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陈雪敏
[导读] 生活化教学目前在小学语文中是比较创新的教学方式,
        陈雪敏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文光镇六小学515100
        摘要:生活化教学目前在小学语文中是比较创新的教学方式,如果可以在语文作文的讲解时加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写作的理解和提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目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还有一些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语文作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革新,新课改的新标准也促使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多考虑对教学的创新,合理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一、生活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作用
        儿童因为年龄的限制,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如果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粗暴的灌输,会使得小学生对作文主题缺少正确认知,导致自己写作能力受到限制。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环境进行写作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比较过去的单一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生活化的实物建立写作基础,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作文写作能力。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合理根据新课改标准运用生活化教学,营造适合的写作场景。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才可以更适应当下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未来打好基础。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作文作为沟通、写作的基础,是小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也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前提条件。但是受限于传统的陈旧教育方式,单一化的知识灌输,重知识轻能力,使得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受限。所以,活用生活化教学法在语文作文中的应用,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语文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1、当前很多地方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上过于单一,缺少整体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只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简单穿插几句写习作的方法。没有正规系统的传授,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基本知识基础;还有的在教学活动中只重视写作结果的批改和讲解,没有前期的指导和思路方法的指引,致使学生对写作时的认知、思维方法、理解和动手实践能力匮乏,达不到写作的训练目的。所以需要将作文写作的前中后期的理论系统化理论化,才能让学生补全知识点,提高写作水平和能力。
        2、本应该是发散思维的作文却华而不实,缺少了生机和丰富的创造性。有些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忽视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无法表达学生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展现自己的个性。传统的写作模式都是应对应试考试的速成法,使得写作内容虚而不实,空洞无趣。
        3、作文写作脱离了实际生活。很多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会大量生搬硬套在优秀书籍、影视作品中的优秀语段,学生自己却没有自我创作的过程,脱离了学生自己的实际生活,仿佛所有作文都是讲的同几个人的一样的几件事。脱离了实际,也限制了学生自己创作的能力,更加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创建。
        
        三、生活化教学在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素材。作为小学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要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用适合的身边生活类的素材进行写作。然后再整合资源进行系统、理论的对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在明确写作主题后,用身边生活化的素材作为支撑,丰富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创造个性鲜明的作文作品。

例如,教师在用“学雷锋做好事”这一观点作为作文主题指导时,想让学生明确主题,只有用“乐于助人”,“做好事”,等作为切入点,发现和收集身边的生活例子。比如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放学路上看到的好人好事,让学生们自己发现并且踊跃分享,然后再整理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明确主题,发现身边的例子,整理思维,创作属于自己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2、让学生参与生活化的活动体验。教师在平时和课堂上,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活动体验,在教师组织作文教学工作的期间,可以带学生进行生活化的体验,让学生进入生活中的环境。在身边事的实践参与中寻找自己的作文题材和作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思维灵感,让学生写作思维和创作能力都得到提高。例如,在组织“跳绳”这一活动进行作文写作时,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跳绳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切身体会,让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后,再进行作文写作,就有了素材,也就下笔如有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效率。
        3、不断留意身边的生活素材。现代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速度很快,即使是小学生在网络和多媒体的影响下,对知识和事物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和指引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留意身边的人和事,然后用所学的文字和知识,将故事写进作文创作中,在生活活动中,学生可以在电视、电脑和家人对话时的感想,和身边小朋友接触时的快乐感受,对老师的喜欢和亲近,都作为素材积累记录下来,写进作文习作中;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在平时闲暇时间带孩子出门逛一逛,走一走,多看看,观察身边的漂亮风景和魅力建筑,或者玩一些娱乐游戏等,然后让孩子在回家的时候第一时间说出来自己当时的感受,并且最好整理积累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能够丰富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去对过去的事情回想,整理思路最后写成文章,这一过程也是让孩子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文学功底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提高。这也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不断引导学生对整个流程进行学习和坚持。例如在大纲要求学生描写各种天气不同时小动物的习性表现的变化,就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对日常生活化的积累和素材的整理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然后整理思路进行细致描写,就可以交出自己和教师都满意的答卷。但是小学生因为阅历和价值观的不成熟,这些都也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逐渐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如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艰巨又漫长的过程。但是生活化的教学又对小学作文创作和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提升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各方面能力、增强学生对话交际能力等方面都很有帮助,也为学生未来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思维打下基础。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新颖的、符合实际的,更是顺应了当下不断前进的时代潮流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兴趣学习、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艺术不是凭空想象,而是身边生活化的点点滴滴汇聚出来的灵感,从生活中来,但有高于普通的生活。想要写好作文,想要做好创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生活中去发现美好的闪光点,积累平时的素材,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坚持不懈地观察和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发现美好,记录美好,才能热爱生活,热爱别人。
        
        
        参考文献:
        [1]吴雪玉.浅议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4.
        [2]赵五一.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27-629.
        [3]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