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英
新昌县机关幼儿园 浙江省绍兴市 312500
摘要:孩子的幼儿阶段,思维活跃,学习理解和情绪管理能力差,是成长的关键时期。情绪管理能力是幼儿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中班幼儿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中班幼儿情绪特点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提出提升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建议,为中班幼儿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关键字:中班幼儿;情绪管理;策略
引言:人与人交往中,善于表达自己情绪,展现自己愿望和需求的人,更容易融入客观情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亦是如此。情绪有正面和负面之分,都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正面情绪,如自信、乐观会给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帮助走向成功;负面情绪,比如过度悲伤、焦虑等对成长有一定消极作用,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能让幼儿时刻保持自信,积极热情地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中班幼儿情绪的特点
1.1易冲动
幼儿性格特点研究表明,体内的大神经系统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化,其中内抑制在幼儿4周岁才开始发展。该年龄段前期,幼儿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差,经常会因为身边小事带动情绪的大幅度变化,使自己处于激动状态,因此中班幼儿的情绪,常常是来势汹汹。比较常见的是,中班幼儿感觉到自己没有被老师关注时,虽然不会像小班幼儿那样大哭大闹,但是情绪也会瞬间低落,所有情绪变化都会展现在脸上;会质疑老师评价或者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不会像成年人一样考虑场合、影响等因素。这充分说明中班幼儿的情绪还不是很稳定,易受周围环境或人为因素等的影响,还保留着孩子性,容易冲动。
1.2易外露
不同于易冲动特性,中班幼儿的另一情绪特点是易外露,不能有效管理自我情绪,不具有隐藏情绪的能力。最直接的表现是内心感受和外部表情一致,他们内心情绪的波动会毫不保留地展现出来,通过幼儿的肢体、语言等进行宣泄,生气时,肆意的拳打脚踢,毫不顾忌;高兴时,放声大笑,手舞足蹈,散发快乐因子。
1.3易受感染
谚语常说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就是说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说变就变,可能刚刚还兴高采烈,转眼间因为一件小事不如意而嚎啕大哭。环境的变化、游戏中的激励、同伴的关注度都可能瞬间引起幼儿的情绪波动。
中班小朋友虽然年纪不大,内心却十分敏感。幼儿园是小朋友集体生活的第一阶段,很多行为意识都是在幼儿园初步建立的,然而在中班幼儿集体生活中,没法确保每个小朋友都被全面的照顾,为此容易引发中班幼儿的情绪变化,如游戏中,老师会对每个环节表现好的小朋友表扬鼓励,受表扬的小朋友会非常开心,这样易将游戏气氛推向高潮,但是容易忽略个别小朋友,没有被表扬或者受到批评的小朋友就容易心灵受伤,也会影响整体氛围。
中班幼儿的情绪也会受到自己父母或同伴情绪的影响。例如,看到小孩子摔倒,我们习惯性地紧张,跑去嘘寒问暖,然而往往因为我们的过度关心,反而会让孩子大哭起来,如果我们假装没有看见,孩子反而会自己站起来,和周围小朋友接着玩。这是因为受家长或周围人紧张情绪的影响孩子也变得紧张,甚至会大哭起来。
2.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策略
2.1创造情境环境,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
虽然中班幼儿基本习惯了幼儿园的集体性生活,在控制情绪上有一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管理自己情绪,但是还会不可避免地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情绪变化,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情绪产生很大波动,会不自主地引发其他小朋友的情绪变化,一起低沉或一起兴奋起来。
基于这一情况看,幼儿情绪的变化很大程度来源于周围环境或人的情绪的变化。因此,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情境环境,为幼儿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首先,幼儿的家庭环境氛围一定要和谐友爱,这是良好情绪形成的基础。如果家庭环境中,常有激烈的争吵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很容导致幼儿情绪紧张,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其次,中班幼儿成长环境中幼儿园占很大比重,因此,幼儿园要注重陪伴和教育,要为孩子的一日生活营造良好情境,培养孩子自信心。一方面,幼儿园布置的舒适、美观,安全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健康情绪养成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孩子进一步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完善环境制度,让幼儿在完善的环境制度下成长和生活,为良好情绪氛围提供制度保障,如保证幼儿园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内的安静状态,避免嘈杂的环境影响幼儿情绪,增加情绪管理的难度等。
2.2通过游戏体验,引导幼儿获得情绪管理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的第一所学校,在这里,学习情绪管理远比学习知识重要。中班幼儿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已具备一定的情绪理解能力,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孩子自我管理情绪,远比告诉孩子在什么时候应该是怎么的心情要重要得多。
首先,幼儿园应当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一系列适宜的情绪相关活动,在游戏中,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例如在教室悬挂心情日记,小朋友自主粘贴表情贴,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又如,心情红绿灯游戏,分析各种情绪形成原因,拓展情绪管理经验。其次,在中班幼儿一日生活中,安排社会情绪课程,系统性地、有针对性地提升中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负面情绪是中班幼儿不可缺少的一种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就要合理调节负面情绪,如给中班幼儿讲《生气汤》的故事,引导孩子像故事里的小男孩霍斯一样将情绪合理释放;阅读《幸运的兔子先生》、《开心兔和伤心鼠》等故事,引导幼儿更好地了解情绪,知道情绪的两面性。社会课程要结合幼儿性格特点,将情绪管理方法融合到游戏中,通过做游戏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情绪,调节自身情绪。
2.3加强家园合作力度,帮助幼儿管理情绪
无论是在情境还是在游戏中学习情绪管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因此要加强家园合作。
首先,家庭中,父亲要在孩子面前对辛勤劳动的母亲表达真挚的感谢,这样既能彰显家庭和睦,又能引导孩子尊重别人的劳动,进而在言传身教中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其次,家园合作要注重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例如不小心碰到小朋友,要及时说“对不起”,接受别人的物品要说“谢谢”等,引导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联,进而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改变中班幼儿任性的现状,建立积极健康情绪。还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幼儿园的表现,全方位地关心幼儿的情绪状况,帮助中班幼儿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结语:中班幼儿是否具有管控自己的情绪能力,对以后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提升中班幼儿情绪管理能力,要基于现阶段孩子身心特点,从营造良好生活学习氛围,到利用幼儿园游戏增加情绪管理的趣味性,再到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努力,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燕,朱晶晶,贺婷婷.母亲情绪调节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母亲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16,39(5):1130-1136
[2]张春晓,刘文,邵姝姮.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与母亲气质、教养方式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5(3):10-16.
[3]范艳.幼儿情绪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普童话,2017(43):117.
[4]白建芳.谈幼儿的情绪疏导[J].青海教育,2017(03):52-53.
[5]曾婕婕.对幼儿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6(45):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