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3期   作者:杨兴富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施工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杨兴富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施工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在公路施工建设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问题。这种质量问题的出现会对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得路面缝隙处不断下沉。不仅会对人们行车的舒适程度和安全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时会直接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需要在建设过程中着重关注公路路面建设问题,有效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施工建设;沥青混凝土;控制措施
         混凝土作为公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技术控制和质量管控等工作,保证路面粗糙度、厚度、压实度及平整度等符合施工要求。而为了确保技术控制和质量管控等工作的高效开展,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
1.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点,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符合施工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科学合理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做好矿料配比工作。同时,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要根据施工要求,对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有效地设计;②设计过程中,对于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所要经历的三个环节均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就是对目标配合比做到充分的明确;其次,需要对生产配合比验证环节进行有效地管理;③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的负责人员要将施工技术、施工目标及材料配合比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集中管控,保证施工效率和质量。
1.2拌和阶段的重点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在拌和时,需要着重对原材料的选择、拌和时间及拌和温度等加以注意。具体来讲,在原材料选择时,技术人员要通过抽样检查、实验室检验等方式确定粗细料的质量,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并按照施工规范确定集料、沥青及矿料的比例。而在拌合过程中,沥青材料的加热应该引起技术人员的特别注意,当前沥青材料加热方式以导热油加热为主。一般来讲,加热温度需要控制在145℃~165℃之间,沥青混凝土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的温度要保持在145℃以上,对于温度超过195℃的沥青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废弃处理,严禁投入施工。除此之外,技术人员在拌合过程中要对时间进行准确地控制,确保混合料可以均匀拌和,如果出现花白料、结块状等粗料分离情况时,要立即进行调整,充分保证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1.3运输过程中的难点
         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是保证路面施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进行公路施工时,务必保证混合料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运输过程中要做到全程控制和管理,避免出现材料离析的情况;②运输过程如果不能保证材料本身温度,就会对材料的应用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时出现材料废弃的情况。因此,要对运输中的材料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4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
         就目前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来看,最主要的难点问题当属材料的摊铺工作。摊铺对路面下层的要求较高,如果路面下层存在杂物或者污染物质,就会导致材料无法有效结合,对路面的密实性和平整性造成影响。一般而言,公路施工路线都比较长,本身公路下层就会存在诸多的杂物和污染物质,这样的施工环境必然会加大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的工作量。另外,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摊铺难度。


2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的优化策略
2.1加强沥青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
         如何控制和提高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是一直困扰公路施工企业的难点问题,鉴于沥青混凝土质量会直接影响公路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加强公路施工材料采购工作和管理工作,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相关的采购人员可以货比三家,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同时,需要做好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工作,为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②材料管理人员在材料入库前,要针对材料质检报告、生产日期等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质量要求方可入库。材料入库后,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材料受潮的情况;③沥青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对拌和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控制沥青添加量,确保混凝土稳定性得到有效地提高。
2.2合理控制混凝土摊铺工作
         混凝土摊铺准备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①摊铺工作前,要先做好机械和设备的协调工作,并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沥青混合料搅拌过程中,应重视机械自动化运作,针对搅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②鉴于公路施工下层的物质容易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人员要对路面下层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出现污染物质及时处理;③在摊铺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混合料堆积的情况,技术人员要对摊铺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已经到场的沥青混凝土材料要及时摊铺;④摊铺过程中的技术工艺也是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特点灵活选用摊铺技术,对于要求较高的施工路段,可以采用多台摊铺机同步施工的方法进行。并对施工流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方便及时补救。
2.3加强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管理
         在沥青混凝土材料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要控制运输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施工现场。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沥青混凝土材料离析的情况。当运输时间超出半小时或者外界气温低于10℃以下时,运输人员要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材料温度符合施工要求。一般来说,为了控制沥青混凝土温度,都会选择在车身加盖篷布让温度处于145℃以上。当运输至施工现场后,技术人员要迅速对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及质量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作废弃处理。
2.4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了有效减少公路施工在后期出现的裂缝问题,要在施工过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混凝土质量可以从多方面开展,比如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混凝土浇筑方法等。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选择进行严格把控,根据不同的公路建设要求,选择优质原材料,提升后期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其次,在分配混凝土比例的时候要严谨。从分配比例来说,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关键在于水和水泥的比例,正常来说要大概控制在0.6,超出这个比例时其坚固程度会导致防水防渗能力显著下降,水灰比越大,防水防渗性能越差。在保证分配比例的同时要搅拌足够的时间,不能出现离析的现象,按照石子、水泥、砂子先后顺序,使材料混合均匀后加水搅拌90s以上,并且控制水的比例,特别是雨季,控制含水率非常关键。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提升,需要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通过科学的措施和手段对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管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同时利用水对混凝土进行有效清洗,将混凝土骨料部分暴露在空气中,提高施工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沥青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选择,积极地进行人为干预。合理地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重难点,能够积极的促进公路路面的稳定性,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行车体验。
参考文献:
[1]沈非.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9).
[2]刘飞飞.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20):2345.
[3]刘柱.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497(12):131.
[4]陈超.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简析[J].丝路视野,2019,000(001):P.153-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