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月,姚凌涵,陈潇昂,廖健雄,郭炳岑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公厕长久以来在人们观念中总是与污秽、肮脏挂钩,而人们来对其避而不谈的态度导致公厕的发展、研究与建设一直相对滞后。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文明的高度集中,但城市公厕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在光鲜亮丽的城市背后臭气熏天的城市公厕屡见不鲜。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时人民对物质层面的需求开始向精神层面转移。公厕作为与人民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也开始登上了各大会议、论坛,人们开始讨论公厕问题,研究公厕设计方法。
关键词:成都;独立式;公厕;改造
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随着近年来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城市范围迅速扩大,人们在城市中出行距离和时长也不断增加,导致对城市公厕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成都是国内热门的出行目的地之一,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导致城市公厕的需求更为巨大,不仅要满足本地市民的日常使用,还需满足城市中大量游客的使用。
一、成都市北部城市独立公厕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走访、数据总结,发现了当前成都市北部城市独立公厕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将问题总结如下:
1.男女厕位比例的问题
男女厕位比例问题,是城市独立公厕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城市独立公厕的通病。调研中均没有出满足国家规定的1.5:1标准的城市独立公厕。
2.建筑平面布置的问题
城市独立公厕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总结来说主要是两个方面:平面功能缺失;平面功能布置不合理。
平面功能缺失:部分老旧或改建的城市独立公厕中,因为早期设计或成本控制原因,常出现某一平面功能缺失的问题,例如管理用房缺失、储藏间缺失、无障碍卫生间缺失等,造成公厕功能不全,无法满足使用者需求。
平面设计不合理:例如,有的城市独立公厕将洗手台集中布置在男厕或女厕门口,导致男女如厕流线的交叉,影响使用者的私密性;有的城市独立公厕平面设计时未考虑视线关系,导致门厅中的人们视线可以直达使用空间,影响使用者隐私。
3.无障碍设计的问题
部分老旧城市独立公厕以及部分改建城市独立公厕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
在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城市独立公厕中,还存在无障碍设施缺失、虚假无障碍设计等问题,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中的要求。
4.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问题
对城市独立公厕外立面设计的忽视,是目前城市独立公厕所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一方面人们对于城市独立公厕的设计更多是从解决使用功能出发,忽视外立面设计;另一方面,城市独立公厕作为城市中数量巨大的小型公共建筑,为了节约设计成本,往往会采用同一套建筑外立面设计。
另外部分公厕的外立面造型与功能存在矛盾,为了满足外立面造型,导致内部使用功能受到影响。例如建筑外立面上采用了大面积落地窗,影响室内空间的私密性。
5.后期管理运营方面的问题
运营方面,调研的城市独立公厕的问题是:不具备商业可持续性,几乎没有商业创收,基本依靠政府维持运营,随着未来城市独立公厕进一步增建,政府部门在城市独立公厕的日常维护和建设中会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
管理方面,目前成都市城市独立公厕重心都放在前期的建设上,忽略了后期管理。硬件设施被人为损坏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成都市城市独立公厕改建设计策略研究
1平面设计
1.1 平面功能
城市独立公厕的平面功能,按照其平面层次的划分进行归纳与梳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前置部分、使用部分、其他部分,见图1。
图1 城市独立式公厕平面功能梳理
1.2 前置部分设计
前置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外部引导区(包含室外休息等候区,外部景观区);二,内部门厅区(包含室内休息等候区,以及可能布置的洗手台、擦手烘干区)。
外部引导在设计中需解决引导人群进入城市独立公厕与将城市独立公厕与城市隔离以保证公厕私密性这一对矛盾。
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前置部分可退让城市道路2-3米,保证公厕与城市的隔离,适当布置的景观小品不仅可以隔断视线而且可以引导使用者进入。
内部门厅是室内其他部分围绕的中心,大部分公厕会把洗手台、擦手烘干区布置在此;还会布置休息等候区。
1)集中式
将洗手台集中一字排开进行布置。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空间利用率高,洁具的使用率高;缺点在于影响男女厕所的私密性。
2)分散式
通常将洗手台分别布置在男女厕外。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强男女厕的私密性;缺点在于空间利用率不高。
1)门厅布置
在门厅面积足够的情况下,直接将休息等候区以座椅的形式布置在门厅中。这种布置方式的好处在于布置简单,造价成本低,室内流线简短;缺点在于会造成门厅过于拥挤,流线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
2)独立布置
在门厅旁独立设置休息厅,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完全避免休息等候人群对门厅的影响,提高公厕的品质;缺点在于拉长了室内流线,造价成本也相应提高。
1.3 使用部分设计
使用部分是城市独立公厕的平面核心。对于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需考虑:平面视线设计;隔间平面设计;走道设计。
(1)平面视线设计
平面视线设计,是为了避免出现门厅视线直达厕所内部的洁具上,保障厕所内部的私密性。
为了避免平面出现视线直达洁具的情况,在平面设计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大男女厕所的入口距离,避免流线上的重合;
2)在平面设计时,考虑平面上的视线遮挡关系,充分利用墙体对视线进行遮挡。
3)可在男女厕入口部分布置洗手台,避免入口正对厕位,若不设置洗手台,可在入口处设置墙体进行视线遮挡,布置方式如图5-5所示。
(2)隔间平面设计
隔间是构成厕所平面的基本单位,常见的隔间有紧凑型隔间和宽松型隔间两种。
紧凑型隔间,仅能够满足人们如厕需求,不提供其他的功能。优点在于:适用范围广;空间利用率高;建造成品低。缺点在于:内部空间狭窄,容易造成使用者心理压抑。
宽松型隔间,不仅能满足人们如厕的需求,还可增设其他功能,例如增设行李存放处。宽松型隔间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功能方便使用者;相对宽敞的空间能够提高厕所品质。缺点在于:空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后期建设成本较高。
3)走道设计
走道在平面设计时需考虑走道宽度问题,目前国家对于走道宽度设计没有强制要求,在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城市独立公厕中会出现拥挤的现象。
总结:
目前我成都市仍然存在大量老旧城市独立公厕,对于老旧城市独立公厕设计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缺乏,以及技术、人们对公厕需求不断更新,导致一些陈旧的城市独立公厕设计理论已不再适用。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成都市老旧城市独立公厕进行改建设计实践,来探索更适用于当下的城市独立公厕设计思路,对以后成都市老旧城市独立公厕的改建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江天晓. "厕所革命"的推动者——看光大置业如何将脏乱差的旅游公厕改造成生态环保型卫生间[J]. 城市开发(物业管理), 2017, 501(01):61-63.
[2]许春丽. 探讨北京西站地区公厕改造设计[J]. 山西建筑, 2017(07):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