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雄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黄金中学 广东 梅州 514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初中教学中,化学教学加强德育教育,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初中化学中加强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情感、道德方面的熏陶,在化学实践中感受全新体验,产生共鸣,德育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符合初中生的成长规律,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更好的思想。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展开讨论,深层次研究出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实践性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实践方法
在初中化学这门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挖掘。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学科知识,还需要做好育人工作。这对化学教师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教书与育人共同进行,深层次挖掘初中化学中蕴含的丰富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的融入德育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促使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一、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充分体现化学的科学性
初中化学这门学科本身难度较大,其知识更具抽象性、逻辑性特点,而且化学知识的科学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德育教育在化学知识中的渗透,有效结合化学的实践性,帮助学生有效认识化学这门学科,以及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在不断探索物质的过程中,将化学知识与学生自身的日常生活有效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化学知识中渗透德育教育,还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与消化化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热爱大自然以及喜欢化学实践探究的思想[1]。
(二)充分突出化学的实践性
初中化学这门学科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验证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性途径。而且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动手能力也非常强,这为化学知识实践性任务完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也可以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对化学知识探究的兴趣。初中化学教师要帮助学生,用有效的手段使化学知识的实践性更加突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研究态度,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实践能力。
(三)充分体现化学的人文性
化学学科有着非常深厚的人文内涵特征,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化学学科的人文特征,使德育教育更好的渗透到教学中,让那些伟大杰出的化学家,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形成对学生的精神向导。
二、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实践性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现如今化学教学存在偏向理论性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养教学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做好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工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将教学内容与德育知识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自然界的水”过程中,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水资源稀缺地区缺水现状的视频,让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启发学生保护水资源,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在这一有效德育教育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研究水的净化问题,使德育教育充分渗透到化学教学中。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中,化学研究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在唐朝时期,我国发明了火药,同时,我们国家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煤炭、天然气的国家。这些化学知识通过给学生介绍,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对祖国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树立民族自信心[2]。
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原子的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收集“原子”在我国发展中的历史,给学生讲解1964年,我国第一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让学生明确化学的进步在我国发展中起到的价值。在这一基础上展开化学学习,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爱国信念感,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原子结构”的学习中,在化学知识的海洋中积极探索,以后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
(三)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如今时代中,科学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索取也逐渐增加,进而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加强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维护生态平衡出一份力。在初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了环保,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
例如,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空气的相关知识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做好调研工作,研究现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气质量都是怎样,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通过生活化调研,可以有效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再比如,学习化石燃料燃烧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效渗透环保知识,展开环保教育,告知学生,生活中破坏性极大的酸雨,就是化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以及二氧化氮等物质混合形成的,酸雨可导致农作物、珍稀树木等毁坏,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虽然初中化学中,德育方面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也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结合化学家的杰出事迹,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中,所涉及到化学家较多,伟大化学家的杰出贡献以及对待化学研究的态度,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化学、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最好素材。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有效结合伟大化学家的杰出才干,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3]。
例如,法国伟大的化学家拉瓦锡,他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刻苦钻研,全面细化了燃烧现象,使统治化学有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被彻底推翻,为化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化学家进行化学研究的纪录片,学生可以在这些化学家身上学到化学实践知识,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化学实验中。结合化学家的杰出贡献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学生会对化学家产生崇拜之情,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同时,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工作,化学知识中还有需要未知的东西,不要拘泥在眼前,要坚定信念、积极探索,很可能未来我们就是为化学研究做出贡献 的人。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化学知识,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除了是学生学习方面的引导者,也是学生思想方面的指路人。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改变教学思想,明确化学教学目标,重视德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并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优化与提高[J]. 南北桥, 2019(1):34-34.
[2]陈丽玲. 浅析新课改环境下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效率[J]. 考试周刊, 2019,(51):156-156.
[3]郭记花.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用建构主义提升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A版, 2020,6(6):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