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3期   作者: 高宏星
[导读] 近年来,行业涌现了许多新型的技术和材料,

         高宏星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近年来,行业涌现了许多新型的技术和材料,使工程发展更加迅速。在工程施工中,基础施工是核心内容,对施工的质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企业要给予工程基础施工足够的重视。基坑降水是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促进基础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使之具备完善的施工条件,确保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引言
         深基坑建设是整体施工建设的初始步骤,也是关键步骤。良好的深基坑承压水降水施工不仅可以改善整个的基础承压降水属性,同时可有效增加整个城市建设的安全性。在城市的地下建设中,通过增加系统的多样化构建,除了可以较大程度在改善原有施工技术基础上,还可以较大程度地增加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率。
         1概述
         目前,城市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各种高层越来越多。为了可以更进一步对城市空间进行高效利用,各种地下停车场越来越多,对工程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基坑降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深基坑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中,出现了很多地下水涌出的问题,造成坑壁坍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有必要提高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保持基坑的干态。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认为采用回注井、回灌沟或止水帷幕等措施可以减少地表沉降总量和不均匀性。合理的降水方法与设计理论方法,加上正确的管理,都是降水成败的关键。同时合理的考虑经济问题、安全问题及环境地质问题,保证工程圆满成功。
         2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2.1抽水降水试验
         抽水降水试验是用来验证整个景观数量的多少以及其景观建设的深度对于降水效果的排泄能力。抽降水结合根据本项目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双重加固特点,围护桩桩长为12-14m,既要在基坑内部布置减压脱水,也要使泄放井滤底埋深不超过防水帷幕底部的深度。当地下土层开挖至-6.000m高程时,由于地下土层形成的不确定性,出现渗水、流砂现象,我们立即停止开挖,在池坑东、西与南侧开始开槽布置轻型井点降水管线进行坑内输干减压降水。采用¢48×3.5的钢管制作成真空吸附强降水管,管长6m,降水幅度。同时,应注意满足基坑底部防渗稳定和抗浪涌稳定性的要求。
         2.2设置回灌井
         在基坑降水施工中,由于地下管线分布不均匀,漏斗形降水曲线的存在,基坑周围的环境会受到基坑降水的影响,也会威胁基坑的安全稳定。因此,为了尽量减少降水对基坑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建立完善的补给系统,从而有效地保证地下水水位。在补给系统中的灌溉井点可以将水倒入基坑底部的土层中,从而形成有效的水幕,并进一步减少降水范围。这样可以减缓地下水的流失速度,对地下水位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回灌井点布置应注意:①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回灌水箱和闸阀。回注井点布置与抽油井点布置有一些共同点。当泵井点内的水全部流入干管时,如果有剩余水,这部分水会自动从沟管中流出,因此回注井点处的过滤管长度略大于泵井点的过滤管长度。如果井壁和井管之间存在缝隙,可以利用粗砂填充处理。②在回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沉淀物以及锈蚀,而这些物质难以溶解,因此在注水管中会积累得越来越多。为了将注水管中这些无法溶解的物质排出,在注水时要适当增加压力。
         2.3加强监测
         在基坑边坡及地铁区间隧道内,按设计要求合理布设自动化监测点,随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发生的位移变化及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变形情况,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施工过程监管。回填土和压载土应堆放在基坑附近,不影响基坑的安全。当坑底土体抬升或地铁隧道上浮时,应立即用就近堆放的土袋进行回压回填。根据监测反馈数据控制回填袋的数量,防止超压,保证基坑边坡和地铁结构的安全。


         2.4分层、分块、对称开挖措施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采用时空扩散效应的理论基础,分层设计、低断面、分区三原则。基坑开挖应按层、块、对称和限时进行,达到平衡开挖和施工支护。分层开挖深度为1 m -2 m,块开挖宽度为6 m。土方开挖时,应首先拉取中间沟槽,预留两侧约6 m的土体,以减少基坑支护结构的暴露时间,控制基坑变形。两侧施加预应力,开挖速度快。严格控制填挖施工,控制开挖量,不得擅自超挖,现场开挖至最后一层土体时采用人工开挖,减少土体扰动,每块土体开挖完成后,及时浇筑混凝土底板并按设计堆载施压。
         2.5地下水控制技术
         基坑开挖引起基坑内外水头差,地下水在土体中产生渗流,为避免周边土体在降水过程中产生沉降,同时也防止引起基坑突涌等渗流破坏,对基坑往往需采取相应的地下水控制措施。本工程是一项复杂的降水工程。基坑降水主要是通过管井降水,辅以敞开的排水沟。井点平均间距13-15m。①降水要求。根据坑内承压水观测井的实际水位,按要求进行降压,保证坑底不发生突水、涌砂现象;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减少不均匀沉降,确保周边环境和设施的安全。② 减压和降水措施。根据地下连续墙不完全隔开承压含水层的工程特点,承压含水层下的长度足够大,以及对基坑降水的一级周围环境的严格要求,“基坑降水减压”方案是:采用。考虑基坑施工降水的安全储备等不可预见的因素,按30%的比例在基坑内设置减压降水备用井。。③降水井深度。疏干井进入坑底以下不小于6m,但不得超过封底层顶面;小里程端一侧采用地下连续墙隔断;大里程端一侧封底层为③5-1淤泥夹砂层,备用降压井过滤器设置在封底层底面以下,但不得超过连续墙底面。
         2.6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建设是地块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工程的重要建设基础。在该项目建设中,地库东侧及北侧均为施工现场办公用房,为二层楼活动板房。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止水帷幕墙局渗水较重,以至出现流沙现象,致使东侧活动房年地面开裂,在此需要根据墙体状态进行及时更正,保证地下结构的稳定。
         2.7基坑支护井点降水
         基坑开挖前,基坑内的降水井用于预排水、排水底坑,保证水位在开挖面以下排水1m以下。同时,承压井降水采用按需降水的原则。根据开挖面高程,逐步降低承压水水头,尽量减少承压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降水施工过程中,在基坑周围设置水位观测孔,随时观察基坑外水位的变化,避免结构沉降、裂缝。大量地下水从坑内抽出,造成坍塌、管道沉降、断裂。
         结语
         基坑施工占据了整个工程的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对施工管理工作和施工方案有很高的要求,严格按照工程规范施工,控制好工程管理和施工的各个细节,至关重要。为了做好深基坑井点降水工作,需要我们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好现场检测监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避免盲目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相关预防措施的管理,针对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施工方案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做好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证降水稳定安全和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国.降水技术在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监理,2016(12):78-82.
         [2]张健儿,吕艳斌,姚伟华,杨世圣,张健,刘冬双,胡敏亮.深基坑承压水降水控制施工技术[J].技术,2016,47(09):791-794.
         [3]张忠树.超高层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16):109-110.
         [4]王中.地铁车站基坑降水开挖地表沉降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