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品德教育如何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杨广喆
[导读]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语文属于相对比较基础的学科
        杨广喆
        长春市第二朝鲜族中学

        摘要:在当前小学教育中语文属于相对比较基础的学科,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其他课程最为基本的素养。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造词造句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书本内容与品德教育进行结合,并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品德教育其效果十分不理想,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品德教育还是具有一定的 价值。本文围绕品德教育如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作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品德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长期以来,每位教师最主要的目的是加强教学的引导,做好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道德职责,当前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品德融入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当前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品德教育作为当前探索的主要内容,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其内容的引导,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其内容,加强实质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的教育时间相对比较长,小学语文教育需要相应的改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从当前我国的整体来看,相应的教育部门对于语文教学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让学生掌握汉语知识的同时,加强一些品德知识的渗透。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文水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强他们的整体效果。事实上,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其很多教学内容都与品德教育有直接的联系,教师应该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加强其内容的渗透。
(一)丰富小学德育教育渠道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同时它也是我国当前主要的交流工具,教育需要加强当前学生们的全面素质,对于当前孩子们的教育工作,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耐心,同时还要采用健康且积极的态度进行引导。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们的智力,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和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通过有效的方法加强其各项内容,并且让其更加生动,学习语文知识不仅仅是掌握一门语言,还能开拓学生们的想象和思维,以此提高学生们的整体能力。
(二)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对于世界充满好奇,许多事情都需要他们不断去经历,以此加强他们自身的感悟,教师应该做好对他们引导工作,加强他们的价值理想,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在语文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当前学生的人格,通过引导的形式加强他们的品德教育,以此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品德教育工作之中。
(三)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教学
        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上,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要结合实质情况树立相应的教学目标,这样有利于更好的打造出高效课堂,教师应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技巧和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提高他们的身心能力,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二、品德教育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品德就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与品质,当前人们需要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活动开展,对于社会和他人以及周边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以及倾向,个人的品德关乎其个人的成长,包括在纪律以及其他方面等,当前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度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特别是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人格教导,从而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相应的语文知识教导给他们,还应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同时还要做好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演讲会、朗读会以及黑板报等对其语文教学进行改善,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品德教导。教师应该想办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舞台,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教导,五壮士在绝境的过程中抱着殊死的决心与他们进行拼搏,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观察图片上的内容,让他们感受到五壮士的殊死拼搏决心,从而体现出他们的爱国情怀。在教导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的爱国之情,从而让他们明确每个公民都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同时还要利用实际自己的一言一行去爱护我们的国家,从而促进我国的整体发展。
(二)语文课堂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本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透露着作者的自身情感和思想,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了解,同时还深度挖掘语文素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而做好各方面的教导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价值,通过素材的有效培养让学生们了解到人生哲理。例如,在学习《田忌赛马》的教导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被动相应的课文基础内容,同时还要从查找相应的资料,了解战国的发展背景,加强对每个人物的详细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了解到人生道理。通过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学生们的价值观,让学生在面临重要问题时,他们能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即便是在弱势的情况下也不能过早的放弃,应该慎重的做好选择,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帮助学生克服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以此让他们敢于面对困难。
(三)利用学习内容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作业为学生设定相应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好巩固工作,而且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完成内容,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平日的作业布置中应该尽量采取有效的手段做好引导,以此加强对孩子们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形成较好的习惯。首先,在平日的作业中应该确保他们的作业整洁,让他们在学习的起初就学会保护自己的书籍和作业本,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其次,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严格做好书写工作,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规范,如果学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应该立即将它们存在的问题指正出来,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他们不断成长。这样也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潜默化的规范,同时做好相应的规范基础,以此加强内容的表达,使其内容更加优美和精确,使得其形式更加美观,从而实现全面的改善,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而且教师还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加强学生各方面思想的同时,还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他们不断成长。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品德与素养,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善,促进他们不断成长,让他们成为品德兼优的人,从而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代芳芳.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4):187-188.
[2]崔亚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4):178-179.
[3]武振江.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3):4-10.
[4]刘夏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
[5]吴阳熙.挖掘教材资源 渗透“生命教育”——浅谈如何利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生命教育”[J].教育观察,2019,8(18):18-20.


作者简介:杨广喆 (1994.06—)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吉林九台 ,职称:二级教师 ,单位 长春市第二朝鲜族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