散水、绿化被并入道路,形成路边停车位,忽视了地下入户管线的综合承载力要求以及与入户天然气管道间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在有高空坠物隐患的情况下,风险很大。四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布设缺少统一安排或有意无意的忽略,住户自行建设较为随意的问题也很普遍,大容量的充电器成为小区内新的火灾隐患源。
2、场区消防系统建设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在场区水电管网改造中,多为供暖管道、排水管道、雨水管道以及通信管道更新。而对消防至关重要的消防水池、消防管道、室外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救援场地等设施却很少进行更新维护,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老旧小区很多专项工程改造在碰到消防设施打架时,多采取现场移位、拆除的办法处理,忽视了其应有的保护半径、范围和功能要求。地下管道被压断、消火栓被碰坏、管道被冻坏、管道无水、消防救援场地被改用、消防员在现场找不到室外消火栓,无法接水等报导也时常出现。
3、建筑节能材料带来的火灾隐患未得到重视。
为改善建筑能耗状况,受经费以及保证原住户正常生活等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多采取“穿衣带帽”的做法。但很多项目只注意了节能指标的计算和节点构造处理,忽视了外保温施工可能带来的散水、雨水管、入户天燃气管道、入户水暖管道、电力与通信等设施的相应变动和细部处理。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层住宅外保温材料采用了B2级EPS板,但普遍忽视了对门窗的耐火完整性要求,即对门窗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新改造或说明。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对27米以下的多层住宅,在保温材料采用B2级保温材料时,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而传统的普通门窗达不到这一点要求。二是节点设计中,忽视了首层保温材料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的要求,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要求差距较大。三是屋面保温防护中,出屋面的洞口周边也没有用不燃材料做500MM宽防火隔离带,给屋面防火隔离带来隐患。四是很多住户为扩大室内面积,拆除阳台隔墙,把阳台空间并入室内,楼层之间的安全分隔距离已小于1.2米,但在外保温设计改造中,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增设防火挑檐或采用防火玻璃窗等,给楼层间的防火分隔带来隐患。五是对部分商业网点,未能针对广告牌、电线等进行针对性防护,并采取防火保护和隔离措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电气线路在燃烧性能为B1或B2级的保温材料中敷设时,应采取穿金属管并在金属管周围采用不燃隔热材料进行防火隔离等防火保护措施。工程实际中,原先的很多线路并没有进行更换或防护。
4、住宅加装电梯带来的火灾隐患较多。
为解决无障碍入户的问题,很多设计采用了平层入户的方法,在楼梯间或客厅外侧新建电梯和平台,实现无障碍入户目标,但随之而来的防火间距、防火分隔、人员安全疏散、防烟与排烟等消防安全措施设计不到位现象普遍存在。
一是防火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疏散楼梯间窗洞与周边的门窗洞口应有1米以上防火距离。很多项目电梯厅与楼梯间合并为一体,在未采取防火玻璃等措施的情况下,楼梯间的采光通风窗与两旁住房的窗间距不足1米,给人员的安全疏散带来隐患。如图1所标,玻璃电梯井道与新增的住户厨房窗间距小于1米,不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二是防排烟措施未落实到位。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而《住宅设计规范》又规定,建筑高度不大于21m的住宅建筑可以采用敞开楼梯间;但与电梯井相邻布置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仍可采用敞开楼梯间。老旧小区住宅多为多层,普遍采用敞开楼梯间。很多项目改造设计在外侧增加了电梯,在维持原敞开楼梯间不变的情况下,户门未明确更换为乙级防火门,楼梯间顶部也未增设不小于1m2的开口,在住家有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因传统的户门普遍没 图1 防火分隔间距不足示意
有防烟功能,烟气会很快流入楼梯间,浓烟流入的情况下,楼梯间将不再是安全区域,住宅楼上的人们将无处可逃。
三是新增电梯侯梯厅无人员疏散通道。
部分项目加装电梯后,通过侯梯厅直接进入两侧居室,侯梯厅内无通风采光设施,如图2所示。试想,在火情发生的情况下,烟雾从室内进入侯梯厅,如果有人刚好位于侯梯厅内,在没有钥匙或户内无人的情况下,普通电梯在火灾时是不能用的,那人员又如何疏散,如何为其它人所知道呢?消防安全隐患极大。
综上,消防安全无小事。人们的幸福安康生活离不开消防系统的稳定运行。而消防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各子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表现在场区的消防水池、消防管道、消火栓要有水,水质和水量要达标;场区的消防通道要24小时能通达;救援场地要24小时可用;消火栓和水泵结合器要能够覆盖所保护的目标和区域,不能少也不能漏;建筑内的疏散通道要绝对安全可用,不能受到临近部分的安全威胁;房屋自身的防火分隔和保护措施要到位,切实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和切断火灾传播的途径。唯有如此,消防安全才能真正做到防患未然的要求。 图2 电梯厅无疏散出口示意
所以,老旧小区改造在增强功能标准的情况下,相应的消防配套设施也应同步更新或注意防护。设计工作不能止于过去的标准,要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客观评价项目的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因项目改造带来的消防安全风险。坚持与时代同步的思想,坚持体系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后期可能的项目改造、阶段性施工要求以及住户日常生活不被过度干扰等因素,明确相应配套设施的改造要求和标准,努力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画好建设蓝图,让老旧小区真正实现与时代同步,让住户住的舒适,住的安全,住的放心,不负设计师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防火设计指南》,2018年2月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规程》T/CECS 465-2017
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JGJ/T 390-2016
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Title: Poetic dwelling--the Design error of fire protection design in the living are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new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 are in full swing. That makes the old residential district bring out new vitality. However, in some project practices, the fire control question still more or less exists, brings the latent threat to people's happy stable lif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ire safety problems that often appear in the renovation design of the old residential quarters from the aspects of fire passageway, fire distance, and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measures, so as to help the renovation design of the old residential quarters, to the general reader can also play th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fire safety knowledge, enhances the fire safety consciousness the goal.
Key words: Old community transform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fire protection design
窗体底端
作者信息:
李龙,男,1972.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注册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