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静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引滦尔王庄分公司 天津 301802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建设建筑工程量越来越多,建设建筑类型也逐渐多样,不同的工程施工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当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工种的各项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各工种进行分工合作协调,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施工进度的完善。但就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而言,除了建设工人的辛勤的付出以外,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检测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混凝土是当代建筑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常用和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之一。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在整个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对于工程后期完工建筑物整体的质量以及坚固度,都有着直接性或重要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其结构的设计在整个项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结构的特殊性,在生产、施工以及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性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材料配比不合理、温度差异以及混凝土自缩性等问题,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工程单位缺少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会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行业发展中,土木工程建筑部门应该提高对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认识,按照明确性的施工依据,通过施工方案的调整以及施工技术的完善等,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稳定性,从而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的要点
①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时,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是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混凝土配合比如果出现问题,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影响和隐患。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要求进行考虑,对水泥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时,搅拌之前需要严格计算,保证混凝土中各项比例符合工程的要求的标准。混合比对混凝土的配置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不能够存在任何错误,所以相关技术人员要对配置工作做好必要的管控。除此之外,投放和搅拌材料的时间、顺序等应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避免由于施工人员因素造成重大的损失。②运输过程的要点。在实际运输作业的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环境会造成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变质情况,满足不了工程的要求,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需要对混凝土运输的时间以及路线等进行设置,保证运输路线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在混凝土实际运输的过程中,运输时间和路程出现偏差,很容易造成混凝土自身质量出现变化,在到达施工现场之后难以符合施工的要求。基于此,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运输的安全性,并不断提高运输的效率,应当提前对运输工作进行相应的规划,使其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2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运输和混合
在很多情况下,混凝土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就在于混凝土的运输和混合。将各种材料混合时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在准备阶段,要认真统计所用到材料的量,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第二,在混合阶段,对搅拌有严格的要求,要遵循搅拌的先后和温度上的规定来进行操作,如此才能尽可能减少制作过程中材料的浪费,而且也能够保证质量过关。第三,在运送阶段,要给混凝土涂抹防粘液从而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问题。做好这几个方面才能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合格,也才能减少在后来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出现率,从而保证建筑物施工过程的顺利和质量要求。
2.2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科学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般情况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该做到以下内容:第一,合理控制水泥的使用量,并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进行水泥用量的测量及控制,以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效果,从而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第二,在土木工程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当出现水泥与空气接触的问题,会使混凝土结构的热量降低,当这些热量进入到整个混凝土结构之中时,会出现热量传递的问题。第三,根据混凝土结构浇筑工程,在温度控制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因素,根据工程需求设定土木工程施工方案,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以往经验以及施工项目的特点,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温度,以更好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2.3混凝土的浇捣
混凝土结构浇筑前,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调整好水灰比。浇筑过程中要根据标准选择浇筑模板、设备等,确保浇筑过程始终连续。对于基础底板类的混凝土结构浇筑,因其厚度较大,施工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散热措施,避免基础底板结构的温差波动较大,造成严重的底板裂缝问题。对于建筑墙体的混凝土结构浇筑,要确保浇筑强度、稳定性,努力提升墙体施工质量。在浇筑施工前,可以将墙体底部浇筑与其相同的砂浆,然后分层开展墙体的浇筑施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若振捣设备出现问题会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混凝土厚度进行振捣器选择。一般当混凝土厚度超过30cm,要选择表面振捣器。若浇筑面积相对较小,可以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的使用一般分垂直与斜向振捣,对于垂直向振捣而言,需要保持振动棒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对于斜向振捣而言,需要将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保持一定角度。根据现场需求选择振捣器,然后结合混凝土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振捣方式,确保混凝土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2.4混凝土结构验收与保养
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单位必须管理场地的状况。维护的主要目的是允许混凝土结构提供良好的结构性能,并控制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或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例如,夏季混凝土应适当浇水和保湿,并且混凝土部件不应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在冬季施工中,需要一种隔热方法来提高混凝土零件的外部温度,以减少由于外部温度引起的开裂。而且,中国对大量的混凝土质量有着严格地要求,大量接纳混凝土,尤其是外部尺寸和内部质量。施工完成后,每个工程人员都可以使用相关设备和自己的经验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如果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这种不良质量,则必须随时间拧紧钢筋,此外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检查完成尺寸检查。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土木工程的项目特点,在具体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项目需求,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对于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经验以及工程施工的特点,细化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以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施工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材料配比、裂缝控制以及温度应力的控制等,保证混凝土结构工程工序的稳步进行,为土木工程质量的提升以及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勇成,卢建英.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79.
[2]张静文,肖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4):265.
[3]高孝刚.讨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