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友耀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大多是大型项目,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工序较为复杂,工期也相对较长,在施工现场常常会有各种突发情况影响到项目工期和质量。若无法科学合理地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文章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同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引言
建筑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环节众多,技术要求比较高,大幅度增加了管理难度。近几年,人们将目光聚焦建筑质量,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并加强建筑施工管理,以此保障施工质量。建筑项目质量达标,不仅能让企业收获更大的效益,还能显著提升企业口碑,企业具有良好形象,势必会让企业接到更多工程,从而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1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从经济性的层面而言,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各工作环节中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环节,优化这一环节的管理工作,能够显著降低施工中的资源浪费、提升建设效率,从而达到管理和控制工程成本的作用。从安全性的层面而言,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提升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事故,从而营造出更加稳定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全面提升百姓生活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从环保性的层面而言,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对施工时间进行科学安排,从而有效降低施工过程对现场周围居民产生的噪音污染。同时,良好的现场管理还能够确保施工所产生的粉尘、废渣、废水等污染物质能够得到科学、合理地处理,从而有效降低土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大量能源资源被消费
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先进设备和现代材料投入到建设当中,对于资源的消耗也随着工程量的增大而逐渐加剧,尤其是土地资源、木材资源、水资源、水泥沙石等资源,项目数量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的功能和质量要求也不但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资源和能源需要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现代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和钢材结构,在施工中就需要用到水泥沙石、木材和钢材,同时还需要用到电力能源和水资源,尤其在混凝土生产和混凝土浇筑后的维护和降尘当中,水资源消耗量极大。而很多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率较低。
2.2现场施工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多个工种的交叉作业,如主体结构施工与设备安装施工常处于交叉作业状态,倘若缺乏对施工现场工序衔接、作业人员的合理协调,极易引发碰撞等问题,对已完工部分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部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能,难以实现对不同施工环节、工艺流程、技术方法的全面掌握,缺乏责任意识与管理能力,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推卸责任,难以及时查明施工质量问题,由此进一步影响施工效率与工程建设质量。
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改进对策
3.1不断完善施工阶段环保管控能力
现阶段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理念的推行正持续推进,但目前所显示的现状中较为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对环境保护管理的有效监督,在整体环境保护的机制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尤其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涉及领域、范围较广,施工时间较长,在施工前必须要结合规划设计方案制定科学化的管理策略、施工组织方案和应急预案,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要不断进行环保管理监督体系的完善,同时也要不断进行监督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
3.2健全施工现场管理机制
若建筑企业缺少健全的规章制度,则会出现管理混乱等情况,由于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施工过程过于复杂,因此建筑企业要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首先,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建筑工程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项目管理制度,严格依据工程建设要求创设施工现场管理机制,针对施工管理要求、施工质量标准进行详细规划,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的职能权限与管理标准,保障严格基于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指导具体施工,并落实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完善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应推动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基于“三检”制度实现对分部、分项隐蔽工程的验收,推动岗位责任制的全面落实,由施工管理人员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巡查巡检工作,针对施工现场质量问题或违规作业行为采取相应惩处措施,保障水、电、模板等工种均安排人员值班,并完善现场协调管理、现场会议、工期管理、临时用水用电管理等制度的建设,利用硬性制度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执行提供参考与保障。最后,还应完善施工现场精细化监督检验机制的建设,针对施工现场材料、设备、工艺流程与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落实全面管控,防止出现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施工人员随意调整工序、浪费施工材料等问题,并依托部门联动机制的建设实现对施工现场细节的精益管控,更好地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要制定奖惩制度,对贡献度高、工作积极的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有利于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评价,确定其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有利于将项目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施工过程中,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能了解相关的质量标准,提高建筑的质量。
3.3注重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建筑材料质量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注重施工材料的管理。首先,由于建筑物材料标准和要求不同,因此在对材料进行挑选时,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物的要求与特点,与设计人员沟通和交流,掌握和明确设计图纸的标准,进而保证材料与建筑物要求相符。其次,在购买材料时,采购人员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目前,建筑市场中有很多材料供应商,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在采购施工材料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监督材料采购人员,以防出现为谋取私利而采购劣质低廉的施工材料的情况,以免给后续施工带来安全隐患。最后,部分施工材料对存储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混凝土若保存不科学、不恰当,会影响材料的质量。因此,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材料的特点,严格管理材料的存储环境,通过分类摆放和定期抽查施工材料质量的手段,保证施工质量。例如,对于金属性材料,在存储时需要注重防锈工作,根据规格的不同分类存放;对于化学性材料,在保存时需要注重防火防潮工作,部分材料还需要密封保存,避免出现氧化问题,进而有效提升材料管理质量和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具有降低建设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性、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突出意义,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经济性、科学性、规范性的现场管理原则,通过建立健全现场管理理念及制度、强化现场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升一线施工人员素质、重视环境保护等方法,全面提升现场管理能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78.
[2]荀娴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8):77.
[3]贺嘉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13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