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2期   作者:杨丽
[导读] 随着土木工程规模增长,在一些重要的基础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的应用

        杨丽
        身份证号232103198207105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随着土木工程规模增长,在一些重要的基础结构中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的应用,只有使其达到较高的结构强度、抗裂性能、承载力等指标要求,才能有效促进土建施工质量提升。在土建施工中,需从多方面控制混凝土质量,既要有效控制其外部约束力,还要通过严格控制配置、搅拌、浇筑及养护等环节,约束其内部应力的变化优化,并提高其抗裂及抗拉性能,最大限度预防裂缝等病害发生。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施工技术 研究
引言
        在对土木工程进行施工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有着非常广泛的欢迎度,当然,广泛的使用离不开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一些类似于提高建筑质量等等的优点。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裂缝情况的出现。所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对带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有着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分析
        通常来说,混凝土结构的体积很大,这是其显著特征,在进行施工时,如果不能够及时将水热化带来的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结构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过大,在较大温度应力下以至于产生裂缝,土建施工人员需对此引起重视。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避免多次进行浇筑,尽可能的一次浇筑成功,能够有效防止施工缝隙的产生。想要做好这项工作,施工人员需要从材料配合比和工程结构这两个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浇筑的质量。在施工结束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维护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维护人员应当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将其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二、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一)裂缝问题
        开裂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原因很多:一方面,这是由于加热水泥水引起的。在实施建设项目之前,必须将水泥和水整合在一起,以促进建设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质量结构的横截面相对较厚,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并且当水泥和水混合时会产生一些热量。但是,由于表面系数不大,因此影响水泥的散热空间,进一步蓄热,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进一步上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可能变大,并且可能会出现裂纹。另一方面,收缩的是混凝土的功能。大量的混凝土结构需要20%的水分来固化水泥,其余的水分蒸发掉。如果水泥的实际蒸发量超过了原来的标准,那么蒸发的水泥的蒸气量就会更高。当超过收缩值时,混凝土将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间隙。第三个方面是强大的凝聚力。在土木工程结构中,它通常是笨重的整料,并使用了更多的混凝土。在这种情况下,块具有更高的黏结到混凝土的能力。在某些建筑结构中,基础不仅会导致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外部黏结,而且温度效应还会同时导致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黏结。此外,保持力也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温度效应是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因。
        (二)施工技术因素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会对施工建筑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或者是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技术规范来进行施工操作,尤其是对于温度控制不到位,对于添加剂的应用也不够合理,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施工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守相关规范和要求,不盲目进行操作,根据实际工况选择最优方案,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三)外界温度变化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浇筑温度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如果温度急剧下降,则混凝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温差将突然增加,并且混凝土的各种特性将劣化。

当外部空气温度变化时,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会不同,并会产生混凝土压力。因此,可以看出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之差越大,温度压力越高。这表明所涉及的技术人员需要适当控制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差并降低温度压力。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大部分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差以及湿度所引起的,所以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对于混凝土的配比要格外的注意,温度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热化,而水热化的来源主要是因为水泥,所以想要降低水热化就要尽可能的选择水热化比较低的水泥材料,科学的进行混凝土配比。
        (二)提升对浇筑施工的重视力度
        在第一方面,在大量混凝土结构的具体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必须与工程规范相结合,以限制实际的施工工作。一线建筑工人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和素质教育。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确保质量,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工艺和规范。在浇筑大量混凝土之前,应先确认多余的水分,并且内壁要足够湿润以防止堵塞。分层浇筑技术可用于浇筑和混凝土施工中。最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技术人员会进行严格地检查,检查大多数钢筋是预制的。这使得建筑技术可以促进高浇筑和混凝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三)有效控制外部约束力和温度应力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多用于土木工程基础,会受到地基的约束力作用,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或者位移时,会严重破坏其质量,并严重威胁土建工程安全。为此通常会设计滑动层来加以预防,滑动层的主要结构类型有:砂垫层或者沥青毡层,可使混凝土结构不与地基直接相接,进而起到控制地基约束力的作用,有效避免地基沉降裂缝的发生,这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应多加关注。同时,对于温度应力主要是通过蓄水、覆盖等方式加以控制,其原理在于借助于物理降温的方式,加快内部热量散失,将其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也就有效限制了温度应力,进一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四)混凝土结构验收与保养
        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单位必须管理场地的状况。维护的主要目的是允许混凝土结构提供良好的结构性能,并控制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或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例如,夏季混凝土应适当浇水和保湿,并且混凝土部件不应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在冬季施工中,需要一种隔热方法来提高混凝土零件的外部温度,以减少由于外部温度引起的开裂。而且,中国对大量的混凝土质量有着严格地要求,大量接纳混凝土,尤其是外部尺寸和内部质量。施工完成后,每个工程人员都可以使用相关设备和自己的经验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如果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这种不良质量,则必须随时间拧紧钢筋,此外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检查完成尺寸检查。
结束语
        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强管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确保作业人员知识水平达标,做好施工中混凝土配置、浇筑等方面管理工作,定期考察专业人员技术水平,保证其能够在具体工作中合理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通过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性,有助于推动整个土木建设行业发展与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与实用性要求不断提高,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现代建筑必须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杰,张银芳.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7):40+44.
[2]赵潘登,曾小健,王鹤群,贺仲景.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5):97-98.
[3]冉茂禄.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10-11.
[4]赵大勇.论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211.
[5]陈靖,王振义.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9(07):19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