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花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莲池幼儿园,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传统民间游戏常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幼儿带来了很多的快乐。爱玩是幼儿的天性,传统民间游戏符合幼儿好奇、爱玩、好动等特点,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在对当前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实施现状中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对传统民间游戏缺乏重视度,易出现游戏过于单一等弊端。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将传统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可以很好地将传统的民间游戏传承下去。因此,笔者主要对传统民间游戏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间传统游戏;幼儿园一日活动;融合发展;路径
1幼儿“一日活动”现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日活动”的意义,它可以让幼儿在与周边环境、教学材料、老师等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求知性、独立性的性格特点,让其掌握初等能力,可以实现不依赖他人和外力,独自完成一些简单操作,例如绘画、流利交流、选择事物等。基于幼儿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开展一日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教育成效。但是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对于“一日活动”开展的不够理想,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较薄弱,较为看重死板知识的学习,管理上也相对机械,过于流程化,为了防止学生在幼儿园活动中出现意外事故,就拒绝开展“一日活动”,导致幼儿缺乏正确的引导,不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开展。在一些开展“一日活动”的幼儿园中,也有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活动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户外活动少,事前准备做得不够充分等,从而阻碍幼儿的发展。
2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意义
第一,树立幼儿的文化自信。我们提倡文化自信需要从孩子抓起,因为童年是一个人精神奠基的重要时期。可见幼儿时期也是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阶段。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都是以民间游戏的形式流传和继承下来的,它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感知民族文化,了解文化特色、礼仪思想和风俗习惯,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感,逐渐树立文化自信,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第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把民间传统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民间游戏多数都是两人以上进行的,因此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幼儿共同合作。通过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协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将不断提高。在人数较多的民间传统游戏中,幼儿学会了服从集体的意识,养成了热爱集体,遵守规则,尊重并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从而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
3民间传统游戏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融合发展对策
3.1提升幼儿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
一方面,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一日活动需要幼师充分了解民间游戏“怎么玩”。幼师只有充分了解民间游戏的玩法,才能更有效地在民间游戏活动中渗透教学内容。就拿“骑大马”这一常见的民间游戏来说,幼师可以在原有游戏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更多竹竿的新玩法。竹竿不但可以做挑担,还可以做划船的桨,幼师可以和幼儿一起玩划船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例如:十字绣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将十字绣这种民间游戏应用到教育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的灵巧程度,并且在游戏中培育幼儿的审美能力。这就需要幼师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民间游戏,并将这些游戏合理应用到学前教育中。提高幼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不仅在于提高幼师的授课水平,还在于丰富幼师的授课理念。
3.2挖掘素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在课堂上最喜欢的就是做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幼儿只有在对游戏玩具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将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促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传统的民间游戏所使用到的材料多数都是一些原生态、未经过加工的材料,可以将幼儿带到大自然的环境氛围中去,促使幼儿在自然中寻找游戏的乐趣。例如从树上掉落的树叶,田野中的麦秸,农民种植的谷穗等等都是传统游戏中十分常见的材料。在面对着这些具有十分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游戏材料之时,幼儿的制作欲望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自身的情感也得到充分挥发。另外,幼儿在室外进行各种自然材料收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仔细的观察到生活中被忽视的一些事物,更加熟悉与掌握这些材料的整体特征,而且之后可以将自己所喜爱的材料提供给幼儿园,为教师后期开展民间传统游戏奠定基础。对于幼儿来说,在材料的寻找以及制作过程中也逐渐收获了快乐,促使幼儿更加积极与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3巧妙设计区域活动中的传统民间游戏
种类繁多的民间文化,为幼儿教育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将中华民间文化教育与幼儿喜欢的区域游戏活动相结合,可以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民间文化的体验、丰富各类游戏活动内涵,民间文化的教育功能可以在各种区域游戏中发挥作用,例如:在体育游戏中开展《丢手绢》《踩高跷》《炒黄豆》《斗鸡》等民间游戏;在语言游戏中,阅读、倾听和朗诵《小红帽》《孔融让梨》《愚公移山》《聪明的阿凡提》等民间童谣、绕口令和古诗;在巧手坊中开展剪纸、印染、雕刻、拓印、编织等手工活动;在科学区选择民间歌谣《荷花荷花几时开》《马兰花》等,让幼儿在一问一答的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节令及节气等科学知识,激发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抓石子》及各类棋盘等;在音乐表演区融入特色的剧种和曲艺,如莆仙戏、十音八乐、车鼓表演、彩绸、民间表演等。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游戏中,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民间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初步感受民间文化的独特美。
3.4利用户外活动,渗透民间游戏
作为幼儿园教师,需要确保幼儿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幼儿有足够的机会去探寻、去发现知识,这样才能实现幼儿的成长。例如,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趣味横生的民间音乐游戏《小老鼠上灯台》。首先,教师利用头饰、服装等道具扮成老鼠,然后给每一个幼儿分发小老鼠胸卡。接着用语言来活跃课堂氛围,“小老鼠们,咱们整天躲在又闷又黑的地洞里,多乏味呀,咱们一起出去玩会儿吧。”接着,教师引导幼儿集体演唱《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然后,教师询问幼儿:“这首歌真好听呀,那你们能模仿出小老鼠偷油吃的时候,那种又高兴又激动、站在台上下不来时的紧张情绪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演唱格外地投入,情绪也非常高昂,表演更是惟妙惟肖。为了活跃氛围,教师即兴创编舞蹈动作,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动起来,让幼儿模仿小老鼠的神态。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感受到了快乐,正是因为民间音乐游戏的融入,既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同时也活跃了幼儿的身心。在户外活动中,通过民间音乐游戏的融入,既能活跃教育氛围,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帮助幼儿从表演中获得自信与快乐,从而有利于其性格的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为了丰富一日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引入传统民间游戏,增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从活动形式、活动环境以及活动内容等方面入手,锻炼幼儿的社会能力、智力水平、身体协调能力,完善幼儿园日常教学体系,从而提高学前教育的综合质量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淑敏.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设计中的融合探析[J].才智,2019(35):195.
[2]安娟.“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教育的意义及途径分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12):21-23.
[3]柯玲.让教育润泽生命——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