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闻冬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株洲市 412001
摘要:当前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建筑呈现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的态势。而随着建筑数量的增加,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言
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广泛的今天,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项基础施工技术,通常是以桩顶、承桩的承台组合构建的工程,具有较强的竖向承载力,可以在增加建筑物抵抗外界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将建筑物竖向荷载转移至周边地面,避免建筑物出现坍塌、倾斜,保证建筑物稳定性。根据地质环境的差异,建筑所适用的桩基础也具有一定差异。基于此,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选择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桩基础应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结构中,桩身部分处于地下,也是建筑应用地面主体部分和地下地基分直接接触的重要组成内容,这种方式的桩基,主要为低承台桩基。在一些建筑桩基础中,桩基主要处于地下,还有一部分桩基超过了地面,这种桩基便为高承台桩基,对于这种桩基而言,在实际应用时,可使其地面部分的主体建筑和地基部分的连接更加紧密,这主要由于桩身同时存在地下和地面的部分。高承台的桩基方式在如今的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可全面提高地面建筑的稳定性,使其建筑具有一定的抗震和抗干扰能力。在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桩基施工是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基础,可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对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2.1挖孔桩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挖孔桩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其挖孔桩具体的应用需要,从而合理地开展挖孔工作,这种施工技术的特点主要是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建设需要,同时在多种优势之下可具有较为良好的承压性能。因此在应用该技术前,需对施工部分的软土进行合理的清理,使其施工环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根据其设计中的数据和要求,合理确定其孔位,通常情况下采用十字交叉法对其相关的位置进行固定,保证其孔位的准确性。对孔位进行确定之后,还需要应用开挖线的位置做好相应的施工,挖控的深度通常情况下为1 m 左右,为使其稳定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必须采用混凝土对其井圈合理浇筑,需对井圈的深度和高度引起足够的重视。
2.2 合理采用振动沉桩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振动沉桩技术,主要是利用电动机设备形成振动作用,产生较高的垂直力,在 5 吨到 10 吨左右,对地基结构形成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地基土层密实度有所提升。一般情况下,设备振动的时间很长,处理效果也非常好,所以,在地基方面的作用效果很明显。要求技术人员在施工工作中,先在桩顶部分设置振动器设备,形成一定的振动力,在桩体本身重力还有振动作用的配合下,可以使得桩体下沉到地基土层之内,使得土壤受到振动作用的作用出现收缩现象和位移现象,达到沉桩的施工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振动沉桩技术的工作中,打桩环节中必须要严格控制锤击距离,持续性开展锤击工作,保证可以将桩体设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此类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设备非常简单,体积量很小,打桩施工的效果较为良好,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
2.3 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采用相应的压桩设备的重力以及桩架的自重对桩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将桩压入土壤中的施工技术称为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这种压桩技术不仅操作容易、流程简单,操作时还不会对外界周围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所需混凝土和钢筋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它在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上都更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静力压桩过程中土层结构发生了改变,土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其次在进行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连续进行,一旦中途出现施工中断现象就会对施工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在建筑中,静力压桩施工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4预制桩施工
预制桩就是在工厂或者是施工现场制作的不同材料、形式的桩,然后再通过相应的沉桩设备将其打入、压入或振入到土中。就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来看,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最为常用。因为混凝土预制桩的承载力很强,施工速度很快,且具有坚固耐久性能,所以此类的预制桩在建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也会为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钢桩主要有钢管型和 H 型两种类型,此类基础桩多应用在特殊领域的基础桩施工中。在预制桩的预制过程中,应根据打桩要求的实际顺序来决定桩尖方向,浇筑时应该先浇筑桩顶,后浇筑桩尖,做到依次浇筑。预制桩的沉桩技术有很多种,但是在具体的预制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沉桩技术有震动沉桩技术、静力沉桩技术和锤击沉桩技术。
2.5合理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
一般情况下,灌注桩结构可以分为沉管类型、人工挖孔类型与钻孔类型几种,按照土建工程的施工特点,为确保施工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使用钻孔类型的技术方式,应该按照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要点,有效执行相关的工作任务。首先,在工作中应该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例如:为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喷射灌注措施,增强稳定性和效果。其次,在钻孔灌注施工工作中,应采用机械设备开展打孔工作,清除其中的杂质部分和淤泥部分,做好钢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保证工作效果。在使用钻孔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桩基础之间的距离,预防出现塌孔的问题,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最后,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创建规范化的工作机制与模式,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密度和强度,协调各种工作之间的关系,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在工作中应该按照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技术方案,确保整体钻孔灌注桩的建设水平。要求在制定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明确桩位放线工作要求、埋设护筒工作要求、机械设备定位与冲击成孔的要求,之后清除孔内的杂质和淤泥,制作和设置钢筋笼,下导管以后二次清孔,测量沉渣,灌注混凝土,成桩,经过一系列的施工处理,可确保工程的施工建设效果。
2.6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
沉管灌注桩施工主要是通过锤击方式增强土基的密实度进而增加土壤的承重量。与其他灌注桩施工方法相比,沉管灌注桩操作原理和流程都较为简单,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桩身受到锤击极易出现断裂现象,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为了降低操作过程的危险性,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该在施工操作中严守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操作流程。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具有竖直荷载集中、对倾斜较为敏感、极易产生巨大倾覆力矩等特点,对基础承载力、差异沉降、稳定性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建筑地质环境特点,综合考虑竖向承载力、水平向承载力、整体性、刚度等因素,结合实际施工经验,选择恰当的桩基形式,以便所选桩基形式符合既定地质条件下建筑上部结构稳定性要求,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陆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11~12.
[2] 刘国柱.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业,2020(1):114+116.
[3] 周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