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峰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水利局 山东省 253100
摘要:根据山东省河流、堤防、大中型水库、重要防洪设施和灾区分布情况,防汛抗旱形式各有特点。仓库物资设备比较齐全,其他物资相对较少,鲁北地区抗旱救灾物资多于防汛物资。因此,原省级物资储备库规模不足。考虑到现有的规模分布和实施的可能性,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改扩建,并在部分地区新建场地。有利于物资及时调运,为防汛抗旱工作争取时间。
关键词:新形势;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措施
1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建设
应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全省应健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统一归口管理,在现有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各级应建全本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切实把各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体系统起来,发挥好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作用;二是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队伍建设是单位高质量建设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推动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有担当、会管理、懂专业的干部管理队伍,培训一批会操作、会指导、多面手的人才技术队伍,全面提升物资储备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
2提升物资储备效能
2.1要加大物资储备数量
省级物资储备要达到1个亿或超过1个亿的规模,每年预算500~1000万元的更新补充资金,市、县级物资储备可根据本地实际,参照上一级物资储备比例,适量增加本地防汛抗旱物资储备数量,达到“宁可千日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
2.2要优化物资储备结构
根据地形、气候、防洪工程等因素,各级除参照水利部《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外,也可结合本区域的防汛任务,合理优化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结构,完善物资储备品种。一是县级要完善最基础的物资储备,县级物资储备以应对局部支线河流防汛为主;二是市级物资储备以应对本区域的干线河流防洪和重点防洪工程为主;三是省级库物资储备主要应对全省重点水利工程和全省重大局部洪涝灾害,以大型救援设备、专业技术性强的设备和一些新技术的救援物资为主。
2.3要发挥社会资源的补充作用
各级应积极寻求“政府储备是根本,社会储备是补充”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途径,在足额储备的基础上,要了解掌握本地防汛抗旱物资生产厂家的信息和产能,重大灾情时能够及时生产或利用库存进行保障,研究解决相关合作问题的办法,调动社会资源利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政府与社会相关资源对接、共同承担起水旱灾害防御的社会责任。
3打造新形势下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的相关建议
3.1明确事权
根据各自防汛抗旱工作职责,对全省各级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用,明确划分省、市、县三级所承担的责任,形成合力,进一步夯实全省各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基础。
3.2完善体系
制定出台加强全省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全省各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会同编制和财政等部门,对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单位的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3.3提升能力
立足抢险救灾的实际需要和现代仓库物流的技术手段,着力在储备定额的科学化、存储条件的标准化、管理调运智能化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山东省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水平。
3.4要细化应急调运预案
制定应急调运预案的操作性要强,每个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预案既要考虑本级仓库调运环节,还应考虑发生重大灾害时社会资源的征用和上级物资增援的环节,特别是运输物资的车辆保障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确保发生重大灾情时,所有防汛抗旱物资能够快速保障到灾害现场。
3.5要加强与物流公司的联络
要与当地物流公司建立广泛的联系,同时保持多家物流公司的联络,必要时与物流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确保车辆保障的可靠性。
3.6提高仓库装运能力
完善的装运功能是提高快速调运的主要因素,现有仓库要在完善储备条件的基础上增加物资装运设备。
3.7要加强物资储备工作研究
要认真研究每年水旱灾害的特点,发生险情应对的方法,处置险情所需的物资,可思考针对灾害所需的物资制作成单元化、模块化的储备模式,减少物资装卸时间,能在最少的时间内将防汛抗旱物资快速调运到救灾现场。
3.8推进防汛抗旱物资信息化建设
要推进全省各级物资储备仓库数据库建设,建立涵盖省、市、县各级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
3.9完善应急机制
抗洪抢险行动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被装保障工作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为确保救灾行动的时效性,要求各级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大量被装物资的筹措、运输、装卸、搬运、接收等工作。为此,被装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抗洪抢险应急预案,做到预有准备;要实时掌握被装的库存、需求品种、筹措运输以及保障对象数量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健全军地一体的抗洪救灾被装保障机制,确保抗洪抢险被装保障渠道畅通。此外,汛情瞬息万变,抗洪抢险任务部队随时可能转移阵地,被装保障方案也要及时作出调整,这使得抗洪抢险被装保障工作协调更为复杂,相关部门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任务形势。
3.10完善共建共赢的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保障体系
明确规定,每年从本市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应急物资储备基金的积累。应急物资的收储资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保障,要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使用政策和资金,科学确定各级政府应急物资储备比例,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3.11建立完善可行的应急物资储备政策法规体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急法》,研究制定《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条例》,对管理制度、储备数量、周转周期、资金保障、统计报表等作出明确规定,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物资装备储备、监测预警和调度预案,扩大预案覆盖面,做好储备物资计划演练和宣传,增强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尽快研究制定青岛市应急物资装备清单,并根据应急保障工作需要及时更新修订。
3.12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联动体系
理顺公安、消防、医疗、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供气等部门关系,建立市级部门应急物资运输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应急资源整合,确保各部门储备的各类应急物资能够快速有序地参与救援,提高应急物资的使用效率。建议青岛市牵头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建立跨区域一体化应急物资联动机制,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确保一个地区发生灾害时,应急物资能够从相邻地区调出,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
结论
根据水利工程和防洪抢险的特点,合理规划和布局省级物资储备库建设,对抗洪抢险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流域水系和区域特点,按照“着眼全局、点对面”的原则,规划布局未来物资储备库,实现全省防汛抗旱抢险物资保障全覆盖。
参考文献:
[1]屈伟.防汛抗旱物资仓库现状及建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6):14-15.
[2]胡学翔.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湖南水利水电,2015(1):41-42.
[3]于鑫也.关于新形势下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定额的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10):170-171.
[4]赵欧文.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33):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