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
四川省筠连县中学 四川省 宜宾市 645250
摘要:化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与应用性,它立足于实际生活。学习化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化学服务于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化学教学,就是要把化学教学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看到化学知识被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同时,提高学生发现生活化学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化学的欲望,增强学生探究化学现象的能力。教师作为一线教育的工作者,要注重生活化化学教学,让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教学效果到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讨
引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化学教学要贴切实际生活。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就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授课时,要善于运用所教的知识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化学知识的内在规律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保证学生高效准确的完成学习内容。文章通过阐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分析目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分析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化学整个教学质量不太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教育工作者要格外重视。受多年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强调化学理论知识的记忆,忽略了化学这门课程的实验性,缺乏对化学知识运用的重视程度。学生难以感觉到化学知识运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一些学校在教学设施上不完善,大多数学生缺少亲自实验的机会,学生就逐渐形成学好化学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的认识。这是目前高中化学需要改善的的主要问题。
2、开展生活化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化学作为高中理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知识点多,实验分析内容也很多,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开展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活与化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化学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能够加强并巩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强化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此外,生活化高中化学教学还能更形象的解释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把化学知识转化成实际的技能,学生因此还能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
3、探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化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日常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利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一定要将化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社会等多个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将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找到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1]。
3.1、注重结合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要充分了解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根据他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深入观察思考,发现它们与化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平时的化学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去多观察与思考生活中化学现象,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使他们在化学课堂上能发现生活中化学的影子。比如,在学习“臭氧性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像学生提问,让他们回忆并比较下雨前后后空气与自然环境的差异,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自主探索。学生经过思索后,教师便可以把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引出氧气通过雷电转化成臭氧的科学现象,再分析臭氧的性质,如能净化空气,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等,这也是雷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的原因。
3.2注重化学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教学。
高中化学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涉及到理论与概念,其中有很多都是前人通过实验推理总结而来的,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并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进行化学实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十分抽象,特别枯燥乏味,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需要生活化理论基础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把握理论基础知识。比如,教师在讲授“铁与铁的化合物”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提问,削过皮的苹果在空气很快就变成锈色,是什么原因,但是超市里的苹果汁却一直能够保持鲜艳呢?通过创设这些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再向学生提出,Fe2+与Fe3+在溶液中呈现什么样的颜色,他们的化学性质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老师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从而理解这些想象产生的原因,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2]。
3.3注重社会生产与生活结合实际教学。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很多信息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教师在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相关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说,不宜用钢丝球清洗的铝锅的原理是什么?醋为什么不能盛在铝制品的容器中?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上分析这些生活中的问题。
3.4注重化学实验结合实际教学。
化学实验是化学这门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在化学实验时,教师要注意选择生活中常见物品作为实验用品,或者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作为实验的原型,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贴切生活实际,加强化学生活化教学模式。比如,教师结合实际,为学生设计“柠檬电池并探索其应用”的化学实验,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下列实验用品:铁丝,小灯泡,柠檬,小铁钉,铜钉以及电线等,然后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步骤,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化学实验,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他们综合能力的目的[3]。
3.5注重拓展化学教材内容,融入生活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化学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生活化教学主题,来加强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比例,在学习“乙醇”的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探究其化学性质,学生通过这些常见的物品,感受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增强他们对化学的认知,对提高他们的综合化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3.6注重有机化学中结合实际教学。
有机会化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很密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生活化有机化学教学,引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鸡蛋、食用油、淀粉等;还能引入平时乘坐的交通工具、衣服成分、超市购物袋等。教师通过引入这些常见的物品,帮助学生充分的理解有机化学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他们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4、结束语。
总之,化学是一门实验性与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化学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都有重要的影响,生活化化学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整个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符合化学教学内容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化学知识的作用与重要性,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戴广雄.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
[2]徐国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下一代,2019,000(008):P.1-1.
[3]王霞.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12.
[4]华晔.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000(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