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茹
西安鸿博混凝土有限公司 西安市高陵区 710016
预拌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出厂、运输、浇筑成型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客观条件及人为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都会造成混凝土退料。对于混凝土企业来说,退料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如何合理处理退料是技术性问题。合理利用退料,可以降低报废料的产生,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使用退料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影响工程质量,否则得不偿失。从工地退回的混凝土首先要查看混凝土拌合物状态,时间,然后根据拌合物状态和工程实际需要确定调整方案。调整退料的方法要切实可行,保障工程质量,切不可不顾工程部位,强行调整使用,影响工程质量的退料要坚决做报废处理,切勿冒险使用。实际工作当中,技术人员害怕报废料,又或者害怕领导认为自己技术水平低,在这种心理作用和压力下冒险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最终出现质量事故,损失更大。混凝土技术人员不应由此顾虑,根据试验经验及情况做到有判断有保障,该降等级降等级该报废就报废。
根据实践情况,将自己日工作中处理剩退料的办法做以下分享,欢迎大家共同讨论,同时,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因漏检造成的混凝土退料
混凝土拌合物出站前未经检验或检验不严、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运到工地的混凝土工作性能明显不符合施工要求,造成施工方拒收、退回。该混凝土拌合物退回搅拌站后,应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1)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过大或离析,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高一个等级砂浆,快速搅拌不少于180s,确保搅拌均匀,经检查无干料块,且混凝土坍落度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方可出站。如果调整后混凝土坍落度小于施工设计要求,应加入适量外加剂和水调整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坍落度,方可出站。
(2)混凝土坍落度过小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过小,应适当增加水和外加剂,并确保原水胶比不变的原则调整,并快速搅拌不低于180S,直到混凝土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为止。方可出厂。
二、因施工原因造成的混凝土退料
对因运输、泵送、浇筑等原因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不满足施工要求退回的混凝土处理时,回厂过磅过磅,质检员根据罐车司机提供的过磅单及该罐车的皮重计算剩余方量,然后根据同标号或降低标号使用,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1)同标号使用
延误时间在2h以内,使用应保证水泥用量比原配合比提高10~20kg/m3,外加剂提高0.1%~0.3%的水泥浆或砂浆进行调整,或直接降低一个强度等级。
延误时间在2~4h,处理后应保证水泥用量比原配合比提高20~40kg/m3,外加剂提高0.4%~0.6%水泥浆或者砂浆进行调整。或直接降低两个强度等级,注意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尽量使用与罐车内所用外加剂同品种外加剂进行调整,防止混凝土因不同品种的外加剂混用导致混凝土或凝结时间过长,造成质量事故。
(2)降低标号使用
对于降低混凝土等级使用,必须以降低等级后的混凝土与原等级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完全相同为基础,且仅适用于C40及C40以下的混凝土的处理。在 (1)的基础上,再降低一个强度等级进行处理。
(2)延误时间超过4h,应报废或用作非承重低等级混凝土使用。
若日平均温度为5~20℃范围内,可按(1)的情况增加0.5h处置。若日平均温度小于5℃时,可按(1)的情况增加1h处置。
三、混凝土现场二次调整措施及注意事项
(1)当混凝土运送到工地时,立即发现混凝土坍落度达不到施工要求,若坍落度低于设计要求30~50mm,可按运输单上的方量,每方添加0.5kg泵送剂。如所运方量为10m3,即可加0.5×10=5kg。若用10kg塑料桶装泵送剂,满桶约为11kg,可约计加入1/2桶,然后用水管边加水边观察,罐体快速旋转3分钟,爬罐检测混凝土拌合物是否合适,若符合要求,即可使用。
(2)当混凝土送到工地等待超过规要求时间时才开始用料,首先观察混凝土状态,若状态满足施工要求,则无需调整,若坍落度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根据运货单上提供的混凝土方量,然后按每方先加1kg计算加入外加剂,同时要加少量的水,在调整的过程中就应该要求罐车司机开始快速转灌,再调整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灌内混凝土状态,切勿盲目大意。当使用了部分混凝土后发现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无法满足泵送施工要求,此时,应该对罐车内的混凝土方量进行判断,而估计不准方量时,宁可少估,也坚决不可多估。应该先少加外加和水,必须做到边调整边罐车,如果达不到要求,可再加进行调整,调整后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不可盲目一次性加入过多或超量的外加剂,若一次加入外加剂量太多,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过大,最终使混凝土离析、缓凝甚至不凝结。
(3)夏季由于气温较高、运距较远、压车时间较长等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可通过现场添加同型号的外加剂或减水剂,但添加与原先已加的总和掺量不能超过外加剂最大掺量的20%。应逐渐添加,先少加,掺入后,搅拌运输车必须快速转动2min左右,测定坍落度符合要求。运到现场的混凝土不能立即卸料,应快速转动运输车2min后卸料,以确保坍落度和质量。对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应废弃,不能再使用。混凝土浇筑前停滞的时间越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严重,强度损失越严重,所以应该控制混凝土运输及卸料时间,同时,混凝土需方和供方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4)因等待或者运输时间过长的混凝土,在未浇筑前发现能浇筑的混凝土有结块现象,坚决不予再做调整,联系相关人员对该车混凝土进行快速的及时作报废处理,防止混凝土凝罐。
结束语:混凝土技术人员处理废料的原则首先要考虑混凝土使用到非重要工程部位,其次考虑降低强度等级使用。退料剩料回厂后处理时应优先进行调整处理,选择发往运输距离近,非结构非承重部位,非泵送施工速度快的工地,并且保证退料混凝土在施工结束时未达到初凝时间。条件允许的话可随车安排技术人员去现场,以免在运输途中及浇筑过程中再次出现状况,此外,处理退料时,应确保所用的原材料品种与退回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品种必须相同,尤其是水泥、煤灰、矿粉外加剂等主要材料。同时,在处理退料时,混凝土企业技术人员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技术底线,不应不顾实际情况,强行调整。对于将退回低标号的混凝土要调整成高标号混凝土要慎之又慎,未经领导同意,严禁私自调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质量损失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