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璐
天津市筑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各地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对建筑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装配式建筑作为作业的后起之秀,因其自身的优点,受到了追捧。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其设计要点既要贴合实际,又要符合环保理念。体现了当下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趋势。基于此,本文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问题
引言
当前,在建筑工程中,稳定性能、安全性能是其核心,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使用需求的关键因素,而在展开建筑设计工作之时,须适应现代化建筑的发展,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目的。在开展建筑工程设计工作期间,需涉及众多的内容,对于施工方案、组织、技术的设计有着较高程度的要求,因此,只有规范设计方案,提升设计技术水平,对设计流程、环节作出规范,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集成化、节约化、装配化,才能保障建筑工程在日后的使用效率与质量。
1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1平面与立面设计要点
平面和立面设计是装配式建筑前期设计的重要内容。应以建筑构件装配的具体情况深入探究套型模块需求和相关尺寸,由此确定建筑空间的内部布局。最关键的是确定管井和承重墙的位置,实现内部空间功能区的合理划分。
1.2施工图纸设计要点
对于建筑工程的后续作业施工而言,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是其基础保证,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施工图纸的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内部装饰、材料设施、结构形式,可为施工作业带来更加有力的参照依据,将设计参数的形式进行展现。质量管控、施工工艺与工序操作会直接受到施工作业图纸设计好坏的影响,在开展设计工作期间,须将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要求作为依据,充分重视防漏、防火、隔声等内容,并且将此工作做好,对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提供有力保障,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水平。
1.3构件设计
构件设计也是整个装配式设计中较为重要的设计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有关设计师需对预制构件进行设计。在进行预制构件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遵循实际情况,以方便运输为设计的重要前提,尽量避免选用不适宜运输的材料装置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也不要生产出重量与体积太过夸张的构件,这类构件会导致运输困难,最后可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预制构件作为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仍然需要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引起重视。为此,有关生产人员在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来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在实际的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工人施工技术的把控,争取做到建筑材料质量及工人施工技术的双过关,顺利完成所有的预制构件生产。
2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2.1运输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基本上都是预制构件,即预先在工厂完成制作、无需现场配装的构件,这些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风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使构件发生损坏、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而且构件运输量很大,如果在装车前没有选择专门运输的设备,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损坏,使预制构件无法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无法完成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需要,进而影响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的进度目标。此外,预制构件的吊装非常重要,若出现吊装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就会引起梁、柱倾倒等现象,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质量。
2.2节点连接设计问题
节点设计能够增强构件和装配式建筑的适配性。重点是双皮墙的连接设计,关键环节涉及确定混凝土区域的结构,依据不同层次的设计需要,做好外墙和内墙之间的受力分析,选择合适的受力形式,整个过程要符合设计规范。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需要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不同类型的作业方式中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保证整体优势,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在环形筋连接设计前期,要做好浇筑工作,该环节花费的费用低,周期短,在后续设计和实施环节可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梁柱节点使用现浇混凝土连接,钢筋混合框架是梁的主要结构框架。这种设计不仅方便节点间的连接,还提升了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使用钢梁作为水平构件的材料,在降低自重的同时实现大跨度。
2.3平面不规则问题
装配式建筑设计须将使用者的相关需求作为依据,从而展开相应的设计工作,通过平面尺寸的角度对不同的建筑需求平面尺寸进行观察,为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工厂须生产更加适宜的模具,这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资金成本费用,无疑造成了负担,并且也会造成使用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在设计装配式建筑期间,需要同传统建筑的特征相结合,可将现场浇筑的方式加以运用,从而提升整体水平。
3装配式建筑的提升策略
3.1预制构件的防水设计
建筑在建成使用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太阳照射、雨雪侵蚀、生活用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威胁建筑质量,因此在施工时应确保所使用的混凝土不仅具备较强的防水性,还应当具有稳定、耐久性。装配式建筑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多的部位是预制楼板和外墙,这就说明与两者相邻构件的有效连接是整个建筑进行防水的重点工作。本工程所采用的预制三明治外墙板进行防水设计时为封闭型的类型,通过三道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水密封。三明治外墙板第一道内侧防护以灌注砂浆的方式进行全面封堵;第二道防护是减压空间,并通过防水橡胶条对表面进行有效的压紧处理;最外侧的防护则是通过高弹力聚氨酯耐候密封胶及泡沫棒进行密封,从而实现有效的防水保护。
3.2促进装配式设计标准化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实现方面,要确保预制构件生产的准确性、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后期拼装、吊装的可靠性。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便捷、工期较短、节能减排等优势,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但是前期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且在设计时要注重提高装配式建筑的使用价值,给建筑施工提供可靠安装指导。从设计标准化角度出发,要做好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标准化设计,使建筑整体有效结合。标准化设计还要遵循少规格和多组合的原则,减少构件的种类和数量,确保预制构件安装的高效性。为满足标准化设计的要求,必须重点分析建筑工程施工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条件,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方案,才能避免因设计问题而影响后期施工。
3.3加强专业人员的施工技术
相较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装配式的施工建筑设计是将全部建筑环节分解成能单独生产的预制部件,分别进行生产,生产完毕后再运送回指定地点进行施工。这会使整个施工生产的步骤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加专业化,也更注重生产效率。生产预制部件所采用的机械设备,并不会随着施工团队而进行迁移,在预制部件生产的方式中,变成了专业生产某一种预制部件的专用机械设备,这使各施工团队很可能会专注于某一种预制部件的生产,能加快预制部件生产的熟练程度,也能提高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与施工方式的改进不可避免,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发展还未见成熟,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现阶段装配式建筑设计的短板进行纠正与改进,是技术研究人员应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邵丹.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6):80-81.
[2]刘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59.
[3]孙佳音.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22-23+26.
[4]栗晗.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居舍,2019(09):94-95.
[5]张媛媛.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居业,2019(0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