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哈尔滨市恒大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50000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主要是通过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来实现的,其中暖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分项工程。从用户的使用角度来看,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质量和效果。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后,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性能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所以,在当下的暖通项目施工中,若想满足用户的需求,需要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水平。在暖通项目的施工中,必须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管控,科学管控施工技术要点,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暖通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为施工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用户提供适应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成本控制
1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
所谓地源热泵指的是利用水与地能进行冷热交换的冷热源,在冬季将热能取出来供暖;夏季再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或土壤中,这时地能充当冷源。室外地源换热系统、热泵主机、室内末端系统组成了地源热泵系统,由于低温循环冷热系统只能与温度比较稳定的土壤进行换热,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在夏季运行COP5.0以上,冬季则在COP3.5左右。对于别的系统而言,地源热泵的耗能非常少,且系统均为封闭式管理,只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因此对环境的损害较小,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1.2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节能设计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变频调速节能技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暖通空调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暖通空调的整体效能,减少暖通空调能源的消耗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电机、水泵等机械设备消耗的能源占建筑工程项目总耗能的20%,而变频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动机工作电源频率,可以改变电机转速,如在压力偏高时,可降低电机的运行速度,使其在恒压的同时节约电能,有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引进变频调速技术,根据空调运行的实际需求,合理控制设备的运行频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1.3蓄冷技术
空调蓄冷的工作原理是当电网的负荷较低电价优惠时,进行冷能存储,而当负荷高、电价高以及夏季制冷需求大时释放存储的冷能,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一原理也被称为“削峰填谷”。(1)潜热蓄能:将物质发生相变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储存起来的技术,如冰蓄冷,其是典型的潜热蓄能技术,利用潜热蓄能的原理将冷量以冰的形式储存。(2)显热蓄能:将物质发生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能储存起来的技术,如水蓄冷,其是典型的显热蓄能技术,利用显热蓄能将冷量/热量储存起来。
1.4能源技术的应用
第一,风能的运用。在使用暖通空调时,一般分为室内供暖和制冷这两个部分,供冷的需求可以通过自然风来满足。以制冷原理来说,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暖通空调便可借助自然风能及室内的协调来达到室内制冷的需求。这是一个室温互调的过程,主要利用夜间通风蓄冷和新风供冷两种技术实现。而暖通空调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室内空气的摄取不利用非可再生资源,也不会消耗过多的电能,既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还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空调制冷带来的环境污染。第二,地下水的运用。地下水的保温效果极其的明显,它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始终地保持热量平衡。因此暖通空调技术可以利用地下水资源,如果将其作为供暖的能源来源,通过集暖设备将地下热源传送到地面上来。集暖设备通过气泵将地下水的温度收集了起来,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能源的转化,转化过程中需充分地考虑到地下水的水质。将地下水作为热能来源可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
1.5规范智能化技术应用
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要进一步提升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效果,满足室内环境控制需要,还应加大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目前,采用智能化的自控技术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改造,不仅能实现空调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测,而且能通过相应的监测数据,实现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情况的有效调整,有效地提升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此外,仿真模拟技术对于空调设计质量具有重大影响,在空调节能设计中,可通过方针模拟技术对空调能源消耗情况、污染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以此来调节空调运行的相关参数,提升空调系统运作性能,保证空调节能效果。
2暖通空调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2.1科学估算造价
首先,在暖通工程的决策环节,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管理方案,对比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设计方案,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方案。其次,利用计算机技术,绘制出动态化的工程造价图,为领导和技术管理层提供直观的暖通工程造价图。最后,在暖通工程决策阶段,还需要科学地估算造价,计算出投资限额,在初步设计中实现暖通造价成本的控制。
2.2优化设计方案
在整个暖通项目施工之前,设计人员需要和采购人员做好沟通,对材料市场做好调查,了解市场上的造价行情,在掌握最新市场动态的基础上,了解施工材料。在确定好施工材料后,依据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实现造价成本的控制。另外,在暖通工程的预算工作中,设计人员与预算人员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制定好备用方案,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避免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2.3强化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施工阶段,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把控施工阶段各项目的变更情况,如若遇到承包商不履行施工合同规定义务的情况下,可按照规定索赔,以防造价失控。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提升中标率,会在招投标阶段压低报价,中标后再借助工程变更事件,让建设方增加项目投资,为了预防这一情况,在工程设计合同上,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则,对变更设计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如有违规需扣赊一定的费用,如若必须变更,需各部门协调好,准备好相关文件,确保造价产生的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借助严格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来强化对施工进度、质量的管控,加大施工监管力度,明确各项目分工、进展情况,展开全面化、精细化造价管理,审查项目进度及造价产生情况,防止投资失控。
2.4推行限额设计,实施节奖超罚制度
限额设计是一种依照经审批的设计任务书、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经批准后,再基于初步设计展开施工图设计,将总控制额分解到各专业的设计模式。在暖通工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基于技术性、经济性、施工效果等因素,对系统设计展开合理评估,尽量消除控制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降低设计变更事件的发生率,将资金控制理念贯彻于暖通工程全生命周期中。推行限额设计后,应落实节奖超罚制度,鼓励设计部门全面推行这一设计模式,强化与各技术部门的交流合作,认真研究设计方案中的技术性、经济性因素,在保障施工安全、效率的基础上,以设计方案来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暖通安装工程本就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人们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对于暖通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暖通安装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提升施工效率,管控好施工技术要点,同时做到减少成本的浪费,实现造价成本的控制,争取最大化地为用户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乐中雨.建筑暖通施工技术中的要点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105-106.
[2]徐维广.浅析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8(7):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