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蔡爱珍
[导读] 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一主题
        蔡爱珍
        (莆田市秀屿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汀塘校区,福建 莆田351164)
        摘要:本文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其一,结合信息化教学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其二,结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阅读教学指导;其三,重视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诗词赏析能力;其四,锻炼学生阅读速度,磨砺学生意志,展开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分析,希望可以对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财富可以分为有形的财富和无形的财富,有形的可以理解为物质基础,而无形的财富,则体现为人际关系、综合能力和个人魅力等,旁人只能拿走有形的财富,但永远无法拿走其无形的财富,语文阅读能力,就是个人一种无形的财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转变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的阅读技能得到锻炼和强化,使得学生逐渐拥有这项无形的财富,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以下本文就来重点谈一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优势,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而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教育主张。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多半是采用“口述+板书”的方式,无法呈现出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以及渲染的美好自然情景,这种纯理论说教的方式,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抽象的文字世界,而放在如今的信息化教学时代则有所不同,语文教师完全可以结合信息化的教学技术,让视频动画展示在大屏幕上,带给小学生生动而又形象的视觉冲击,从而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比如,在教学指导人教版低年级语文课文《乌鸦喝水》一课时,通过备课我们可以知晓,本文主要就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乌鸦口渴了,出来找水,偶然发现了一个瓶子盛有半瓶水,机智的小乌鸦通过自己的方法最终喝到了水。当然,这个故事讲述完毕,也可以告诉学生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那就是遇到事情不要慌张,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方法总比困难多。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给学生播放了“半截”动画,当多媒体视频动画播放到小乌鸦找到了一个水瓶的时候,我对学生提出了问题“老师请大家好好想一想,这个瓶子里面会有水吗?如果有乌鸦的头比较大,瓶口那么小,它应该怎么办才能喝到水呢?大家可以猜一猜,然后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寻找答案。”由此,通过引导学生猜测,以及到教材中寻找答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二、结合“最近发展区”,实施阅读教学引导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知名教育学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可以分为已经掌握的认知,以及未知的领域和可能将要掌握的认知三个阶段,而“最近发展区”,指的就是从已知领域到即将掌握的领域的区域知识。善于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领域,可以帮助学生开辟更多未知的阅读视角,从而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比如,在教学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如《陶罐和铁罐》、《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之后,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的同类型的故事,如《东郭先生和狼》、《破釜沉舟》、《立木为信》、《滥竽充数》等等,因为学生已经在课内掌握了一些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的阅读学习方法,比如,查找历史资料,学会解读文言的方法,以及辩证地看待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等,因此,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课外知识时,会表现的兴趣高涨,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进行解决,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便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三、重视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诗词赏析能力
        诗词赏析,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在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将会遇到更多的文言篇目,文言体裁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文学精髓,虽然时至今日,我们的口语表述由很多白话代替,但不容否认的是文言的确散发着悠久的历史馨香。其中尤其以古诗词最为明显,它精练的句式,对仗的工整,意境的深远,韵味的悠长等,都让很多人为之着迷。因此,作为小学生,更作为华夏儿女,都有义务,有责任学习古诗词,阅读古诗词,赏析古诗词,唯有如此,传统的优秀诗词文化才能得以永续和发扬。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呢?首先可以从诗词朗读入手,比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示范朗读,教师在范读时,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朗读提示,将每一句的停顿标记出来,比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次,启发学生根据标记的停顿和教材中给出的课下注释,试着翻译这首古诗,不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相同的答案,但要求学生言之有理,说出做出解释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在学生理解这篇古诗表达的思乡之情后,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和白纸,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诗词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阅读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锻炼学生阅读速度,磨砺学生学习意志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重视速度上的训练和意志力上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呢?首先,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判断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是精读部分,哪些地方是略读部分,精读部分,主要是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这些地方的文字叙述一般会起到总领下文、中心过渡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因此,需要重点阅读,才能理解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另外,也包括一些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和景色的烘托等,也属于重点阅读的部分,而略读的部分,则主要是交代故事的发生时间的内容,以及作者明显想要一笔带过的部分,如此,在该重点阅读的部分多停留揣摩,在简略的部分,浅尝辄止,才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其次,对于意志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则应该重点从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角度入手,一本厚厚的书,或许在学生一眼看来无法读完,但是,将其划分为若干个阅读点,制定阅读学习计划,每天坚持完成小目标,那么,在一个暑假、一个寒假、一个学期的决心下,也定会读完一本书,从而涵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能力。
        综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坚信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会有很多,这是见仁见智的,本文仅以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例,畅谈了几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优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粗浅做法,其不足之处,还请同仁斧正。
        参考文献:
        [1]徐晨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化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
        [2]李莺妮.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