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4期   作者:黄德文
[导读] 随着社会人民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下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举措也在稳定的发展进行中,村镇规划与建设便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黄德文
        藤县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中心   543300

        摘要:随着社会人民的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下我国在各方面建设举措也在稳定的发展进行中,村镇规划与建设便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在生态文明时代下进行村镇规划与建设更需要对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分析,接着再进行分类探讨,这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1]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镇规划;建设

引言:村镇规划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具体实现“美丽村镇”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对策。同时我国的村镇数量较城市来说较少,仅有部分人口停留聚集在村镇,因此想要使村镇规划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便需要对现阶段我国村镇的发展现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针对性的将其改善,在发展经济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让生态环境保留、让村镇建设更稳定,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村镇的规划与建设在生态文明时代下的稳定发展。其中在村镇住房问题、环境与生态的破坏等问题与现象的出现,因此在村镇规划与管理中更要为此做长久打算,更多考虑现实状况,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方法。

一、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的存在问题
(1)盲目追求村镇化
        随着社会呼吁着村镇化的声音愈来愈大,政府对于村镇规划与建设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但在我国规划村镇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使得我国村镇化的相关、特色与元素正逐步消失。在村镇住房建设上,虽然发展速度以显著的效率正在加快,却在发展领域上十分狭隘,导致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与进程皆不一样,从而导致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在规划与建设村镇的过程中更应注意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尽可能保护历史文化,采取用合理科学的手段保护当地传统建筑欲文化,同时让村镇居民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从而起到共同保护与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文化村镇。并且在发展前期中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差,并且村镇居民文化较城市相比较低,从而通过体力劳动中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就会相比城市而言就会落后许多,在村镇设施内容与资源上就叫为匮乏。在资源上仍存在着本质上的问题,例如虽在田地中开通了自来水运输浇灌,而居民家中却并未有同等待遇,从而形成了主次不分明,问题状态仍存在的局面。并且在居民住房来说还有许多危楼并未拆除却抢先修改了新的楼房。而且随着机械化发展的道路逐步普及,村镇播种设施也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大大减少了粮食收益的效率 。[2]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随着我国的发展逐步加快,原本是村镇生态环境水平要优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局面也发生了变化,在一意孤行重视村镇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村镇的生态环境正饱受极大的威胁,其恶化状况也逐步加重。其中影响程度较为显著的类型有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这三类方面最为严重,因为对村镇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同时也来了降低农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因为盲目建设生产让许多企业将生产厂房直接建设于村镇地区,因此工业污染所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粉尘、化学烟雾皆向村镇的空气中蔓延。在大气污染中,在村民的行为中也仍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其中更体现在每逢秋天收获后所残留的秸秆,无法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就变成了大范围的焚烧,秸秆焚烧所带来的的大量烟尘更让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发展严重。

在水污染、土地污染方面,因为工厂运行而产生的废水无处可去,便只能顺着生态环境中的河流流入其中,其中废水所包含的化学物质更完全恶化了村镇的水质量,同时若用被污染的水浇灌庄稼,所带来的效果更是适得其反,对农作物长势和发展都有着极为破坏力的影响,从而降低农作物生产量,同时在工厂建设下将旧建筑全部推翻重建也极大破坏力传统文化建筑欲区域特色,对村镇特色进行侵蚀与损坏。

二、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的措施
(1)明确村镇化目标
        由上述所列举的问题可以看出仍存在方面性的、细小的问题尚未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更要对此进行逐一解决。针对盲目性实施村镇规划与建设这一问题的首要举措便是建立严谨而合理的村镇规划制度。因为在村镇发展过程中,相关实行人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所以并不能合理而科学的制定明确的制度,而没有明确的科学制度,当村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又因水平认知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法律进行自我保护、自我维权。为了维护村民权益、确保稳定村镇建设便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建立符合村镇、适合村镇居民现状的规章制度。如此不仅可以限制政府与村镇人员的行为,也为稳定实行村镇规划与建设的道路上确保保障。同时为了确保村镇经济发展多元化发展,村镇管理人员应科学对村镇的不同区域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将不用区域的工作明确划分、明确分配,在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村镇地区的不同特色,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规划,将村镇的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出来。并加强当地有关部门对于村镇规划与建设的管理职能,才能更有效发挥明确村镇化目标的效果。[3]

(2)完善村镇化设施
    在村镇居住人民的生态环境中,其设施也需要改善。首先对村镇的发展近况进行完全充分的了解,将其特点保留,充分利用村镇原有的设施基础、原有的生态条件,根据科学、环保、合理的方式改善村镇人民的最基本生活条件、提高村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在衣食住行中加大整治力度,本着科学规划、务求实效的原则推动村镇整治的步伐。在基础设施的健全后对于相关的保护措施也不能忽视。无论是保护村镇特色文化还是保护村镇的生态环境,皆需要对我国村镇规划与发展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有效、针对性的增强村镇的生态文明、传统特色。此外在工作治理上更要对村镇的生活垃圾及污水进行处理,在村镇规划与建设中也要将公共卫生的目标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村镇生活环境治理。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也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垃圾处理方式,避免出现村镇的垃圾进入城市中再处理的现象。在具体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有,在村镇中建立学校,将教育带入村镇生活中,让从中成长的孩童得到有效而良好的教育机会;在村镇中普及网络设施,让网络便利村镇人民的生活,从而更近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等。完善基础设施后便同时也对生态污染的制止得到一些改善,同时在基础设施健全的基础上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一保护生态文明为基础更好推动村镇经济发展。在发展村镇经济的同时也做到环境保护,尽可能保留村镇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发展现代化社会主义特色村镇。

结语: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村镇的规划与建设更不单单只是发展经济与推动社会步伐,更多要做到保护村镇原有文化、改善村镇现存问题、维持生态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关头更不可仅对一方面进行改善,否则将会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局势,内部结构差距显著。在建设与规划村镇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生态文明的问题,以上所述正是将生态文明作为切入点与围绕点,进行中心的探讨与规划村镇规划与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村镇的规划与建设中更要注重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科学而合理的改善村镇人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与自然环境。同时在建设与规划村镇时国家也更应该对此进行多种资本的投入工作,从而为建设健全工作带来保障,从而加快生态文明时代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唐秋波.生态文明下的村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探析[J].大科技,2015 (34):33- 34.
[2]张四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设研究——基于优化资源配置方式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
[3]侯杨杨.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机制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