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宽
安庆市同建房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省安庆市 246003
摘要:施工现场作为建筑业主要的生产场所,安全风险极高,要确保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消除风险和隐患,就必须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了主要问题的成因和根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对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成效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内容复杂、工期紧张的特点,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多元化的影响和制约因素,任何一个因素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都将直接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成效,都将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建设实践中,必须全方位理清施工现场管理的内涵以及重要性,依托于科学全面的现场管理机制以及现场管理方法等,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提升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全面推动建筑工程的持续快速发展。
1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问题
1.1施工现场管理制度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十分的重要,若是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会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当前一些建筑企业比较缺乏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这使得不能形成规范的施工作业标准,影响施工人员作业的规范性,容易产生质量隐患,对施工缺乏严格的制度控制,会使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1.2材料、机械管理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所需的各项材料、机械种类都非常多,所以在整个建筑过程中需要对机械与材料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不同类型的材料混合,导致材料性能受到影响。另外,还要对各项材料做好保护措施,防止由于受潮等情况致使材料报废,无法再投入到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工具性能的材料由于存在乱扔乱放的现象,容易导致材料损坏,增加施工维修成本。
1.3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目前来看,建筑企业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低这一问题,他们仅仅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管理工作的需求。因此,建筑企业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学习,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并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各个施工环节能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还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识别能力,进而工程质量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1.4安全管理标准化程度低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差异较大,不同施工单位之间,相同施工单位不同项目部之间的现场安全管理都会大相径庭,究其原因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没有执行统一的标准。虽然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规范比较完备,但受地域、管理要求和具体管理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现场没有达到按标准规范施工的要求,对一些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还没有形成标准化,还停留在粗放管理阶段。
2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2.1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强化各部门的沟通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实践中,完善系统的施工组织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只有科学全面的构建施工组织方案,不断细化施工组织方案的内容等,才能够更好的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施工组织方案中,要体现不同工种的入场顺序,要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来优化不同工序的开始阶段。同时,在施工组织方案中,还应该不断细化对有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的科学管控。比如加大对施工材料的管理,从施工材料的采购着手,积极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优选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同时做好施工材料的入场管理,全方位加大材料的审验以及把关等,最大程度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性能。
2.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保障制度,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总的来说,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容易受到图纸变更及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提升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健全现场的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国家的各项规定执行,建立不同阶段的目标,对主体工程做好落实,加强监督工作的开展,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及时制止,对企业内部的结构组织进行全面优化和调整,并建立考核制度,确保该制度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从宏观角度考虑,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监管工作,通过相关政策对施工企业进行约束。
2.3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工作,首先应当提高相关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包括建筑企业的领导人,建筑工程项目经理以及各个施工班组的管理人员,都应当认识到在建筑工程中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要求这些人员以身作则,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效性,保证施工工期能够按期完成并实现整个施工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要求建筑管理部门从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出发,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制度和管理体系,明确所有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工作任务,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量化并细分,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部门和施工班组中。对此,应当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思想观念转变,明确施工管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价值,让相关人员认识到在建筑工程中进行严格管理、规范施工的内容和流程以及安全施工等内容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和配合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当中,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工作效率。
2.4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为了解决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材料管理不当问题,建筑企业要安排相应的专门人员来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企业要严格把控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采购,要全面考量建筑材料的各方面性能,从中选择最优的产品,同时,需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确保购买的建筑材料和实际的施工需求相符合。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审核施工材料的相应证书,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做好检测,从而保证建筑施工所用材料合格。企业要任用高素质材料管理人员,防止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对建筑材料保存和出入库时,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样能更合理、规范地安排材料,有利于建筑材料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对施工材料的使用情况,需要定期进行检查,进一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性能等符合施工的要求,同时也能起到防止不合理使用、偷工减料等现象。
2.5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不断提升人们的技术素养
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科学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积极组织人员进行技术论证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全面创新应用新型的施工技术。同时,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优化人们的技术素养,引导他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科学作业。
2.6做好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
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查期限,必须经过有资质的专业检查机构的检测,不合格的机械设备不得重复使用,检测机构应当以检验合格的施工机器为安全证书,负责发放和检查结果,合理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是监督和管理工程机械使用情况的重要制度。在使用施工机械设备之前,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出租单位、安装单位等所有相关单位共同进行验收。施工前准备的主要的技术资料包括了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专家论证等,材料进场主要是试验检验钢材、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机械设备进场则需要按照调试计划对大型施工设备和生产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建筑生产的机械设备在施工时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结语
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现场管理十分重要,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明确施工现场的管理要点,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提高材料质量,做好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提升房建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和项目相符合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进而为建筑施工企业获取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毛龙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7(36):105.
[2]李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2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