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3期   作者:巩鲁义
[导读] 目前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城市地上可利用的空间不多

         巩鲁义
         东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省 271500
         
         摘要:目前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城市地上可利用的空间不多,以及城市形象的要求,各类管线向地下空间转移是必然的趋势。广阔的新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是新型城市重要基础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城市防灾减震抗灾的综合管理素质,在有效促进新型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和稳定促进城市经济运行中可以发挥重要引导作用。本文针对当下我国发展城市管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今后行业发展的总体道路和对策方法。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建设困境;对策
         引言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建设不仅仅只关注地上部分,如各类高楼大厦、各类绿化景观等,还应关注地下管道的建设,以避免部分城市表面上光鲜亮丽,但遇到大雨或暴雨天出现内涝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现阶段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不足,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则对这类问题的改善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也为城市更长远发展。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必要性
         为了充分满足不同发展历史阶段特征下对我国城市整体功能的基本要求以及日益密集的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有益要求,人们必须在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城市道路、通讯、能源、供水和其他城市基础配套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密集的大型市政线路必须不断扩大和汰旧翻新。所有大型建筑道路需要大型开挖机器沿着一定的建筑道路开挖宽度,进行反复分段施工开挖,没有明确计划的分段施工导致施工部门的巨大施工压力,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当今城市车辆的机动性以及各种建筑引起的土地紧张状况的突然变化,导致传统的市政埋地管道受到基于自然沉降的外力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以主要由天然气管道组成的活动中高压管道为代表的管道方法。尽管避免了由于压力而造成的损坏,但是如果遇到强烈的自然灾害,例如季节性的高温/低温天气或地震,市政管道将坍塌,并且紧急维修的希望很小。使用广泛的城市管道走廊,可以根据脆弱性和防护等级来运行各种市政管廊固定钢筋混凝土保护,并且可以根据一定的扩展和建筑空间独立运行不同的管道。在各种环境变化中,即使在高温,强冷,地震等自然灾害也不会破坏城市功能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土建和对土壤的破坏而造成的地面干扰,并可以迅速地修复和改善城市发展。
         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
         2.1缺乏相关机制保障
         对传统的管线管理,不同的管线有不同的机构进行管理,彼此之间分工明确,因此,也不存在互相管理的干扰或干涉问题。而对于综合管廊而言,面对各个管理部门没有联系的现状,首先就会出现由于缺乏了解而导致的各类工作纰漏问题;其次,在管理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交叉管理和重复管理的现状,这就为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增加了难度;最后,由于地下管廊机制不健全,除了给管理增加难度外,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也就无法得到及时有力的解决,而对于部分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落实等也有影响。
         2.2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
         对技术实践中的标准化机制缺乏限制,执行力低下,只能帮助大城市建设地下管廊,因此法律有待完善。由于市政过程管理工作的管理范围比较广,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我国城市化的建设。如果由于管道爆炸而使综合地下管廊的实际建设项目造成工人生命的威胁,则必须对个人进行责任追究,并且具体责任机制没有得到改善,从而导致了地下管廊的建设无法适应人们当前的建筑需求并产生更多的利益冲突。


         2.3地下综合管廊规划不合理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规划的问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是一个简短的项目,就长远看,更是一个惠及民生的项目,也就是说,城市管廊的长远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很高的,因此,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中,要注重长远性的特点。其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具有一次性,这就要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到城市的现存管廊建设所需解决的问题,还要将目光放长远,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状况。而这就要求了设计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城市规划水平,对于城市发展学、社会学等都有所了解,才能进行更为合理和科学的规划。
         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有效对策
         3.1完善地下综合管廊保障机制
         其次,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而言,还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中,可设立专门的部门、制定专门的机制,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方和施工方联系到一起。由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量大,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且不同的管线有不同的管理方式,要将其整合,避免重复,安排专业的部门和专门的人员对此进行沟通是十分有必要的。且对于各个管线部门而言,清晰和明确的制度,能够有效避免部门之间因资金而产生的推诿、扯皮的现象,而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可以保障其科学有效施工,在施工过程避免浪费,对施工时间、经济的成本把控上,也起到了一定的制衡作用。最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制的建设上,要明确各机制的职责明细,最好是细化到人,对于人员需要遵守的各项条例也需要有严格和统一的标准,避免双标。此外,对于机制本身,也要制定相关的监督体系,尤其是面临这种巨大的工程,难免有极个别人员动歪心思,监督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保护机制反腐倡廉建设,更有利于机制长效运行。
         3.2为建设引进资本
         除了地方政府统一的建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外,城市地下管廊的开工建设还可能需要政府引入更多社会上的资本,来为建设工程提供更多资金上的支持。当流程涉及到项目流程计划和项目后续系统维护时,相关技术部门通常会为项目设计流程计划公开招标并进行优化流程设计。关于企业资本面的增长,可以首先进行通过政府直接补贴的初步项目建设,然后以与运营商三方合资的运营形式开始进行前期维护和后续运营。加大实用技术和专业行政事务管理培训力度,使行政管廊的各种综合使用功能和经久耐用性完全得到统一。在此过程中,投资得以回收并获得相关收益。政府还可以使用这些资金来建设其他广泛的管廊。运营期结束后,政府必须重新获得城市地下管廊的所有权。此外,有许多方法可以为相关部门和项目筹集资金,但前提是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合理开展多方合作,例如政府监督。
         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往的地下管廊工程中,由于工期和成本等影响,施工队伍往往会忽视了施工过程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伴随着我国对于绿色工程要求的提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施工作业中的最基本要求,开发一体化、智能化的绿色施工方案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另一方面,城市基础建设对于绿色施工要求的提高也使得城市地下管廊的绿色施工要求成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综合管道走廊是一种城市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进入成本,较长的运营时间和较高的风险。但是,它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象征,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起着明显的作用。目前,我国管道走廊的大规模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管廊建设综合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难会被逐渐攻克。
         参考文献
         [1]孙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J].低碳世界,2018(12):162-163.
         [2]严东,向尧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11):209-210
         [3]杨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防水施工技术[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9: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