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叶飞
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起重设备分公司,335000,江西省鹰潭市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建筑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建筑行业也是一项高危行业,依赖着诸多大型机械设备,一旦使用、管理不善,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安全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成为当前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维护
引言:由于建筑工程中大型机械设备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比较大,如何控制以及减少大型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应通过建设设备的管理机构,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只有保证其机械设备的整体使用情况良好,才能有效避免安全问题,全面加快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1.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是现代化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将施工人员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工人高空施工坠落的风险。总体来说,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极大地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益。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种类繁杂多样,各厂家产出的机械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设备操作工序复杂,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受当前施工技术人员不足、流动性大等因素的影响,因设备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近年来,四川资阳、河南郑州、山东菏泽、上海沪东、新疆乌苏等多地都发生了塔吊设备坍塌事故,严重危及现场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得到更加安全、合理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机械设备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建立机械设备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制度体系创新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确保安全管理的根本。针对当前建筑工程领域关于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欠缺和不完善的状况,应着重深入优化、健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制度体系创新。一是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建立统一的使用管理流程。施工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状况,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建设施工设备在各道工序中的使用状况进行全过程严格管控。二是严格确定机械设备使用人和负责人,建立安全责任制,并且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施工企业必须切实建立各机械设备专人使用、专人负责的管理制度,将与设备有关的专业维修、保养纳入具体的施工规划,明确技术人员的使用职责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三是严格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施工企业必须设立专门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监督小组,以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做到及时、全方位的监管,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机械设备安全和利用率最大化。
2.2切实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进应用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操作技能,而操作者的失误往往会直接酿成安全事故。因此,切实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全面推进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创新就变得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机械设备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参差不齐的问题,要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一是要加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技术人员的培养。在多数情况下,一些大型机械设备的运作需要操作技术人员和指挥者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一方面要针对具体的机械设备开展专业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培训,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和提高指挥者的预判及指挥决策能力,使其更好地辅助操作技术人员完成施工任务,有效规避安全事故。
二是要全面发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领头”作用,不断创新现代化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1],尤其是关于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核心参数、保养周期、保养技术等,进一步明确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要求,切实保障设备的使用实效。三是加强机械设备操作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从思想观念上注重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的提高。科学预防,胜过有效弥补,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和处理,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2.3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化调配,加强档案管理创新
要合理化调配机械设备,一是设备管理人员要全面、深刻地了解设备工况及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和施工环境的实际特点正确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基于工程总量及工期进度确立合理的设备型号与参数;二是严格依据调配方案对所调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其机械性能完善、可靠性强,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三是制定调配方案和应急预案,充分考虑施工环境可能对机械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前预判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设备运转问题及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应急措施。要确保机械设备安全、高效使用,还应当做好统一记录、归档等档案管理工作。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分类和编号,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的运行及使用状况进行完整的、动态性的追踪,确保所有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都有详细的台账记录;另一方面,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械设备的调配与建档也要与时俱进,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来有效推进机械设备档案的管理创新。
2.4总包以及分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第一,总包单位的责任。在工程中,要重视特殊工种的准入关,不断提高特殊工种证件的审核力度以及信息管理工作水平,将其设备的阻力单位现场管理人员也纳入总包单位的教育培训体系中[2],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项目部要不断加强对现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严抓设备阻力单位,同时定期检查其真实性;第二,分包单位的责任。分包单位需要根据国家的规范、行业标准,结合总包单位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合格产品,同时还需要做好设备进场前的检查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在设备安装之前必须做好技术交底和整个安装过程的监控,在完成设备安装之后,需要根据安全技术的标准和应用说明书来进行自检、调试以及试运行等,同时必须及时地保养和检修设备。
2.5提高设备安装和拆卸过程的监管控制
首先,对于安装单位来说,需要拟定出安装和拆卸的施工方案以及应急救援的预案,需要安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审批,之后经过项目部门审核后及时上报企业和监理单位进行审批,只有达标后才可以安装和拆卸。其次,项目的技术部门必须对建筑起重机的垂直度和基础沉降等进行及时的监测,同时做到登记在册。再次,塔式起重机附着的过程中,项目部的设备部门和技术部门要及时监督,保证其满足规定要求。最后,建筑起重机完成安装后,安装单位需要根据安全技术标准和使用说明书来自检、调试以及运行,自检完成后经过相关部门检验,并由项目部门组织租赁和安装,达到标准后才可以使用[3]。
结论:
简而言之,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建筑施工事故也屡见不鲜。机械设备管理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基石,设备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本文指出了当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维护重要性,并从制度体系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和档案管理创新几个层面,提出了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维护的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30.
[42]李利永.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交通世界,2019(22):160-161+165.
[3]陶广强.如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核心探寻[J].智能城市,2020,5(18):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