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齐齐哈尔市朝鲜族学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6
摘要:本文阐述美术学科中学生美育对中学生礼仪的意义,及加强中学生行为礼仪和美育的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培养中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奖赏力、和创作能力,论述了美育在中学生群体中对于行为礼仪的所起到的作用,进而说明美育在中学生礼仪、德行、素质方面的重要性。最终找到美术学科中美育与行为礼仪的结合点。
关键字:美育、行为礼仪、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持之以恒
一、实质美育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美育有份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美育就是指美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就涵盖了多个层面,今天我们所讲的美育是指广义的美育,也就是实质美育。是指我们在有审美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上,升华到追求精神层次的审美境界。
二、礼仪之邦
古人云: 礼-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仪-则指的是仪容、仪表、仪态。
中华民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华夏礼仪就是继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我们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礼仪之邦”。礼仪不单单是形式,而是由内到外产生对他人的敬重之情。礼仪就像微风轻拂着你的心灵,使人放下戾气化解矛盾,让彼此相互理解。礼仪可以让两个完全的陌生人,放下芥蒂成为朋友,让彼此相互了解。礼仪就像润滑剂,贏得长辈的赞许,朋友的友善,贏得同事的尊重、晚辈的敬重。礼仪看起来只是平常生活中的非常细微的小事,它却代表着深刻的道德指引,可以潜移默化的影晌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是几代人。
三、美育与礼仪的结合
中华美德源远流长,“仁义礼智信”也历经千年,他们经久不衰、一脉相承,两者的完美融合就是我们所认知的“礼仪之邦”,可见美的美育和礼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共同继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情操,它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中学生守则当中写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可见尊师重道,礼貌待人已经成为中学生重要的规范守则,而美术课堂中关于“怎么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审美情趣的培养”、“发现心灵的美”......这些课也在积极的与学生仪表礼仪靠近,两者即能各自单一的存在也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关于美育的学科,这里的“美育”就是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在当今校园中美育教育的必要性
1、 学科案例
美术学科在各个学校来说都是小科目,是属于不受重视的科目之一,正是这种不受重视导致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也散漫无纪律,有吃东西的、说话的、化妆的、睡觉的比比皆是。现在便以我教学中的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例:一天上课,学生告诉我,“老师,别讲了”,我说“为什么啊?”,他说“你看都睡觉呢,你讲给谁听啊?”我一看,真的都是睡觉,全班30多人,有20多人在睡觉,这课我们怎么讲呢?于是我先点了名字,想让大家缓解一下,告诉他们我点完名字就都起来吧,可是,等我点完名字后依然有没有做起来的学生,于是我便让前后桌的同学唤醒她们,可是前后桌的孩子也是无作为,没有动,我只好亲自去把她们叫了起来,被叫醒的两人态度很不逊,但是我没有理会,转身回到讲台,待我站立环视一周后,发现还是有人没直起身依然在睡觉,最后我使出了杀手锏,喊了“起立”,效果是显著的全部都站了起来,但是问题也就来了,这一番下来引起了睡觉学生的不满,不是起来时候杯子掉了,不高兴嘴里叽叽咕咕的,就是直接和我叫嚣,说“有完没完啦?不就是个美术课吗?至于吗?”,听了这话我很恼火,这就是我教的学生吗?为什么这么不尊重老师呢?虽然我是美术教师,但毕竟也是教授他们课业的老师,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也使我自己得到了反思,美术课不应当只是单纯的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在课堂上加上美的教育,美育在美术学科中就是起到引导学生学会语言美,行为美,品德美,心灵美,我认为引导一个人形成美好的品格比学会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更加重要。而这样的事件也让我萌生了在美术课程中怎么进行美育礼仪的融合。
2、 校园中存在的各种现象
以上的案例只是个例,但是在的校园中学生的陋习也是比比皆是,不尊师长,顶撞老师,见到老师不问好,大门相遇不礼让或者避让老师;缺乏主人翁意识,操场上、走廊里的垃圾不主动清理;无视课堂纪律,上课睡觉、吃东西、化妆;文明用语缺失,随意打闹出口成“脏”,宿舍里衣物不整洁,洗漱间卫生不洁净等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们帮助学生们去改进。以上种种更加坚定了要改革美术课的决心,那么怎么确实可行的开展这项工作呢?
五、怎么在美术学科中体现“美育”?
1、 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这段重要论述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
通过习主席提出的“立德树人”我得到了重大的启发,原来美术课也是要把美仪和立德树人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行为礼仪就是培养道德,树立人格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那么美术学科怎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育人、树人的理念呢?
2、 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办法
首先,我们会定期开展净化心灵,传播正能量的大讲堂,比如世界环境日的多学科联合公开课,由地理、化学、语文、美术四学科为主,通过师生互动、观看灾难视频、化学实验等手段,提出“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做环保小能手”的理念,让学生们意识到地球正遭受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是我们肆意摧残放纵造成的,唤醒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
其次,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捡垃圾,并重点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们看到自己捡拾的地方变得整洁,干净,都纷纷表示这样的景色才美丽,也都表示以后不能随意丢垃圾了,通过捡拾垃圾的前后对比和亲身体验,变被动为主动,我认为说一万遍不如实际体验一边有意义,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感悟最重要。
最后,我们利用学校小班化的优势结合本学科的知识内容与行为礼仪、立德树人相结合,以实践课为载体,学习师生礼仪、用餐礼仪、社交礼仪等趣味展示课,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其中,更能够在玩中学,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主动修正。我们通过以上几种手段分别为学生树立公共道德、行为礼仪的培养,真正做到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六、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争做好榜样
烧烤是齐齐哈尔人特有的饮食活动,在沈腾出演的《西红市首富》中齐齐哈尔BBQ火遍全国,齐齐哈尔室外小烧烤深得民心,周末约上三五人群去江边或树林里烧烤是我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但是酒足饭饱之后留下了什么?满地的酒瓶,一次性餐具,满地的垃圾......试想一个周末过下来是多么的“壮观”。最为美术教师的我每每看到这些“壮观”的景色都是痛心疾首,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太过渺小,没有能力让那些垃圾凭空消失,还大自然以原貌,有时我就在想:我要是超人、是哈利波特多好,这样我就用法力把这里变的干净整洁。可惜,我不是超人,也没有魔法,我只能用实际行动来做。既然我改变不了大家,那么我就改造我的孩子,因为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也相信世界上有和我一样的星火,慢慢的我们会照亮整个世界。所以培养好下一代,家长首先要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实例:有一次我带着儿女到户外游玩,本来是想让孩子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但是我们到了郊外之后没有感到一丝美感,遍地都是白色垃圾,满眼都是乱糟糟一篇,连我的5岁的小儿子也感到这样地方,“不好,臭臭的,脏脏的,不想待”,嚷着要换地方,也许其他的家长就答应孩子走掉了,但是我和孩子爸爸说服他们留下来,因为我要给孩子上一节“争做环保小卫士”的课外活动课。于是我们带着手套拿着垃圾袋(正好爸爸刚刚做完加垃圾的活动,有现成的手套,夹子和塑料袋)开始了我们今天的主题课外课,结果可想而知收获满满的两大袋子垃圾,最后是孩子自己把垃圾提到了垃圾点。回城的路上孩子自己说,看到变美丽的树林他非常高兴,相信小树也会开心的,是的小树,小草,小河都是开心的。所以,培养好下一代的美育是每个家庭,每个父母要身体力行的做,带给孩子好的榜样,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捡拾圾太脏了,也捡不过来,那么你可以不主动捡垃圾,但是你要做不随意堆垃圾的人,因为我相信,只要大家都不随意丢垃圾,那么相对的垃圾也就不会产生啦”。
七、相互合作,持之以恒
总之,美育是培养一个人正确的审美观,使之能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也就是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美育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来完成的事情,只有各个方面积极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美的思想,美的道德,美的言行、美的心灵。为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今这个礼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下,我们更要牢记祖训,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我们一起努力使“中华美德,礼仪之邦”的美誉继续传承下去,创造另一个5000年的灿烂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