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静
西安市工业技工学校,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复杂,涉及知识面广,难易程度不同,有的比较直观,有的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内容衔接不紧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如今的教学需要,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引言
我国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让机械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机械行业相关技术人员素质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中职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它肩负着培养机械人才的重任,所以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在职业技能上的提高,在实际操作能力上的不断进步。教师要正确的带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1 中职教育《机械基础》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落后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与传动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知识量大、各章节联系松散、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等特点。课程具备的这些特点也直接导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施展出其应有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讲授占据大部分时间,机械基础内容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教师授课学时与学生的互动很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1]。
1.2 重理论,轻实践
《机械基础》是我国中职院校机电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明显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上,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通常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却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灵活应用,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而没有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融会贯通,这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2]。
1.3 信息教学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也在中职学校普及开来,因为教师个体对信息化教学理解的局限性,不少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只是用PPT授课,另外不少中职教师计算机操作技能差,再加上可以获得的教学资源很少,于是便随便在网上找一些课件上课时使用,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传统的《机械基础》教学模式还存着一个明显的缺陷:与理论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内容比较匮乏。
2 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2.1 利用直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要能够利用直观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让多媒体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课堂,增加课堂的学习氛围,让课堂能够更加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图像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机械结构以及相关的机械原理,都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再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死记硬背[3]。比如:教师在讲授液压回路知识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把动画的效果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点。
利用这种教学设备,不仅能使学生把课本中的知识很好的吸收掌握,还能够有效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活跃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2.2 教师要注重实习教学,培养学生感性认识
在中职学生的培养上,要对他们进行机械专业的实习教学,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机会到生活中进行实践,多培养他们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机械基础》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学会运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掌握一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的重视到这一点,对于感性的认知不够到位,并且对于教师教授的专业知识也掌握的不够,在技术上也没有完全的做到位,从而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做模型去练习,在基础课程上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4]。
2.3 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对于中职的学生们来说,在学习中对于《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要了解的有很多,并且很多的内容都是比较乏味枯燥的,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懂得与时俱进,要能够让学生有兴趣的参与到知识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对机械知识不再产生排斥的心理,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上多增加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积累一些有用的经验。另外,根据相关教学目标,中职《机械基础》教学应多与相关企业交流互动,为学生在企业中参观学习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到现场,从而观察到机械操作过程。学生在实践中,要学会将教科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向相关人员请教。例如,在学习定轴齿轮传动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普通车床的主轴箱,了解齿轮传动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感知和接触自己的表现,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自己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技能。
2.4 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这是一种灌输教育,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现代多媒体课件结合了图片、文字和声音的特点,通过计算机技术使大量信息集成在一起,增加了知识的可视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图片与视频的播放更有利于学生的耳眼脑全方位识记。过分依靠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依赖,难以发挥教师课堂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教无常法、教无定法,教师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不能只依靠某一种教学方式,要根据课程结构和知识的特点,有针对地选择更有利于教学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几种方法相融合,以达到最佳教学目的[6]。
结束语
总之,《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上做到与时俱进,能够在《机械基础》教学的课堂上不断的优化完善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且,在学习中更需要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愿意参加课堂的各项活动,丰富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学生要不断的巩固学习的知识技能,要不断增加生活中的实践性活动,这样才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后的就业或者创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秀蓉.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13):32-33.
[2]杜春艳.中职机械基础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2018(27):51.
[3]杜芳.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251-252.
[4]孙立彬.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探讨[J].职业,2019(34):78-79.
[5]林文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192-193.
[6]徐晓燕.机械基础实训平台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1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