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下建筑防烟排烟消防检查要点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2期   作者:陈皓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共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陈皓
        湘潭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公共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并且建筑结构逐渐向复杂化和高层化趋势发展。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也为消防安全问题带来巨大冲击。现如今,因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不合理引发的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具体体现在,公共建筑中人流量过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产生大量浓烟,从而模糊被困人员视线,加上人员拥挤,会造成被困人员呼吸困难,严重甚至会窒息身亡。与此同时,由于浓烟无法排出,救援人员的营救活动也无法顺利展开,容易错过最佳营救时间,从而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可见,在公共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排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设计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地下建筑;防烟排烟;消防检查要点
        引言
        建筑消防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施工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消防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消防工程防排烟系统受建筑结构结构制约导致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如果参与工程设计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隐患,影响到建筑的消防安全性能。对此,本文结合建筑消防工程防排烟工程的设计施工的实际需求,提出了防排烟系统设计原则,分析了当前阶段设计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为我国建筑消防工程领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思路。
        1机械排烟系统设计需求
        机械排烟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火灾报警系统产生联动作用,并且联动控制需要完全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在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控制方式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现场需要设计为手动启动方式。第二,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第三,消防系统控制室需要设计为手动启动方式。第四,机械排烟系统中烟阀启动后,风机和补风机应自动启动。防烟分区内任意一点与最近的自然排烟窗(口)水平距离控制在30m之内。建筑工程房间中的机械排烟系统需要结合防烟区科学设置,走道的排烟系统需要竖向设置。在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可以选用离心风机或高温消防排烟轴流风机,同时需要在入口位置设置排烟防火阀,保证防火阀在气温超过280℃能够迅速关闭。在计算排烟风机全压过程中,需要以最不利换管道作为标准,并且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
        2建筑消防工程防排烟设计原则
        2.1防烟系统设计原则
        防烟系统设计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和设备加压送风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其核心功能在于有效防止火灾发生时有毒烟气进入楼梯间、室内和安全疏散通道内。防烟系统设备需要布置在前厅、楼梯间、防火通道、火灾避难间等重要位置,一旦发生火灾后,防烟系统必须要有效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序撤离。在具体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结构特点和窗体布置情况来选择自然通风或机械加压送风设计方案。在空间开放,窗体较多,能与外界充分形成对流的开放性区域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利用快速的空气流通不断减少烟雾;在空间狭小密闭,且难以与外界形成良好通风的区域必须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设备的输出压力和送风量需要根据建筑结构、密闭性和周边环境特点进行精确计算,并需要预先做实验并完成系统调试,保障加压送风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确保火灾发生时防烟区域处于正压力状态,进而有效防止其他区域的烟气进入防烟区。
        2.2排烟系统的设计原则
        建筑物的排烟系统一般采用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两种设计方式,其主要功能在于将建筑内房建、走廊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氧气排出室外。排烟系统设备主要布置长度较长的走廊、面积较大的房间和地下车库,停车场等场所。

排烟设施分为自然通风排烟设施和机械强制排烟设施,自然排烟主要利用建筑窗体进行排烟,适用于窗户较多的宽敞区域。机械排烟设备要根据排烟局的特点和排烟井的位置选择设计方案进行布置,可采用竖向排烟或水平排烟方式。在建筑排烟系统设计中,排烟井的位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要使排烟管道安装连接尽可能便捷,使排烟路基顺畅,如果排烟井位置选取不当,很容易造成烟气流速下降,甚至造成堵塞,严重影响排烟系统的使用性能。此外,要注意排烟出风口和正压入风口的距离间隔,防止出现烟气短路。对于屋顶的排烟设施要注意防水防潮,做好密封绝缘设计。
        3地下建筑防烟排烟设施消防安全检查要点
        在地下建筑中,防烟、排烟系统是关系到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成功与否的重要消防设施,建设过程必须要认真设计、细致安装,使系统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并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进行细致、规范的消防安全检查,以保证其性能状态完好有效。
        3.1系统设置检查
        在进行检查时,应对照建筑的消防验收意见书和消防设计文件,掌握地下建筑的防烟排烟设施设置情况,现场核对、查看防烟排烟设施的设计类型、设置部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特别是地下建筑的补风系统,一定要核对其设计选型是否合理,设置的位置能否起到作用。
        3.2自然排烟窗(口)检查
        自然排烟窗(口)应设为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可以通过自动、手动、温控释放等方式开启。自然排烟窗(口)的开启形式应有利于火灾烟气的排出,并有方便开启的装置,其开窗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电动排烟窗的自动和手动开启,以及电动复位操作应灵活可靠,相应的动作信号在消防控制主机上反馈正确。
        3.3风机和控制柜检查
        现场查看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的铭牌是否清晰完整,其风量、风压等功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风机控制柜的仪表盘显示应正常,指示灯标记明确,开关及控制按钮动作灵活可靠,手自动控制切换功能正常。在消防控制室远程手动启、停风机,运行及反馈信号应正常;任一常闭排烟阀或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均应能联动启动;全部风机在消防控制柜是否设有手动启动按钮;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均应采用消防电源,并在最末一级配电箱上能进行主备电源自动切换;风机的配电线路连接正确且符合相应的防火性能要求。
        3.4加压送风口、排烟阀、排烟防火阀检查
        加压送风口、排烟阀、排烟防火阀应安装牢固,关闭时应严密,其型号规格、截面尺寸、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向、数量应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电动、手动动作装置及温度释放装置的开启与复位功能灵活可靠,动作状态信号在消防联动主机的反馈应正确。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公共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并且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为防排烟系统设计增加了难度,为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使其在发生火灾隐患时能够第一时间排出浓烟,需要强化防排烟系统设计方式。因此,本文以某高校学生综合楼为例,对自然排烟系统设计和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进行分别阐述,希望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为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GB51251—2017,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S].
        [2]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3]张吉光,史自强,崔红社.高层建筑和地下建筑通风与防排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