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4期   作者:苏婷
[导读] 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苏婷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创业学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156321
        摘要:依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不适应时代朝流的部分,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对加速教育现代化、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变革音乐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信息技术 音乐 课堂教学 应用
        在音乐教学工作十年,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劣,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为学生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还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我以后在教学中探索的重中之重。现就我音乐教学中的体验,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只用乐谱、乐器、教材、黑板、挂图,录音机等教学媒体授课比较单调枯燥,教师弹琴教唱,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如今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技术在教学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动物说话》这一课,我在情景导入中利用电子白板的隐藏功能神秘的请出了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光头强”,学生从播放的动画视频中看到了光头强刚要砍树,突然好像听到了许多小动物在说话,被美妙的声音吸引,忘记了砍树。接下来我提出了疑问:小动物们都是怎样说话的呀让光头强都忘记了砍树?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这一环节,学生在兴奋的氛围中产生寻求新知和探索新知的欲望。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教学能为音乐课堂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鉴赏”中起到了轻松、便捷的作用
        “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

主题音乐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是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多次聆听主题音乐,演唱主题音乐,表现主题音乐,记忆主题音乐等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主题音乐所反映的画面与听唱结合起来,有助与学生的记忆。例如:在教学《春晓》这一课时,我课前利用幻灯片制作了一个四句诗的形象动画,学生们通过观看,对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故事一看便知,音乐形象展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这样也为表现音乐形象提供了素材。欣赏音乐由于没有歌词,学生一般难以体会音乐形象,如用媒体就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这些问题便轻松得到较好的解决,给欣赏教学中主题音乐的学习带来极大便捷,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信息技术能够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创设积极性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通过这种网络创设、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将会给音乐教育带来新的变革。例如,学习《音乐小屋》一课,我创设了拓展活动这一环节。拓展活动是为学生展示能力创设的平台。教学中我创设了三项活动,即创编歌表演,打击乐伴奏,歌曲演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并展示汇报。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多屏互动功能将孩子的汇报成果展示在屏幕上,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欢乐地唱着、跳着、舞着……课堂活跃了,像个大舞台。在活泼欢快氛围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寓教于乐,达成共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情境的创设、艺术创新的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这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带来的可喜变化。
        四、信息技术能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等,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节奏、曲调、和声、调式、曲式等。对于孩子来说,掌握这些音乐知识是难上加难,所以在备课上我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上的特殊功能做一些生动活泼的小课件,设计一些小游戏。孩子们可以在玩中学,学中乐,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会了,作为老师的我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苦口婆心的干讲了。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有机整合的必要性。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复杂的过程简明化,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而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用音乐奠定了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