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敏
(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的深度结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微课的应用频率在不断地提升。微课的模式,适用于多种教学场景,对于习惯于接受视频信息的小学生来说尤为具有吸引力。首先,在语文的预习阶段中,教师可以应用微课为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其次,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中,微课的应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强化课程针对性能够起到帮助;另外,在学生复习中也可以使用微课,提升效率。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微课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建立语文知识基础,提升语文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形成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学科情感,会对学生造成终身性的影响。为此,教师需要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重视综合教育目标的达成,全面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微课的应用,能够促成综合教育目的的达成,值得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研究。
一、中小学阶段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较为特殊的,作为以汉语语言为母语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会持续的应用汉语,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地进行汉语学习的思考与尝试,对于汉语综合水平的提升会产生重要帮助。同时,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这种思考与尝试也会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微课的应用,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课程进行融合,播放展示微课,学生的兴趣将会得到激发。
2、扩展语文课堂的空间
微课的应用并不限于语文课堂中,在课下应用微课引导学生的学习、复习,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效性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重视小学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课程的预习以及课程的复习重要性有所提升。一些教师会选择翻转课堂的模式,这种模式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应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空间的扩展,可以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有效地指导[1]。
3、丰富语文课堂的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集中交流的阶段,应用丰富的课堂模式,能够满足于不同语文课程教学的需求。选择微课的方式,能够适应于多种课堂模式的需求。例如,现阶段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分层教学、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中,都可以应用微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有待提升
微课这种技术的应用时间有限,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仍旧属于一种新事物。因此,许多教师的微课制作水平未能够得到充分训练,仍旧有待于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或者处于偏远地区的教师来说,微课技术的制作技术提升存在困难。另外,由于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许多教师在选择微课资源的过程中,会通过下载的方式,选择与课本内容版本符合的微课进行直接应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教师的课程准备时间,提升工作的效率,然而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课程来说,互联网中的微课资源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可能会产生引导的偏差。教师对于互联网资源的过度依赖,也会影响其微课制作技术的进步[2]。
2、对适度应用原则的把握不足
学生对于微课较为喜爱,微课也能够适应于多种教学的模式,为此一些教师受到了现实教学状况的影响,可能会存在过度应用微课的状况。在学生预习、复习阶段,教师会使用微课。同时,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中,教师同样会应用微课为学生解释重要的概念。事实上,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是其他形式不能取代的,语文课程中教师的讲解,除了即时性语言的应用之外,还会带有明显的情感态度,学生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态度,这对于理解语文学习内容会产生帮助。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中,仅通过视频内容学生难以充分地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态度,教师需要应用自我的情感能力感染学生。因此,把握适度应用的原则十分重要。教师认识到分层原则,就可以避免过度应用的问题。
三、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化应用策略
1、提升教师的微课制作技术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微课的制作并应用,能够起到更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关注自我微课制作能力的提升。现阶段,通过专业的微课制作软件,能够较为便利的进行课程音频的录制以及视频内容的合成,教师需要对相关的应用软件进行重视,通过软件的熟悉应用,达成微课制作水平的提升。在微课内容的安排、信息结构模式上,教师也要进行相应的学习研究。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微课相关技术地集中学习,通过教师之间的探讨与技术交流,提升对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能忽视的是,通过应用制作完成的微课,仍旧是较为便捷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还要提升微课应用中质量筛选的能力,可以通过剪辑的方式,优化微课的内容,使得网络资源与教学需求更为适应[3]。
2、在多种教学模式中应用微课
语文学习中,不同学习内容使得课程学习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教师要根据课程的模式,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微课的应用,提升语文教学的总体效果。
2.1、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
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参与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微课的主要应用阶段,集中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例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结合背景知识,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为此,可以选择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师应用微课对于古诗文的写作背景进行讲解,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究学习。如,教师在可以制作两个微课,第一个微课中,对诗歌的写作时代背景进行介绍;第二个微课中,对作者的生平经历进行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其中一个微课进行观看,并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资料的查询。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适合于小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视频学习资料等,满足学生深度预习需求。
2.2、在分层教学中应用微课
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会出现能力的分层,尤其是在综合学习能力相关内容的考察上,如作文写作中,分层情况是比较明显的。为此,教师可以应用微课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层学习。
首先,作文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作文修改阶段,教师可以制作有关于作文修改的微课,引导学生掌握修改的方式。其次,作文写作能力中等的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主要状况较多,包括语句的问题、文章结构的问题等等,教师要制作多个微课对学生提供指导。另外,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通常在基础的词汇量掌握中就存在问题,为此教师要录制篇幅较长的微课,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语言的积累方式,提升词汇量[4]。
结束语:
微课是应“互联网+教育”而生的模式,带来了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教学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巧借微课之趣,增加导入环节的新颖性、借助微课之力,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方式,使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合二为一,这不仅充分点燃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焰火,还能为语文精彩纷呈,妙趣横生课堂的构建注入强大力量。因此,教师需要持续地提升对微课的重视程度,展开多种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钟立平.微课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J].农家参谋,2020(21):276+279.
[2]王彦林.有效思考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运用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7):109-110+113.
[3]种玉红.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文学教育(上),2020(08):88-89.
[4]马得正.浅谈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