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4期   作者:李明松
[导读] 作为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的基础部分,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整体的建设收效,因此只有保证路基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标准,才能保障后续的施工建设以及工程投入使用的整体效益
        关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李明松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作为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的基础部分,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整体的建设收效,因此只有保证路基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标准,才能保障后续的施工建设以及工程投入使用的整体效益,而提高路基施工质量则成为了市政工程中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安全性与质量,则需要重视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重点分析施工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实现市政公用道路工程的建设创新,为城市建设及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稳定性与建设效益,而若想提高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则需要从施工技术层面着手,正确了解路基施工对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的意义与价值,明确提高路基稳定性、坚固性的有效方法,解决路基施工中可能面临的各项问题及影响因素,以科学创新的路基施工技术和技术强化来加强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改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满足        市政工程与城市交通建设的需求,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市政工程的综合效益予以保障。
一、路基挖方施工技术
        作为市政公用工程道路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路基挖方在开展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根据现有的建设方案开展工作,施工期间需要考虑到路基的土质特征与稳定性特征,做好防渗工作,确保周边建筑体的稳定性。在砌体稳定性评价方面,为了规避障碍物对评价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挖方施工中需要尽量维护边坡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原有的施工流程规划,在开挖可以选择分层开挖的方式,并控制好挖方材料,在材料检测审核通过后才能使用。在路基挖方开挖期间,需要尽可能地保障路基的排水性能,特别是开挖过程,必须要做好基础处理措施,将保持边坡稳定性作为基本目标,在重点位置进行排水处理,挖方作业期间也要控制好挖方操作与设备等因素,设备开挖处理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控制路面的标准高度及坡度,若地形较为复杂则需要选择人工开挖的形式开展施工,人工开挖也要规范人为操作,避免出现操作失当等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把握好路面高度,在不影响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下选择自下而上的挖掘顺序,期间重点避免乱挖现象[1]。
二、路基填方
        在现有的施工项目处理环节,除却路基挖方施工意外,在实际利用阶段中需要预先对项目实施评估,正式填筑施工操作前也要选择一处填方路段为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中进行路基压实度测试,由于不同的土质系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别,所以要控制好施工压实次数。以现有的机械设备为基本条件,为后续的建设作业提供可靠的指导。在路基填方施工开展之前需要清理掉现场存在的杂物,若路堤填方高度超出80cm,那么严格清理表面杂物,避免对压实度操作带来影响。此外,还要针对市区道路的基本项目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平整区域、填作区域以及检测区域,不同的区域都要做好路基填方处理,处理过程需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而定。为了确保路基施工的最小压实度能够达到建设要求,在之后的施工作业中要确保系统的畅通性,并把握好现场验收工作。
三、填料控制
        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况选取合理的过渡段填料,填料的性能会影响工程结构的平整性,也会对路基路面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影响,若未能保证填料的质量,那么很有可能会为道路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填料的选择与施工方面需要根据施工地段的路基状况和土质特征选择,路基填料要求如表1所示。


四、路基压实
        在路基压实施工中,需要按照编制的施工图纸开展各项施工工作,压实施工需要先碾压路基两侧,在形成路机切面之后便可以形成一个弧形路拱。在路基压实施工开展期间,也需要对施工现场路面进行平整处理,结合道路中轴线对两边路堤进行整理,坡度把握在2~4%之间。一些弯道路面需要从里到外进行平整处理,施工前从里到外整平,确保横坡的外侧路基较高一些。其间需要重点注意和直道施工的差别,碾压过程中前后车轮的叠加需要把握在0.12~0.20m之间,碾压施工需保证道路碾压的均匀性,规避不规则沉降现象的产生。单层压实厚度需要控制在0.2m左右,同层路基施工必须选择同样的材料,若路基中具有弹簧土,那么需要先将弹簧土取出进行晾晒,晒透之后进行回填。路基填筑压实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路基压实施工作业流程图
五、路基排水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来说,现场排水系统的有效建设是保障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排水系统的设计来保障路面及路基的稳定性。排水系统能够将路基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施工,这也需要保证地下水建设的合理性,尽量降低对周边灌溉系统带来的影响。一般来说排水建设方法多为暗沟或渗沟,对于一些大规模建设工程或地下水结构复杂、流量较大的项目多采用渗沟排水系统,并且在周围设计反滤层,确保排水管道的预设质量。在施工处理环节,为了降低施工对于面层带来的影响,根据施工特征以及要求执行质量标准,设计相对的排水横坡,对于地表排水系统,将排水管道作为重点结构,能够有效规避对工程带来的影响,过滤性质的集水沟能够快速引出地表水,规避地表水积聚问题[2]。
结束语: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是确保后续施工流程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而为了保证各施工重点都能得到控制,可以利用设计施工具体要求进行,将原有的评估系统作为前提,根据预设方案与指数实施。在工程施工管理方面也要不断吸取经验,保证路基处理技术的可行性,在施工建设期间做好现场监督与质量管理工作,为工程建设质量予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申彦敏.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 建设科技,2017(20):160-161.
[2]陈陆军.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9(10):253-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